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有什么魔力?

如题所述

近几个月,越来越多年轻人晒出老年大学的学习经历,一件衣服、一支口红的钱,钢琴、书法、拉丁舞等课程任选。
老年大学里不考试,不内卷,没有升学压力,只有鼓励赞美,年轻人轻松成为“优等生”,在老年大学找到生活趣味。
一条采访了4位去老年大学学习过的年轻人,年龄段横跨80后到00后。
他们有人正在gap year,在老年大学没了“同辈压力”;有人在老年大学结识忘年交,感受到家的温暖;还有全职妈妈上完课不再鸡娃。
年轻人直呼:老年大学是疲惫生活里的乌托邦。
和老年人社交,不会冷场
Momo, 30岁 ,互联网行业
我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平时比较宅,不太喜欢社交。进入职场后,基本都过着公司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
疫情期间,我经历了很多事情,包括亲人离世,工作不顺等等。不管和谁聊天,大家好像都有很大压力。因为之前学过拉丁舞,我就想继续学,用流汗的方式释放自己。
老年大学课堂上的Momo
有一天刷手机,刚好看到老年大学的春季招生,我很好奇年轻人能不能报,就咨询了一下。校方说,只要名额没满,年轻人是可以报名的。
拉丁舞课堂
其实老年大学属于公益性质的成人教育机构,所以课程价格很便宜。一般是几十块到几百块上一学期,分为春季班和秋季班。
我所在的老年大学是面向社会开放的,不过也有老年大学是只面向老年人的,他们基本都是子女帮忙报名来的。
不同的学校或者课程,年龄和费用标准不太一样,比如我学的拉丁舞,是完全免费学习的,年龄要求是18到60岁。一些偏静态的,比如口琴,就会放宽到70岁。
第一次上课,我穿了个休闲服,挎个包就去了。到了才发现他们竟然都带了很专业的舞蹈服。阿姨和奶奶们甚至都化好了精致的妆。只有我一个人素面朝天。
虽然表面上我格格不入,但其实我真的觉得上课很温馨。因为我学得快一些,很多老年人喜欢过来问我一些动作要领,或者单纯过来夸我跳得好。
日常生活里的Momo
我发现她们真的对我这个人好奇,像身边的婆婆婶婶,操心我结婚了没,老家在哪里,吃没吃饭。也有老人想给我介绍对象。跟他们社交毫无压力,一点都不担心没话题会冷场。
他们聊天也有规律,如果自己的孩子还没解决婚恋问题,就会首先问我是否有谈恋爱的意愿,家里孩子已经结婚的,那我就不在他们的“考察”范围里了。
图片与文中人物无关
还记得有一次跳舞,我体力有些跟不上,一个阿姨就跟我说,年轻人不要总想着美,你们已经很累了,不要减肥了,一个人在外面一定要多吃点粮食,煲点汤。
其实我一直一个人在外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挺孤独的。很多时候遇到一些事,也不愿意跟家里说。跟年轻人在一起,大家就聊具体的事,聊工作,聊资讯八卦。
所以那时候真的很感动,有种说不出的窝心。就好像我的妈妈在我耳边关心一样。
在老年大学的手工编织班,也能看到年轻人身影
我以前也不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之前报过一些班,有时候下班累了就找借口不去。但是老年大学有个签到的二维码,如果缺席3次,这个学期的课就不能继续上了。
后来我自己变得很积极,每周都盼着去上课。因为以前报的班,大家多少有些功利,比如有些人就是想要得到一个证书。我只是因为兴趣,也会很有压力。而且在外面的班,老师也认为你就是来“玩一玩”,作为消遣,不会抠动作细节。
但是在老年大学,因为老师授课的对象是老年人,所以他们会把速度放慢,会先教你脚上的动作,然后再是腿上,跨上,非常耐心。
以前我每天晚睡晚起,踩点上班,早上买个包子就打发了。但或许是跟他们相处,受那种氛围的影响,我现在也会早起运动,好好做一顿早餐,不会对付自己,应付生活了。
上完老年大学,我不想那么卷了
耀耀,23岁,应届生gap year中
今年,我在老年大学上了几个月书法课。班上十几个同学,除了一对30多岁的夫妻,我就是最年轻的了。其实去之前一直在心理斗争,感觉挺尴尬的。20出头去上老年大学?大家会怎么看我啊。
第一天走进教室,我好像就吸引了全场目光,大家稍微有些惊讶,目光纷纷聚在了我身上,感觉还有点开心。等真的融入进去,我也就不尴尬了。下课后,他们纷纷过来跟我聊天,有老人跟我说,我这个年纪的小孩也喜欢书法,让他们挺意外。
耀耀在老年大学学习书法
我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算是在gap year中。周围的同学有的已经找好工作,有的在读研究生,而我不知道我的未来长什么样子,每天刷朋友圈就会非常焦虑。后来我就想找点事情做。
听家里的长辈提到过老年大学,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问了问。刚好书法班报名人数不够,我就破例报上了名。一学期上3个月,只要70块。我真的又惊喜又惊讶。
上课的时候,老师会跟我们详细讲解作者是在什么年纪,遇到了什么事情,才写下这个字帖,还会带我们读一遍,感受一下。这和小时候上特长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那时候,老师只是告诉我们一横一撇应该在格子的哪个位置,才能和字帖上一模一样。练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去参加少儿书画大赛,就能拿到奖,目的性很强。
我觉得那时候我们写出来的东西都没有灵魂,就是一个拿着笔的机器。只有临摹出和字帖上一样的,才算成功了。
耀耀练习书法的字帖
但是在老年大学,老师很鼓励我们写出自己的风格,只要领略到了字帖的灵魂,那么就不用死抠它的位置。
我的老年同学们也教会了我很多。他们会承认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会很大方地说出自己有多努力。比如班上有一个老爷爷,他就经常骄傲地说,自己为了写这一幅字,在家里练习了几十遍,把好多支毛笔都写龇毛了。
那种自然的表达很震撼我。我觉得这是我们年轻人不擅长去做的事情,我们不想让大家看到我们其实很努力。很少有人能如此大方地表达自己真的很用心,付出了很多。
对他们来说,学习书法好像也只是生活中一件快乐的小事,他们会说到,自己干完家务,接完孙子,就会开始练字。没那么多顾虑。
耀耀写的毛笔字,经常被班上的老年人夸奖
而且我老年同学们,真的非常喜欢夸奖和鼓励我,无论我写成什么样,他们都会说,你好棒啊,你可真厉害。
其实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经常不确定自己有什么优点,有时候和周围的一比,就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差劲。但是在一群老年人中间,他们的热情和鼓励,会让我觉得我是独一无二的,我还是挺好的。
他们也很乐意分享,比如买毛笔的经验,宣纸要怎么折……分享他们去旅游的时候看到的碑,跟我分析上面的字是行书还是草书,给我看他们拍的照片。
我也在思考,为什么他们总是兴致勃勃,而作为年轻人,我们怎么就每天意兴阑珊的?
因为我们好像根本没时间生活,大家总想着等财务自由了再去考虑爱好,享受快乐。但我觉得那会消磨掉人的热情。我现在很害怕等我以后有了经济条件,有能力去培养兴趣爱好的时候,就已经没有那种能力了,变得麻木了。
在老年大学,下课后大家依然会继续讨论问题
说实话,我之前对我的人生充满不确定,害怕自己落后于人,但上了老年大学以后,我的心态好了很多,我突然很感激这一年我可以学习书法,和家人相处,我觉得太奢侈了。
发现这种心态上的变化,或许就是在练书法的时候。小时候,我写错了一笔,就会觉得浑身难受,后面的都不想写了,因为我觉得那一笔会影响整个字,已经没有继续写下去的必要了。
但在老年大学里,大家都是凭感觉写的,哪怕有一笔写得长出来一点,歪了一点,也没关系,因为我在用自己的风格写字,不是为了追求写出标准的、完美的字。
我会想,也许现在我正在gap的一年,就是那个字里,看起来不那么“协调”的一笔,但我已经不会为此焦虑了。而且我觉得,那不是一个写错的字。那依然是我写出来的字,怎么样都好。
上完老年大学,我不再鸡娃了
桃子,80后,全职妈妈
我是一个全职妈妈,已经去老年大学学习3年了。我觉得上老年大学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我不再鸡娃了。
我以前是个很焦虑的妈妈,会关注很多北京上海的教育号,关注“海淀妈妈”,学习她们的教育方式。
桃子正在老年大学学习“贴布”课
包括我一开始做自媒体,也是想分享一些鸡娃的方法论、策略。而且慢慢我也发现,我的孩子也变得非常上进,不想落后于人。
但是进了老年大学我才发现,老年大学的老师们生活也很精彩。他们当中好多人都没有上过大学,有些老师是通过自学,作品慢慢得到了认可,才被聘请来老年大学当老师。虽然收入不高,但是每天过得有滋有味,有什么不好呢?
在老年大学,老师上课都非常认真细致
我报的基本都是手工类的课程,比如贴布、钢笔画、烹饪,都是和安静的老太太们相处。瑜伽这样的热门课根本抢不到。还有摄影、书法类的课程,男性居多,听说他们还会比拼各自的作品,有些明争暗斗,很有意思。
我喜欢听八卦,老年人又真的很喜欢分享家长里短,而且他们有些观念也很新潮了,比如有一个阿姨,她的女儿已经到了适婚年龄,但她也不着急,觉得女儿不结婚,自己还能多玩两年。而且她女儿高考没考好,考完就去摆摊卖东西了。听她讲这些,能感受到他们的松弛。
除了讲讲儿女,老年人也很喜欢讲自己的人生奋斗故事。其实平时碰到邻居阿姨,她们肯定不愿多说,但是跟她们成了同学,大家就非常侃侃而谈。
老师正在给大家讲解示范
其实来老年大学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想重新认识一下我自己,看看我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以前上班没时间,而且市面上的课程真的很贵,我觉得不值得。现在这里几百块钱学一学期,可以换着尝试一下。
一直以来,我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人生的那种人。上学的时候,每天只有学习这一件事,工作之后,也是疲于奔命,我没有思考过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小时候喜欢画画,也模糊地想过要报考服设计专业,但因为周围也没有人引导我,到了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才知道服装设计专业需要艺考,但当时已经晚了。
后来报公共管理专业主要也因为它听上去不错。但是后来我慢慢发现,这似乎也并不是我最热爱的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