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风俗和清朝时期的风俗,在哪些方面有不同之处?

如题所述

风俗习惯指的是特定的社会范围内人们共同遵行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可见风俗习惯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有时候,小小的风俗习惯影响深远,以致留下了“观风俗,知得失”的古训。

那么,在清代有哪些有趣的风俗呢,那时的风俗和现代又有哪些不同呢?

一,过年

清代人过年与现代人略有不同。

据《清史稿》记载,皇帝们通常在腊月二十六就提前放假不办公了,称为“封玺”、“封笔”。

不过清代皇帝的春节小长假并不长,只有5天时间,正月初一就要重新开始上班了,称为“开玺”、“开笔”。



不过或许是入关后的清代皇帝太热爱工作了,春节假期直接缩短到1天,除夕封笔,初一上班,真是爱岗敬业的模范代表啊。

《礼志》记载,清代皇宫里在正月初一这天会举行贺岁拜年的大典。文武百官要给皇帝上贺表,主要内容为歌颂皇帝的一些吉利话。

随后,宣表官当众宣读贺表,百官再三跪九叩行礼。外地的官员这时也要向着皇帝所在的方向遥拜行礼。

礼毕,皇帝赐茶。喝完茶后,皇帝会将准备好的如意荷包送给身边的宫女太监,越是穷困的宫女太监拿到的赏赐越多,可以说是非常人性化地照顾低收入者过年了。

有功勋的朝臣,这时得到的赏赐却有些不同。

清代有个习俗,是将家中过世亲人的遗物保存起来,称为“念想儿”。春节这天,皇帝会将祖先的遗物赏赐给有功勋的朝臣,以示恩宠。

和现代人要吃年夜饭一样,清代皇宫里也有丰盛的大餐,要宴请其他七个旗的旗主吃饭。



宴会上,同样会上演精彩的节目,比如“庆隆舞”,“冰嬉”等,极具有满族特色的节目震撼效果不亚于现代的春晚。

二,婚姻

近亲结婚的风俗在清代十分盛行,就连皇族都不能免俗。比如孝庄太后就让顺治娶了博尔济吉特氏的皇后,那可是顺治的表妹呢。

无独有偶,慈禧太后也曾让光绪娶了她的侄女隆裕太后。光绪是慈禧亲妹妹的儿子,隆裕是慈禧亲弟弟的女儿,看来“亲上加亲”的结婚方式流行了一整个清朝呀。

三,社交

清代的上层社会有不少的满蒙贵族,他们日常的社交习惯也充满了民族特色。

蒙古人社交中有赠送哈达的习惯,代表对来宾的尊敬。同时,蒙古人在日常交往中有时候也有请亲友吸鼻烟的习惯,正是这一习惯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精美异常的鼻烟壶艺术品。



虽然鼻烟壶早已退出了日常用品的行列,但清代人的社交和现代人却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交朋友要找同一个层次的人,通俗说就是要门当户对。

这个择友标准意外的推动了一个习俗,就是“认干爹”。

所谓的“认干爹”,就是原本没有血缘关系的两家人,其中一家有十岁以下的孩子,然后让这个孩子认对方家的人为干爹干娘,以后两家人就亲如一家人了。

通常“认干爹”的两家人是相互认识的好友,之所以让孩子“认干爹”,一方面是因为民间传说小孩不容易养大,一定要认一门干亲才能平安成长。

另一方面是因为通过孩子认干亲,两家人有了共同的维系,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交往,从而增进友谊。

“认干爹”可不是随便改个口就可以了,它也有专属的仪式。



首先,做干爹的那家人提前选一个好日子,正式认干爹当天,有孩子的人家带着孩子上门拜见干爹干娘,并且送上礼物。

本着礼尚往来的原则,干爹干娘也要给孩子回礼,一般是送一些学习用具之类的东西,从此这个孩子就和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了,日后这个孩子长大结婚时,干爹干娘也要送一份不菲的贺礼。

随着时代的发展,清代的一些习俗也渐渐产生了变化。有些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有些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也有些只在古籍残卷中留下些许原本的样子,留待人们回忆这些习俗最初的美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8
现在的风俗更加的开放,而清朝时期的风俗非常的封建,并且当时的统治者也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所以导致文化受到了阻碍,现在的风俗更加的积极向上,并且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第2个回答  2021-01-07
风俗来说的话变化了不少,不管是从生活习惯还是其他习惯来说都有着很大的改变,就比如说女人裹小脚,现在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了,现在的风俗是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
第3个回答  2021-01-09
礼仪方面,清朝要作揖,如今是握手,清朝男子要将头发编成辫子而且不能随意断发,如今则是自由的,可以自己做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