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商品先降低20%,再提价20%,现在该商品的价格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变化幅度是多少?

如题所述

现在的商品价格已经降低了,因为之前的商品我们假设为单位1.先降价20%,然后商品变成了0.8,这时商品再提价20%,是在0.8的基础上提价的了,所以是降低了,0.8×20%+0.8=0.96.1-0.96=0.04=4%所以是降低了4个百分点。
拓展资料
一、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组织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共同占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逐渐出现了剩余品,于是就有了氏族(或部落)之间对剩余品的偶然交换。当发生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时,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后来发生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从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货币,出现了商品经济;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进而产生了货币。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缝隙中生长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完全取代自然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
二、世界上现存第一本经济学著作是古希腊色诺芬(Xenophon,约前430-约前355或354)的《经济论》,英语单词“Economy”、“Economics”即源于此。该书采用苏格拉底与别人对话的形式,讨论如何管理奴隶主家庭农场,堪称“古代微观经济学”。他还著有《雅典的收入》,论述如何增加雅典国家收入,堪称“古代宏观经济学”。此外,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所著《理想国》,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论述奴隶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巩固和完善奴隶经济制度,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主张限制商业、高利贷和私有财产。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所著《政治论》主要论述奴隶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巩固奴隶经济制度,《伦理学》分析商品等价交换现象,认为货币使不同的商品等价。
三、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原始时代,人们共同对抗自然,生产力有限,未能形成分工。不断改进的劳动工具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力,生产物过盛衍生了原始的交换。这些交换先是偶然性,渐渐变得经常而刻意。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据《易经》所载,神农氏曾在日中设市以“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这可算是原始的市集。在远古时期,商部落就以善于交换出名,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传说他们的祖先曾驾着牛车游走部落之间,进行交易。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由此引申,出售的生产物便叫“商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3
价格是降低了。
1×(1-20%)×(1+20%)
=0.8×1.2
=0.96=96%<1
所以,该商品的价格是降低了,变化幅度是降低4%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3
假设这个商品是100元,降低20%后价格是80元,再提价20%,就是80*1.2=96元,所以该商品的价格是降低了,比原来降低了4%
第3个回答  2020-11-23
降低了。变化幅度是1-(1-20%)×(1+20%)=1-0.8×1.2=1-0.96=0.04=4%,降低了4%
第4个回答  2020-11-23
商品价格是降低了,先降两成,再加两成,实际上只是原来价格的9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