一年级学生学好数学,需要怎么样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呢?

如题所述

俗话说“好习惯终身受益”。学好数学,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培养一年级学生学好数学的习惯,需要抓好以下四个方向。

一、格式规范,书写认真

学写数字是数学书写的基础,美观的数字书写是数学书写的主心骨。数字书写宜大小适中,一般以作业本的格子写满较为合适,过大过小皆影响美观。最忌讳时大时小,参差不齐。此外还要注意横平竖直,线条流畅。数字写好了,数学书写也就成功了一半。要求学生字迹要美观大方,每一行只能写一个算式,每做完一题,要空一行,做竖式时,横线要用直尺画,作业尽量想好了再写,少用橡皮擦,已经写错了,就应该擦干净了再写,否则,看上去不干净,而且数字也看不清楚,这样既会影响作业的正确率也会影响了美观等要求。

写字的姿势需要从小作出要求,背要挺直,眼离书本要有一尺远。数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只有严格的要求,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步运算,每一次思维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数学要求准确,凌乱的书写影响视觉,还会导致计算失误。

二、认真读题,耐心审题

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有不少的学生之所以把题做错,就是因为读题不认真、加字减字造成的。所以,要加强读题指导,使学生养成认真读题良好习惯。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不多,这就需要有意识地重读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关键词语,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学生需要养成边读题,边思考,明确解题的要求和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认真审题是做题的开始,也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不少学生往往急于做题,在审题的时候走马观花、断章取义。为了培养学生正确审题的习惯,可以要求学生用手指或铅笔指着题目默读甚至可以小声地读出来,如果是应用题还要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句等方法帮助审题。在平常的练习中,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读题、审题、分析题意。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要耐心讲解,直到学生理解为止,注重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以便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能自己解决相关的题目。


三、勤于思考,善于发问

数学的学习注重思维方法,思想能力,平时的生活中,家长要多培养孩子这方面的兴趣,小孩都是充满好奇心,什么都会问上两句,不管孩子问的对不对,好不好,家长都应该耐心的解答。同时,需要启发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分析,去运用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去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思维能力才会得到不断提高。平时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提问,多提问,孩子才会多思考。在数学学习中,有不懂的问题及时提出,主动向教师、同学、家长请教。

四、准确计算,学习专心

正确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具备和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如果计算能力不过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从一年级起,学生就要养成准确计算、自觉验算的习惯。学生需要明白只有专心、认真,计算才会不抄错题目,不看错运算符号,不漏掉题目,不算错得数,计算时不分心,才能进位不漏,退位不忘。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看是似小事,实则关系学生一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关系学生一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学生的习惯一旦养成后,就会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推动力,有信心迎接更大的挑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5
一年级要学好数学,需要培养好以下几个好习惯;首先是对计算的培养,让孩子计算准备;其次是可以有意识的指导孩子背乘法口诀表,让孩子学习更加便捷;最后是会认字,孩子不会认字自然不知道题的意思。
第2个回答  2020-12-05
每天都做几道数学题。可以让孩子每天都做几道数学题,这样既可以学好数学,也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第3个回答  2020-12-05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可以用一些教具,来发展孩子的智力。另外要培养孩子在学习之后及时归纳物品的能力,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认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