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七字对联

如题所述

1门庭虎踞平安岁 柳浪莺歌锦绣春 2门浴春风梅吐艳 户生虎气鸟争鸣 3年逢寅虎群情奋 岁别丑牛大地春 4牛肥马壮丰收岁 虎跃龙腾大有年 5牛肥马壮家家富 虎跃龙腾处处春 6牛奋千程荣盛世 虎驮五福贺新春 7牛奋四蹄开锦绣 虎添双翼会风云 8牛耕绿野千仓满 虎啸青山万木荣 9牛耕沃野扬长去 虎啸群山大步来 10千载难逢新世纪 万民谱写虎春秋 11乾元启运三阳泰 斗丙回寅万户春 12人逢盛世精神壮 虎跃奇峰气势雄 13人间喜庆康平世 虎岁承欢幸福春 14人民气魄如龙虎祖国江山似画图 15人入虎年鼓虎劲 门添春色发春辉 16人添志气虎添翼 雪舞丰年燕舞春 17人效黄牛心自贵 岁朝寅虎劲更高 18山明水秀风光丽 虎跃龙腾日月新 19生气联吟欣虎虎 留春伴读奋年年 20四海龙腾抒壮志 千山虎啸振雄风 21四海三江春气息 千家万户虎精神 22四海笙歌迎虎岁 九州英杰跃鹏程 23唯大英雄能伏虎 是真俊杰敢擒龙 24啸一声惊天动地 睁双眼照耀乾坤 25新年捷报虎添翼 大路朝阳马奋蹄 26兴伟业仍须牛劲 展宏图更壮虎威 27一代英豪生虎气 三春杨柳动莺歌 28英雄气概如龙虎祖国江山似画图 29英雄时代英雄业 龙虎精神龙虎年 30莺歌燕舞新春日 虎跃龙腾大治年 31迎春节莺歌遍地 兴中华虎劲冲天 32云喷笔花腾虎豹 雨翻墨浪走蛟龙 33宅后青山金虎踞 门前绿水玉龙盘 34致富脱贫添虎翼 开山治水展鹏程 35丙穴鱼生人间改岁 寅方斗指天下皆春 36春风浩荡花香鸟语 岁月峥嵘虎跃龙腾 37虎跃龙腾九州焕彩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8牛奔福地普天献瑞 虎卧华堂满院生辉 39势如破竹人欢马叫 安若泰山虎踞龙盘 40紫气东来江山如画 红旗招展龙虎扬威 41祖国富强神龙活虎 人民幸福舞燕飞莺 42白虎替青牛招财进宝 黄莺鸣翠柳辞旧迎新 43虎跃龙腾创人间奇迹 莺歌燕舞描大地春光 44虎跃龙腾有天皆丽日 花香鸟语无地不春风 45花团锦簇江山添异彩 虎啸龙吟华夏壮神威 46金牛辞旧携凯歌而去 乳虎迎春带捷报新来 47瑞雪兆丰年年年大吉 丑牛接寅虎虎虎生威 48岁月逢春山河添锦绣 人民思治龙虎振精神 49效虎豪吟放怀歌富岁 闻鸡起舞挥笔颂春光 50祖国腾飞大鹏振羽翼 宏图再展乳虎显神通 51虎踞龙盘今胜昔 花得鸟语旧更新 52人民气魄如龙虎 祖国江山似画图 53唯大英雄能伏虎 是真俊杰敢擒龙 54英雄气概如龙虎 祖国江山似画图 55丙部琳琅春馥郁 寅宾璀灿日光华 56赤县奔腾如虎跃 神州崛起似龙飞 57丑旧寅新宏图展 牛归虎跃春意浓 58丑去寅来千里锦 牛奔虎啸九州春 59春风浩荡神州绿 虎气升腾岳麓雄 60春风着意随人愿 虎气生威壮国魂 61春光春色源春意 虎将虎年扬虎威 62春节乍闻春有喜 虎年乐见虎生风 63春晓寅回人起舞 岁祯虎啸物昭苏 64憨厚忠诚牛品德 高昂奋勇虎精神 65虎步奔腾开胜景 春风浩荡展鸿图 66虎年赢得春风意 喜讯唤来燕子情 67虎气顿生年属虎 春风常驻户迎春 68虎气频催翻旧景 春风浩荡著新篇 69虎添双翼前程远 国展宏图事业新 70虎啸大山山献宝 龙腾祖国国扬威 71虎啸青山千里锦 风拂绿柳万家春 72虎啸一声山海动 龙腾三界吉祥来 73虎跃龙腾生紫气 风调雨顺兆丰年 74虎跃龙腾兴骏业 莺歌燕舞羡鹏程 75虎跃神州千业旺 春临盛世万民欢 76花事才逢花好日 虎年更有虎威风 77黄牛虽去精神在 猛虎初来气象新 78江山秀丽春增色 事业辉煌虎更威 79江山一统腾龙日 岁月三春入虎年 80金牛昂首高歌去 玉虎迎春敛福来 81金牛辞岁寒风尽 白虎迎春喜气来 82金牛辞岁千仓满 玉虎迎春百业兴 83金牛奋蹄奔大道 乳虎添翼舞新春 84金牛奋蹄开锦绣 乳虎添翼会风云 85金牛送旧千家乐 玉虎迎新万户欢 86门庭虎踞平安岁 柳浪莺歌锦绣春 87门浴春风梅吐艳 户生虎气鸟争鸣 88年逢寅虎群情奋 岁别丑牛大地春 89牛肥马壮丰收岁 虎跃龙腾大有年 90牛肥马壮家家富 虎跃龙腾处处春 91牛奋千程荣盛世 虎驮五福贺新春 92牛奋四蹄开锦绣 虎添双翼会风云 93牛耕绿野千仓满 虎啸青山万木荣 94牛耕沃野扬长去 虎啸群山大步来 95乾元启运三阳泰 斗丙回寅万户春 96人逢盛世精神壮 虎跃奇峰气势雄 97人间喜庆康平世 虎岁承欢幸福春 98人入虎年鼓虎劲 门添春色发春辉 99人添志气虎添翼 雪舞丰年燕舞春 100人效黄牛心自贵 岁朝寅虎劲更高 101山明水秀风光丽 虎跃龙腾日月新 102四海龙腾抒壮志 千山虎啸振雄风 103四海三江春气息 千家万户虎精神 104四海笙歌迎虎岁 九州英杰跃鹏程 105新年捷报虎添翼 大路朝阳马奋蹄 106兴伟业仍须牛劲 展宏图更壮虎威 107一代英豪生虎气 三春杨柳动莺歌 108英雄时代英雄业 龙虎精神龙虎年 【给你108句祝福!】希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23
虎踞龙盘中华瑞,燕舞莺歌大地春。
丑旧寅新宏图展,牛归虎跃春意浓。
丑去寅来千里锦,牛奔虎啸九州春。
春节乍闻春有喜,虎年乐见虎生风。

————————————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此说的根据是清代楹联学家梁章钜《楹联丛话》引《蜀梼杌》,但据《楹联概说》考证,梁章钜在引用时将"以其词工"改为"以其词非工",《蜀梼杌》原文认为该联是辛寅逊而非孟昶所作。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对联的要求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一、字句对等。
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二、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三、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四、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五、/平/仄对立。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六、形对意联。
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