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字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将”:jiāng(可作动词或副词等),动词可作“带领”解,副词可作“将要”解;jiàng(名词),作“将帅”或“大将”解;qiāng(动词),作“愿”“请求”讲。

二、“薄”:báo,不厚的意思,一般单用,薄饼、薄纸;bó,一般用于合成词,薄礼、厚古薄今;bò,薄荷(专有名词)。

三、重:[zhòng ]

1、重量;分量:这条鱼有几斤重?

2、程度深:话说得太重了。

3、重要:这是件重要的文件。

1、重复:书买重了。

2、重新;再:重写一遍。

3、姓。

重笔画

四、区:qū

1、分别:区别。

2、地域:这里是著名的风景区。

3、行政区划单位。有跟省平行的民族自治区以及市辖区、县辖区等。

4、ōu:姓。

五、着

(1)zháo:着雨着凉着慌着魔着火猜着了。

(2)zhāo:着数着法高着支着。

(3)zhúo:附着着陆不着边际着手着色着想着落着重着专人处理着装。

(4)zhe:听着下着雨站着说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1

1、都,读音[ dōu ] 与[ dū ]

都[ dōu ],声母d,韵母ou,声调1

1)表示总括,除疑问句外,所总括的成分放在“都”前:全家都搞文艺工作,他无论干什么都很带劲儿。

2)跟“是”字合用,说明理由:~是你磨蹭,要不我也不会迟到。都是昨天这场雨,害得我们耽误了一天工。

3)表示“甚至”:你待我比亲姐姐~好。今天一点儿都不冷。

4)表示“已经”:饭~凉了,快吃吧。

都[ dū ],声母d,韵母u,声调1

1)首都:建都。

2)大城市,也指以盛产某种东西而闻名的城市:都市,通都大邑。。

3)旧时某些地区县与乡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

4)姓。

都汉字笔画:



2、长,读音,[ cháng ] 与 [ zhǎng ]

长[ cháng ],声母ch,韵母ang,声调2

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

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

3)长处:特~。取~补短。一技之长。

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

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

6)姓。

长[ zhǎng ],声母zh,韵母ang,声调3

长汉字笔画:



1)领导人:部长,校长。

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

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

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11

扒、把、好、蚌、薄等。

一、扒

[ bā ]

1、抓着;用手指紧紧扣住。

2、刨;挖。

3、剥;脱掉。

[ pá ]

1、用手或耙子使东西聚拢或散开。

2、用手搔、抓。

3、一种烹饪方法。先将原料(整块或整只的鸡鸭等)煮至半熟,再放到油锅里炸,最后用文火煮酥。

组词:扒开、扒窃、扒犁、扒皮、扒车等。

二、把

[ bǎ ]

1、用手握住。

2、从后面用手托起小孩儿两腿,让他大小便。

[ bà ]

1、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

2、花、叶或果实的柄。

组词:把风、把门、火把、把守、把子等。

三、好

[ hǎo ]

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

2、合宜;妥当。

[ hào ]

1、喜爱(跟“恶”wù相对)。

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

组词:学好、美好、只好、正好、你好等。

四、蚌

[ bàng ]

软体动物。用鳃呼吸,有两扇坚硬的石灰质的壳。生活在淡水中。肉可食,壳可制装饰品或供药用。有的蚌,壳内能产珍珠。

[ bèng ]

〔蚌埠〕市名。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南岸,京沪铁路与淮南铁路交会处。

组词:蚌壳、蚌镰、蚌珠、螺蚌、鹬蚌等。

五、薄

[ báo ]

1、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

2、淡。

3、(感情)冷淡。

4、不肥沃。

[ bó ]

1、微;少;弱。

2、不厚道;不庄重。

3、看不起;慢待。

4、迫近;靠近。

[ bò ]

〔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对生,茎、叶有清香味,为清凉解表药,也可提炼出芳香化合物(用于食品、日用品等)。

组词:薄雾、刻薄、薄弱、薄礼、喷薄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5-10

多音字不计其数,主要有:

1、颤:听到这个噩耗,小刘颤(zhàn)栗,小陈颤(chàn)抖。

2、扒:他扒(bā)下皮鞋,就去追扒(pá)手。

3、散:我收集的材料散(sàn)失了,散(sǎn)文没法写了。

4、数:两岁能数(shǔ)数(shù)的小孩,已数(shuò)见不鲜了。

5、参:人参(shēn)苗长得参(cēn)差不齐,还让人参(cān)观吗。

6、会:今天召开的会(kuài)计工作会(huì)议一会(huì)儿就要结束了。

7、簸:他用簸(bò)箕簸(bǒ)米。

8、吓:敌人的恐吓(hè),吓(xià)不倒他。

9、胖:肥胖(pàng)并不都是因为心宽体胖(pán),而是缺少锻炼。

10、耙:你用梨耙(bà)耙(bà)地,我用钉耙(pá)耙(pá)草。

11、伺:边伺(cì)候他,边窥伺(sì)动静。

12、好:好(hào)逸恶劳、好(hào)为人师的做法,都不好(hǎo)。

13、咳:咳(haī)!你怎么又咳(ké)起来了?

14、处:办事处(chù)正在处(chǔ)理这个问题。

15、囤:大囤(dùn)、小囤(dùn),都囤(tún)满了粮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12-21

《新华字典》中所列多音字有六百多个,个别字的读音有五个之多。

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扩展资料

多音字有以下五种常见用法:

1、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这种类型的多音字在文言文中叫做“破音异读”,约占到全部多音字的80%。对这类多音字,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读音加以辨析、记忆。如“将”:jiāng(可作动词或副词等),动词可作。

2、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如“薄”:báo,不厚的意思,一般单用,薄饼、薄纸;bó,一般用于合成词,薄礼、厚古薄今;bò,薄荷(专有名词)。

3、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如“给”:口语读gěi;书面语读jǐ,给予、给养。

4、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这类多音字比较少,仅限于部分地区。如“忒”:tè,差忒(差错之意);tuī(方言),风忒大、房子忒小(忒:太)等。

5、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多音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