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国意识

如题所述

爱国先要热爱家乡。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热爱。如果这个长假我们没外出旅游计划,那么,可以带着孩子到家乡四处走一走,看看美丽的风景,讲讲家乡的发展历史和名人故事,参观或瞻仰一下博物馆和烈士纪念馆,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和文化的魅力,清楚家乡是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的好地方,以增加其热爱家乡,长大后建设家乡的信念。

外出旅游,更是随时可进行爱国教育。在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现代化建设美景的同时,告诉孩子要爱护大自然的馈赠,做到文明出行,维护公共秩序。具体可以做到,让孩子不要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不损坏景观和公共设施。此外,在带孩子到娱乐场所或尽享美食之际,告诉孩子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必须要倍加珍惜,做到勤俭节约,不浪费饭菜和各种食物。还可以带着孩子“红色游”,到一些革命圣地去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让孩子重温历史,牢记革命先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孩子的爱国主义观念。

即使在家中,同样也可以加强孩子的爱国教育。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爱好适时进行教育。例如看电视,例如讲故事等,都可以做到因势利导,寓教于乐。还可以给孩子们讲国旗、国徽的含义,讲述我国的建国历史,让其知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进行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和三年内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高唱国歌、撰写爱国作文和笔记等等,让孩子从心底做到系统的了解祖国,热爱祖国。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家庭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实现富民强国的伟大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因此,不但要在国庆七天长假里进行爱国教育,而且这项教育还要做到持之以恒。我们不能只顾吃喝玩乐,而忽视对孩子的爱国教育,更不能存有爱国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或者认为孩子大了自然会知道如何爱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爱国教育当从娃娃和中小学阶段抓起。这对孩子来说,是受益终生的大事,耽误不起,马虎不得。

宝宝可能对于“爱”还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父母就要孩子学会爱国,这个是不符合逻辑的,我们先要教孩子什么是爱,爱是什么感觉,以及如何表达,等孩子知道这些,在慢慢的疏导孩子去爱国。父母们可以从孩子平时接触到的形象具体,容易理解的事物着手,比如爱护小动物,爱护花花草草,热爱亲人和老师,还有自己身边的小朋友,教会孩子懂得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这些都是爱的表达方式,然后再渐渐的把这份爱延伸到热爱自己的母校,家乡,祖国的山河以及伟大的祖国,这些比较抽象的东西上去,给孩子的爱一个过渡期,同时让他们学会用舞蹈歌舞,或者自己绘画的方式,在创造的过程中加深记忆,也让他们更好地去了解祖国,这种表达方式会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爱,更好地表达爱。

如何给宝宝传输爱国知识

这个时间段,孩子的思想还不足以去引导自己的行为,父母的培养不是从具体的行为上去引导孩子如何爱国,而是通过各种感官,培养孩子对祖国山河,对自己的家乡的热爱意识,通过感官,比如图片,歌曲,来增强孩子内心对于祖国和家乡的内心体验,让孩子有一个国和家的概念,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生活在这个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但是父母需要明白,孩子还小,建立内心感情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了,这个需要父母长期不断地重复多次,多让孩子体验,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这是培养孩子爱国的基础和源泉,幼儿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的培养是很关键的一步,父母要有耐心和这个意识。

教会孩子理性爱国

爱国的前提是要合法和理性,爱国不是记住仇恨,不是一味排斥外国,也不是全盘肯定自己的国家而否定外面的国家,仇恨,排斥和一味的否定都是不理智的,有的人,为了爱国,甚至去违法,去伤害我们的同胞,这些都是不理智的,这不是爱国,是在害国。我们在教孩子爱国的同时,不要忘了提醒他们要理智,不要偏激。有些人很爱国,把国家放在第一位,可是所谓的准则没有了,他们的爱是建立在侵犯国人的利益之上,有的甚至是在给国家添乱,侵犯了在华合法公民利益不说,还会违纪违法,这些都是我们不想见到的,这也不是爱国的表现。

让孩子理解爱国的真正含义

爱国不需要你惊天动地的去做一件事情,引起多大的社会反响,其实爱国就是一点一滴的奉献,你好好的工作,为国家创造财富,哪怕是一个清洁工,为国家的环境作出努力,这也算是爱国,爱国不是惊天动地,更不是用武力起义或者是打口水战,逞一时之快,这些都不是理性的爱国,也不是正确的爱国,我们从小就要教育孩子如何去理性爱国,不要扭曲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记住很多仇恨,长大之后报复心理很重,这样就容易使得孩子走偏激路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18
当前独生子女中,家长往往重视孩子智力发展,而忽视对孩子爱的情感培养。一味满足孩子物质和生活需要,使孩子养尊处优。这就自然唤不起孩子正常的爱的情感,从而使孩子形成一种自私的以我为中心的爱,这种爱当然就不能发展到爱同伴、爱家乡,更不能发展到爱祖国。孩子是祖国的希望,要使他们成为21世纪的接班人,除了有渊博的知识、强壮的体魄,更需要从小培养他们一颗赤诚的爱心和爱祖国的情感。因此,对幼儿进行粗浅的、启蒙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教育者的责任。
1.建设一支爱国的幼儿启蒙师资队伍
在幼儿园开展爱国启蒙教育,首先要提高教育者的认识,教育者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爱国启蒙教育的意识,才能热情投入到爱国启蒙教育中。组织教师通过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看图片展览,看《长征》
讨论开展爱国启蒙教育对幼儿完整人格培养的意义,幼儿素质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联系,
听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讲座等活动。特别是我们民族地区有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幼儿聚在一起,更要让幼儿知道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各民族兄弟姐妹都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大家要团结一心,和睦相处。教师要向幼儿传授民族团结,民族和睦这些方面的教育。全面提高教师在幼儿中开展爱国启蒙教育的意义和认识,激发教师强烈的责任感与紧迫感,把向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变为大家的自觉行为,要求时时处处都要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为幼儿作表率,在幼儿中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2.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渗透爱国启蒙教育
“爱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幼儿进行爱国启蒙教育应该教些什么?如何定位?在博大精深的众多资源和题材中,提取出那些适合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这些都是幼儿园开展爱国启蒙教育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我们把幼儿期爱国启蒙教育目标的重点定为:培养幼儿初步具有爱父母、爱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良好品德,萌发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我们应将爱国教育以养成教育为切入口,以渗透教育为主渠道,在生活中、游戏中、节日活动中让幼儿潜移默化接受教育。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要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必须采取形象、直观的、可感知的各种情景,让幼儿亲处其境。
3.充分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爱国启蒙教育
幼儿园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为幼儿教育创造良好条件。所以,对幼儿进行爱国启蒙教育,不仅是幼儿园的任务、责任,而且是家庭和社会的任务、责任。否则,对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无法实现经常性、随时性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抓好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注意将幼儿园、家庭与社会结合起来,发挥家长、社会各界的作用,使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化,渗透到幼儿生活的整个空间。
我们在家长、幼儿园中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点专题,向家长讲清我们开展爱国启蒙教育的目的、意义、方法与要求,经常向家长通报幼儿园进行爱国主义启蒙教育的宣传资料,使家园教育同步,从而使爱国教育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同时,我们让家长参与到教学中开展互动活动。例如,有的家长带小孩外出旅游,我们要求家长给孩子多拍几张祖国山水风景照,带到班里让小朋友们欣赏祖国美好的风光。动员家长有意识地给幼儿买民族英雄的图书,讲爱国主义的故事等。社会方面,我们尽可能利用社会各种渠道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意识,给他们以良好的影响。例如,配合教师开展植树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我们热爱家乡、美化祖国”的植树活动,让他们为绿化家乡种小树苗,激发其爱国之情。我认为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无穷尽的。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师只有在平时教育工作中注意收集不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细心观察,注意点滴,挖掘出有价值的教育内容,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使幼儿爱国主义教育之花越开越盛。从小养成良好品德,萌发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