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研究区土壤形成及分布的主要因素

如题所述

1.地形地貌

本区诸高山广布冰川,群山逶迤,雪峰耸立,巍巍壮观。宏观形态比较平缓,山原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受高原夏季风在该区南东—北西向运移的影响,客观上左右了生物气候的类型和土壤的形成与分布。

研究区气候终年严寒,冻土厚度达1~120m。还有些岛状多年冻土,多呈山间盆地冻土岛、山前倾斜平原冻土岛等形式存在,以冻胀崩解、冻融分选、热融滑塌等作用影响土壤母质。在多年冻土区内,由于断裂构造、温泉、河流等影响,形成一些局部融区。

地势高耸与复杂的地貌类型对土壤形成、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山脉走向、海拔高度、地貌类型、坡向、坡度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它们对大气环流产生重大影响,中小地形的变化对局部气候和小气候产生影响,从而制约着植被与土壤的发育和分布。

2.气候

研究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天气寒冷、多变,空气稀薄,日照强,日温差和年温差大,风大,风雪频繁。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差别。冷季漫长(长达8个月以上),暖季短促、温凉。全年无绝对无霜期,空气含量仅为海平面的50%~60%,年降水量在250~400mm之间,全年降水量的75%都集中在6~8月份。年蒸发量达1640mm以上,年日照时数达2870h。年太阳辐射量达6900W/m2,常年多西北风和偏北风,平均风速3.4~4m/s,最高风速40m/s,全年大风天气有130天左右。

由于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地表多为砾石和粉沙,沙尘暴频繁。本区因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和暖季夜间气温都在0℃以下,因此,地下普遍保存了历史上冰期形成的多年冻土。在海拔5000m以下的宽谷湖盆和平滩地带,多年冻土厚l~50m,暖季辐射融化厚度为0.8~4m,海拔5200m以上的高山地区,多年冻土厚10~128m,暖季辐射融化厚度可达2.8m。多年冻土区地面季节性融化和冻结的活动层厚度与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也与地面植被覆盖度和土壤基质的性质直接有关。地表融冻层加深以后,在降水量远远小于蒸发量的情况下,地下水位降低,地面干旱加大,加之经常性大风侵蚀,促进了土地沙化和沙丘形成,对高寒草原和草甸地区草皮破坏后形成的“黑沙滩”、“黑土滩”均起了重要作用。

3.生物

对土壤的形成作用,主要是通过生物自身的生物化学作用改变母质的组成和性质,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土壤的发展。本区地广人稀,有些是无人区,人类活动比青海省东部地区影响小,植被的绝大部分为受人类扰动较小的自然植被。

从植被的水平分布看,研究区水热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在研究区东南部是降水条件比较好的地区,主要生长着适于高原严寒条件的、由寒冷中生草本植物建群的高寒草甸植被,因植物残体终年难以分解,长期累积形成草甸而发育成草毡寒冻雏形土(高山草甸土)。

北部气候严寒,土壤干燥,生长着寒旱生多年生禾草、小半灌木、垫状植物及多年生杂草类,建群种少,结构单一,优势种以紫花针茅为代表,土壤生草过程较弱,有机质累积较前者相对较少,发育了暗沃寒冻雏形土(高山草原土)。

土壤动物对土壤演化的影响明显,如过度放牧使草地上禾草减少甚至消失,为鼠兔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鼠兔活动的增强更增加了牧草的消耗,逐渐导致草场和土壤退化,使草皮层破坏,土壤遭到风蚀沙化,发展成秃斑地、沙化土地。同时它们众多的地下洞穴增强了草皮的脱落进而形成“黑土滩”。

研究区的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在近些年来有加强的趋势。主要是无序放牧、盗猎、破坏植被等一系列不合理经济活动,破坏了表层土壤,导致了土地沙漠化。

4.成土母质

土壤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受第四纪成土母质的影响,经机械组成、理化性质、养分状况等方面影响着土壤的发生、发育。研究区的成土母质有以下几种类型。

在高山的部分地区,以冰碛物及冰水堆积物为主。前者分布在古冰斗或冰川前缘及两侧,由巨砾石(漂砾)、砾块与沙、土混杂组成;后者一般分布在冰碛物前缘,多由夹泥、沙的砾石层组成。冲积及洪种母质分布较普遍,主要分布于江河及谷地,多由砂砾层及砂土等组成,并常可见到中壤质或重壤质粘斑类层,洪积母质则分选性差。残积母质及坡积母质则以在山地分布较为普遍,母岩的岩性及风化程度对山地土壤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5.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对土壤发育形成关系密切。在研究区,由于广泛分布着多年冻土,因而也广泛分布有多年冻结区地下水。冻结层上水,分布在季节融化层内,含水层厚度随季节而变化,虽矿化度低,但直接参与风化过程与成土过程,以上层滞水形式影响着土壤水文状况、土体内部风化和微生物活动;冻结层下水,是多年冻结区地下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冻结层的阻隔具承压性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