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赡养父母的年龄是多少岁

如题所述

被赡养老人需年满60周岁,成年子女才对其履行法定的赡养义务。具体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我国是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国家,历来以抚养子女赡养老人互相帮助等为美德,其中赡养,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在物质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

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不得附加任何条件,也不得任意放弃,它不以子女是否与父母订立某种协议为前提,子女也不得以订立了不赡养协议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案情】
陈某54岁,育有一儿一女,儿子文某男尚未成家,女儿文某女已结婚,陈某因患乳腺癌花费几十万元医疗费,且还需药物治疗。陈某患病后无法劳动,没有工作,陈某的丈夫文某系残疾人,经济收入低,陈某家庭因其患病导致负债累累,因此被评定为低保户。陈某女儿文某女以陈某未满60周岁,不是老年人,且按照习俗女儿可以不用赡养父母为由,拒绝给付赡养费。
【分歧】
对于陈某未满60周岁,能否向子女主张赡养费,存在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才有权要求子女赡养,陈某年仅54岁,无权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
第二种观点认为,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故陈某有权向女儿主张赡养费。
【管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主要理由如下:
赡养父母是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但并非父母只有成为老年人才有权要求子女赡养。
赡养人义务
1、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2、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
3、老年人有权依法处分个人的财产,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