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岁寒三友?

松,竹,梅 各各象征什么?

岁寒三友:指松树、竹子和梅花。

中国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

扩展资料:

1、梅的象征意义

“四君子”之一的梅花,较耐寒,花开特别早,在早春即可怒放,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人们画梅,主要是表现它那种不畏严寒、经霜傲雪的独特个性。

咏物诗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来咏一种事物的,而对梅花完成"百咏"的诗人最多。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

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2、竹的象征意义

竹子的象征意义是顽强的生命力。竹子的空心象征着人们的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竹子的韧性象征着人们的性格要柔中带刚。竹节象征着做人要生而有节,更有高风亮节的意思。

竹子的挺拔象征着人们的形象刚正不阿、清秀俊逸。竹子更是君子的象征,从古自今,有无数文人雅士都对竹子充满了赞美。在很多国画中都可以看到竹子和梅花或者喜鹊搭配在一起,这有家庭幸福美满的寓意。

3、松的象征意义

松是常绿乔木植物,喜温、抗寒,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的南部及华东地区,常被用于园林作观赏的树种。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松树怀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它顽强,所以常用来象征坚强不屈的品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岁寒三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8

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出自宋.林景熙《霁山集》卷四《王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松、竹凌寒,岁晏不凋;梅花傲骨,斗雪开放:故世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又常用以比喻浊世之中,傲岸特立的君子之交。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

1、松的象征意义

松是常绿乔木植物,喜温、抗寒,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的南部及华东地区,常被用于园林作观赏的树种。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松树怀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它顽强,所以常用来象征坚强不屈的品格。

孔子有一句名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指在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只有松柏挺拔、不落。它们像生命的守护者,就算悬崖峭壁,哪怕狂风暴雪,它们毅然地,安静地,生长着。

于是,在刘桢的《赠从弟》诗中:“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是为了告诉后人:人应当洁身自好,像松柏一样保持“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气势,方能守护初心。

2、竹的象征意义

竹子的象征意义是顽强的生命力。竹子的空心象征着人们的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竹子的韧性象征着人们的性格要柔中带刚。竹节象征着做人要生而有节,更有高风亮节的意思。

竹子的挺拔象征着人们的形象刚正不阿、清秀俊逸。竹子更是君子的象征,从古自今,有无数文人雅士都对竹子充满了赞美。在很多国画中都可以看到竹子和梅花或者喜鹊搭配在一起,这有家庭幸福美满的寓意。

苏轼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对于他来说,没有竹子的居所会让人俗气。可在白居易看来:“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竹之爱,不仅是它的坚贞挺拔,而是虚心讨教奉其为师,方能守节如一。

3、梅的象征意义

“四君子”之一的梅花,较耐寒,花开特别早,在早春即可怒放,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人们画梅,主要是表现它那种不畏严寒、经霜傲雪的独特个性。咏物诗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来咏一种事物的,而对梅花完成"百咏"的诗人最多。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

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随风袭人。国人爱梅还诗有云:“不是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爱梅不仅爱它的香气,还有它不畏寒冬的魂。也正因如此,雪才输梅一段香,而这种热爱才更深切,更傲然于天地,经久不衰。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岁寒三友包括——松竹梅。

松是坚贞不屈的典范。因为松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屈不挠的。它一年四季都笔直地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像守在边疆的解放军战士。它的叶子是绿的,一簇一簇的,像无数根针一样,时时刻刻都在保卫着祖国,猛刺着敌人。松从来都是绿的,从不变黄,从不凋谢,从不自傲。别的树跟它比起来,就显懦弱了。

竹,一个顽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象征。它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无论是石缝,是泥土。它从来都是顶天立地,顽强地生长起来的,而且不向别人炫耀自己。它具有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的,它是在别的花都凋谢后,独自面对着呼啸的北风,沉甸甸的雪花,疯狂的雷雨,从泥土里顽强地生长出来,而且长得十分艳丽……但是,等到春天到来后,百花齐放之时,它却枯萎了,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树干。它伤心的哭了,但它看到别的花都在争艳之时,它也自然而然地欣慰地笑了。这一幕真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岁寒三友: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8-08
解释: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出处: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事例:花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更堪红白山茶。(元·白朴《朝中措》)

天寒地冻,花木凋零。只有松竹梅这三位“朋友”欣欣向荣,一派生机。
其实松和竹是四季常青的,只有梅到了冬天才分外精神。三位朋友以松为首。因为它从南到北分布最广,大片的松林可以形成“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震撼人心的听觉效果。孤松又可以在山巅上凌空独立,形成“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视觉奇观。
竹子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也有一些。北京有个《紫竹院》公园,里面就有竹子。北大校园里也有不少。我家的“小园”里,我也种了几棵,长得不错,一年四季窗前总是绿影婆娑,也可算“占尽风情向小园”了。竹子是重要的物质材料:盖房子、做家具都有它的用武之地。竹笋还是席上的美味佳肴。也可以经常进入“寻常百姓家”。竹子可以做成笙萧琴笛,发出丝竹之乐的“清音”。因此竹比松树更得文人青睐。但是竹子有个缺点,就是平时不开花,没有娇艳之美。
梅花虽然没有遍布全国,甚至许多北方人没有亲眼见过。但由于历代文人的“炒作”,已经深入人心。为什么梅花如今会“位压群芳”呢?这是由于民族历史形成的集体潜意识所决定的。许多国画家在画梅花时,突出地表现在积雪的乾枯曲折的老树之上,绽出了朵朵鲜花。
解释
(1)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放,因称“岁寒三友”

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元· 白朴《朝中措》

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明·无名氏《渔樵闲话》四折

宋代林景熙《霁山集》四《五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篁为岁寒友,”

(2) 岁寒:喻浊世。三友:山水、松竹、琴酒。三者为浊世之中的清高之物

所谓“岁寒三友”,即将松树、翠竹、梅花

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这是何等的可爱、可贵!
岁寒三友 (题画诗)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1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传到日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松和竹在严寒中不落叶,梅在寒冬里开花,有“清廉洁白”节操的意思,是古代文人的理想人格。中国宋朝时,岁寒三友常作为文人画、水墨画的题材,如文同、苏轼的作品。元朝、明朝的陶瓷器也常有松竹梅的图案。日本的陶瓷器、漆器、织染也常用松竹梅图案,常用于门松、女儿节人形等节日装饰以及添丁、婚礼等喜庆事上面,常与鹤龟之类的主题一起用。此外,北京有三种小吃“半空儿”、冻柿子、海棠红”被合称为岁寒三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