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行政区划变革如此频繁

如题所述

对你的提问,估计没有一位可以回答让你满意的,因我们都不是政治家。对一个中央集权主权国家的行政区划的设置不是老百姓能够说三道四的,只有国家的统治者通过行政区划来掌控、加强中央与地方的集权与分权事务,来牢牢把国家事务统领在掌控之中!不仅是建国初期,而且对从1956年到1958年的废除、撤销、恢复、划转等的做出了一系列县级行政区划的变动大动作,至今也没有理清楚,尤其是河北省内的行政区划里好多面积和人口过小的县级行政区划最后都又走回头路,使得我国财政负担的机关人员编制实在是太庞大。我说的也许不能够是你满意,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行政区划变革如此频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政治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为了巩固新生政权,迅速恢复经济,中央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2. 经济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是国家的中心任务,为了更好地进行经济管理和调控,需要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
3. 历史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比较多,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
4. 民族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有多个民族,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民族,需要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行政区划变革是为了适应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要而进行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家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