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为何唯有红楼梦衍生出红学?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分别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及清代曹雪芹、高鹗的《红楼梦》。然而,在四大名著之中,却只有《红楼梦》非常明显地衍生出了“红学”,用来专门研究《红楼梦》。并不是说其他三大名著就没有相关学术研究了,相反,其他三大名著的学术研究也是非常丰富的。但是,无法否认是事实是,在四大名著中的确只有《红楼梦》衍生出了一个专门化的学科,那就是红学。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中唯有红楼梦衍生出红学?

首先就要看到,在这四大名著中,唯有《红楼梦》是在清代创作出来的。清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因为在清代过后,中国就赢来了自己的近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也就在清朝结束后解体了。《红楼梦》正是把其开阔丰富的历史背景详细记录下来,反映了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的封建家庭的衰落之必然性,也代表了封建制度衰落的必然趋势。

而且,《红楼梦》还是一本百科全书。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不必多说,《红楼梦》的玉石文化可以从神话-原型批评去研究,《红楼梦》还被王国维用西方哲学来解读与阐释。《红楼梦》自然还有丰富的文学价值,比如说《红楼梦》的网状结构,再比如说其中贾瑞照镜子反映出的虚拟现实的角度等等,这些都说明了《红楼梦》学术价值之丰富性,所以学者也从《红楼梦》中挖掘出了不少具有学术价值的东西。

因此,正是由于《红楼梦》巨大的,丰富的文学与文化价值,让《红楼梦》衍生出红学,这是其他三大中国古代名著难以望其项背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2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中国的“红学”有“狭义红学”和“广义红学”之分!“狭义红学”是指硏究《红楼梦》的学问;“广义红学”是指硏究以《红楼梦》为首脑、四大名著为主体、四小名著为股肱的一系列中华古典文学著作的学问。概括说来,清朝初期的孝庄皇太后为了平息满蒙王公大臣对确立汉文汉话官方地位的非议,特颁发懿旨责成翰林院大学士王熙主笔编撰展示汉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书籍供众卿阅读。王熙趁机恢复科举广泛搜罗天下文才组成写作班子,在评书话本及口头传说等诸多素材的基础上重新修改、拼凑编辑成应时当用的新书呈报孝庄皇太后阅批。《红楼梦》第17回中的“书成蕉叶文犹绿”诗句,反读谐音解成“虑忧文夜交成书”就是王熙担心难于交差的写照。当《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侠五义》《封神演义》《说岳全传》《隋唐演义》等武侠类作品陆续上报后,并获得孝庄皇太后的满意,不但是让再度的修改并要求王熙亲笔撰写出展示个人文才及作为的书籍。这般的要求于王熙真是一个天大的难题!因为王熙并非是满族清人,而是一个汉族的明朝皇帝室人。在国破家亡之际,他虽然以大玉儿义弟的身份立于朝堂,但终归是在虎狼群里,怎敢疏忽大意而放肆呢?不能抗旨不写,只好委曲求全,“写儿这妙凤字想”的王熙反串角色、以男扮女变为“王熙凤”,成了《石头记》初稿中宁荣两府的管家。孝庄皇太后被王熙的才学所倾倒,在两人共同筹划下原本编书的初衷升华为与天下各国的比文。经过一再的修改,《石头记》陆续换姓更名为《金玉缘》《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红楼梦》。并以“绣像版”的最高水准装帧成“御制新书”,颁发给满蒙王公大臣及驻各国使领馆阅读、收藏。因“广义红学”的编撰主旨更为“比文”,故不仅其内蕴知识成了博大精深的百科集锦,就是展示各种文学体裁的写作技巧也堪称高深莫测之奥妙无穷。令人难以置信的玄机是:人为“出笑字”、“荒唐言”,打造成的这般类人般推出面世以中华精典文化为核心展示人类社会发展简史的诸多书籍,犹如记事之绳所结网络竟彼此是“藕断丝连”的牵系。
第2个回答  2020-05-27
因为红楼梦是在清代产出的,而清代是历史中转型的重要年代,所以红楼梦具有重大的文化研究意义。
第3个回答  2020-05-27
因为红楼梦不完整,缺失了几十章,大家都想把它补全。
第4个回答  2020-05-27
因为红楼梦最具有研究的价值。相比于其他三本书来言,红楼梦中的历史背景,人物身份更具有考量的价值。通过对红楼的研究,更能了解当时的政治状况,人文风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