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怎样治疗?

如题所述

【概述】高血压指体循环血压的持续性升高。高血压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病两类。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指迄今尚未阐明其原因的高血压病,其关键特征为动脉血压升高和持久。临床医学中有96%~99%的高血压病例具有血压升高原因不明的特点,是原发性高血压病。而因服用药物致血压升高、妊娠性高血压、患器质性疾病等凡是能找到血压升高原因的高血压病都叫作继发性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可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血管壁改变、并且是脑卒中、冠心病、视网膜病变、肾脏损害的致病因素,其中脑卒中和冠心病是高血压病的最常见并发症。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的“眩晕”范畴,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的一种病症,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在《内经》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较多的论述,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灵枢·卫气》说:“上虚则眩”。
【治疗】1.肝阳上亢证【主症】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方一】天麻钩藤饮加减【来源】《杂病证治新义》【组成】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8克,栀子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
【功效】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为治疗兼有热象的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的常用方。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清热为君; 石决明平肝潜阳;牛膝补肝肾,引血下行共为臣;山栀子,黄苓清热;杜仲、桑寄生补肝肾;益母草活血;夜交藤养心安神、通络;茯苓宁心安神,健脾补中。上药合用,共凑平肝熄风,养阴清热之效。
【按语】若肝火上炎,口苦目赤,烦躁易怒者,酌加龙胆草、丹皮、夏枯草;若肝肾阴虚较甚,目涩耳鸣,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者,可酌加枸杞子、首乌,生地、麦冬、玄参;若见目赤便秘,可选加大黄、芒硝或当归龙荟丸以通腑泄热,若眩晕剧烈,兼见手足麻木或震颤者,加羚羊角、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全蝎,蜈蚣等镇肝熄风,清热止痉。【方二】羚角钩藤汤【来源】《通俗伤寒论》【组成】用羚羊粉0.3~0.6克,钩藤9~15克,菊花9~15克,桑叶9~12克,生地15~30克,生白芍9~12克,川贝母6~9克,竹茹6~12克,茯神9~12克。
【功效】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羚羊角、钩藤凉肝息风解痉;桑叶、菊花轻清宣透;生地、白芍、甘草滋阴柔肝缓急;贝母、竹茹清热化痰;茯神宁心安神。
【按语】急躁易怒,肝热甚者加菊花、丹皮、龙胆草。兼见阴虚不足,眩晕头痛者加生地、枸杞子、珍珠母。
2.气血亏虚证【主症】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方一】归脾汤【来源】《济生方》【组成】白术3克,当归3克,白茯苓3克,黄芪炒3克,远志3克,龙眼肉3克,酸枣仁炒3克,人参6克,木香1.5克,炙甘草10克。
【功效】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芪甘微温,补脾益气;龙眼肉甘温,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共为君药。人参、白术甘温补气,与黄芪相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当归甘辛微温,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伍,增加补心养血之效,均为臣药。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与补气养血药配伍,使补而不滞,俱为佐药。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使药。
【按语】若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兼见气短乏力,纳少神疲,便溏下坠,脉象无力者,可合用补中益气汤;若自汗时出,易于感冒,当重用黄芪,加防风、浮小麦益气固表敛汗;若脾虚湿盛,腹泻或便溏,腹胀纳呆,舌淡舌胖,边有齿痕,可酌加薏苡仁、炒扁豆、泽泻等,当归宜炒用;若兼见形寒肢冷,腹中隐痛,脉沉者,可酌加桂枝、干姜以温中助阳;若血虚较甚,面色白光白,唇舌色淡者,可加阿胶、紫河车粉(冲服);兼见心悸怔仲,少寐健忘者,可加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养心安神。【方二】八珍汤【来源】《正体类要》【组成】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熟地120克。
【功效】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熟地、白芍、当归、川芎补血活血。全方合用,气血双补,固摄泪液。
【按语】若阴伤较甚,头晕目眩,舌光无苔,脉象细数者,可加生地、北沙参、枸杞、石斛;牙龈出血,鼻衄,酌加山栀、丹皮、白茅根、茜草、三七等凉血化瘀止血;若畏寒肢肿,淡白,脉沉细者,加黄芪、附子、肉桂、泽泻等以温阳益气,利水消肿。
3.肾精不足证【主症】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淡嫩,舌红少苔,脉弱尺甚。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白光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方一】左归丸【来源】《景岳全书》【组成】怀熟地124克,山药12克,枸杞12克,山茱萸12克,川牛膝(酒洗蒸熟,9克,鹿角胶12克,龟板12克,菟丝子12克。
【功效】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滋肾填精,大补真阴,为君药。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汗;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龟、鹿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精髓,龟板胶偏于补阴,鹿角胶偏于补阳,在补阴之中配伍补阳药,取“阳中求阴”之义,均为臣药。菟丝子、川牛膝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之效。
【按语】肾阴不足,常有相火偏亢,可酌情选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加减化裁。【方二】六味地黄丸【来源】《小儿药证直诀》【组成】熟地黄15克,山茱萸12克,泽泻15克,丹皮12克,山药12克,泽泻10克。
【功效】滋养补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泽泻、丹皮泄浊;茯苓、淮山药健脾益气以滋生化之源。
【按语】阴虚火旺而烦躁,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者,可加知母,黄柏滋阴泻火,气阴两虚而伴困倦,气短乏力,舌质淡红者,可加党参,黄芪,黄精益气。
4.痰湿中阻证【主症】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舌苔白腻,脉滑。【方一】半夏白术天麻汤【来源】《医学心悟》【组成】半夏9克,天麻6克,茯苓6克,陈皮6克,白术15克,甘草3克。
【功效】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用法】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法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云苓、白术健脾除湿以杜绝生痰之源;橘红理气化痰;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若眩晕较甚,呕吐频作,视物旋转,可酌加代赭石、竹茹、生姜、旋覆花以镇逆止呕;若脘闷纳呆,加砂仁、白蔻仁等芳香和胃;若兼见耳鸣重听,可酌加郁金、菖蒲、葱白以通阳开窍;若痰郁化火,头痛头胀,心烦口苦,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者,宜用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
5.瘀血阻窍证【主症】眩晕,头痛,兼见健忘脉涩或细涩。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方一】通窍活血汤【来源】《医林改错》【组成】赤芍3克,川芎3克,桃仁6克,红花9克,麝香0.15克,老葱6克,白芷12克,石菖蒲9克,全蝎5克,地龙9克。
【功效】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用法】麝香研末吞服,余药加生姜三片,大枣七个,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桃仁、红花直入血分,以行血中之滞,为君药。赤芍、川芎、红枣养血。老葱、麝香、生姜通上下之气,气通则血活,以调和营卫。全方共奏调气活血,通窍止痛。
【按语】气虚血瘀为主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当归、党参、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地龙水蛭、菖蒲、远志、郁金。病久入络加全蝎、僵蚕、蜈蚣、地龙、水蛭、天麻、葛根。【方二】桃红四物汤【来源】《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组成】桃仁10克,红花10克,熟地10克,当归12克,川芎9克,赤芍10克。
【功效】祛瘀活血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当归、川芎、芍药、地黄养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按语】若兼见神疲乏力,少气自汗等症,加入黄芪,党参益气行血;若兼畏寒肢冷,感寒加重,可加附子,桂枝温经活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30
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降压治疗的获益主要来自血压降低本身。对普通高血压患者,建议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根据高血压患者的总体风险水平决定是否给予降压药物以及药物治疗方案。对妊娠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母婴安全和妊娠分娩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对轻度高血压患者应强调非药物治疗,并积极监测血压、定期复查尿常规等相关检查。
第2个回答  2020-01-04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很高,主要跟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有关,一旦被确诊高血压,通过中医可以治愈当天停西药两个月停所有药物追答

庄医生V 如下

zhuang2302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