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是什么?

如题所述

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使绝域。仁杰曰:“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行。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相待如初。 (孔平仲《续世说》)

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亲年老又有病,应当出使遥远的地区。狄仁杰说:“母亲有病而公远使,怎么能给亲人留下万里之忧。”于是到长史蔺仁基,请代高质行。当时裴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和,便对他说:“我们只是不惭愧吗。”相待如初。(孔平仲《续世说》)

当初,狄仁杰为并州法曹,同事郑崇质应当出使遥远的地区。郑崇质的母亲年老又有病,狄仁杰说:“他母亲的情况如此,怎么可以让她有万里离别的忧愁!”于是找到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承担出使的任务。蔺仁基一贯与司马李孝廉不和,这时候两人不禁相对说:“我们难道自己不感到羞愧么?”以后两人和睦相处。

10 13
下一条回答
周围人还关注
冲锋衣天猫
上海英文培训
唯品会买东西靠谱吗
天猫可靠吗
天猫女士秋装
宜家营业
宜家的营业时间
宜家营业时间重庆

评论

友善评论才会有小心心~
发布
还没有人评论,快来抢沙发~

为您推荐
狄仁杰文言文翻译
1、译文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还是小孩时,门人有人被害,官吏前来询问情况,众人争着争辩对答

7 浏览509 2017-07-18
文言文 狄仁杰 翻译
译文: 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亲年老又有病,应当出使遥远的地区.狄仁杰说:“母亲有病

70 浏览22629 2018-08-18
狄仁杰文言文翻译
狄仁杰做并州(地名)的法曹(官名)。有同僚郑崇质。郑崇质的母亲很老了,而且有病。郑崇质被派遣到很偏僻

339 浏览11272 2017-11-24
狄仁杰文言文译文
狄仁杰 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使绝域。仁杰曰:“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

8 浏览137 2018-04-26
狄仁杰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

16 浏览2329 2017-09-02

偏见有的时候是有一定道理的
88 浏览7305
放了上千年的烟花爆竹,是怎么做成五颜六色的?佩服古人的智慧
68 浏览2708
果然,能拯救地球的,只有中国人
40 浏览1204
佘诗曼演技怎么样?有哪些出色的作品?
121 浏览214
把毒蛇的毒液注入到它自己体内也会中毒吗?
2924 浏览391655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难赚钱了?
3656人正在热议 参与讨论
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像核桃一样坑坑洼洼,原来是因为这个
113 浏览16375
纳粹军服为什么那么帅?它的制造商至今仍是世界顶级奢侈品牌
693 浏览198295
丢人了!丁俊晖狂揽133万创历史,球迷却因太吵被裁判赶出场
231 浏览107460
大家小心啦!夏天碰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能拍死它
1597 浏览235226
朴槿惠庭审时突然昏迷 旁听人: 她死了法官要负责!
4135 浏览912049
邀请你来回答
在古文中,“汝”、“尔”是什么意思?
学习 文学 文言文 回答
点击加载更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6

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使绝域。仁杰曰:“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行。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相待如初。 (孔平仲《续世说》)

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亲年老又有病,应当出使遥远的地区。狄仁杰说:“母亲有病而公远使,怎么能给亲人留下万里之忧。”于是到长史蔺仁基,请代高质行。当时裴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和,便对他说:“我们只是不惭愧吗。”相待如初。(孔平仲《续世说》)

当初,狄仁杰为并州法曹,同事郑崇质应当出使遥远的地区。郑崇质的母亲年老又有病,狄仁杰说:“他母亲的情况如此,怎么可以让她有万里离别的忧愁!”于是找到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承担出使的任务。蔺仁基一贯与司马李孝廉不和,这时候两人不禁相对说:“我们难道自己不感到羞愧么?”以后两人和睦相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2-03
原文: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
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怨诉者。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高宗令即诛之,仁杰又奏罪不当死。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左右瞩仁杰令出,仁杰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昔汉文时有盗高庙玉环,张释之廷诤,罪止弃市。魏文将徙其人,辛毗引裾而谏,亦见纳用。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今陛下不纳臣言,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从今日为始。古人云:‘假使盗长陵一 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居数日,授仁杰侍御史

翻译:

狄仁杰,凤仪(年号,676年十一月—679年六月)任命为大理丞(官名,秩从六品上)一年断的沉年积案,涉及人员达一万七千人,没有冤案,当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犯了误砍昭陵柏树的罪,狄仁杰去上奏请求罪当免职(免死),高宗下令立刻执行死刑,狄仁杰又上奏罪不当死,皇上做出生气的样子:“权善才砍伐昭陵柏树,是陷我与不孝,必须死。”让他不要再说了,狄仁杰:“我听说逆龙鳞,忤逆君王,自古都被认为是艰难的恐惧的,我不这样想,这种事在 桀、纣这样的昏君、暴君中是令人恐惧的,在尧、舜这样的明君上这时则是没有太大关系的,我今天遇上了明君就不用担心像比干一样失去,以前汉朝是有人偷了高祖庙神座前的玉环,被抓到了,文帝发怒,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按法律所规定偷盗宗庙服饰器具之罪奏报皇帝,判处死刑。和皇上据理力争,最后汉武帝采纳了意见。这说明明君是可以据理力争的,忠心的大臣不能惧怕,今天皇上不采纳我的意见,以后会后悔的,这样的情况,有很多的处理办法,(徒流死罪,俱有等差),为什么一定要用死刑?国家的法律说便即便,治下的百姓会手足无措的,皇上想改变法条,从今天开始(以前不追究),古人说“假使盗长陵一 土,陛下何以加之?’现在皇上因为昭陵上一株柏树杀死一名将军,千载之后,后人会如何评价?所以我不敢奉命杀善才,从而陷皇上于不道。”皇上听了,才不生气了。善才也因为这活下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