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保护对象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如题所述

其实,流行病学数据统计显示没有儿童患者不等于儿童不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疾病的侵袭感染与是否接触传染源关系密切,现在国家采取的全民隔离防控措施就是为了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隔离传染源。而儿童是家庭和社会的重点保护对象,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少是儿童发病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儿童是传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也是国家公共卫生疾病防疫部门的重点保护对象。随着2020年1月22日一名6岁发热男孩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至今已陆续发现了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男孩8例、女孩7例,年龄范围为8月龄~12岁。流行病学资料显示,15例儿童病例中,13例有明确的武汉市感染家庭聚集史。
鉴于本次疫情的发展趋势和更多的病原学检测情况,儿童确诊病例数将会逐渐增多,因此家长朋友们也不可大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重点保护好身边的儿童。在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家长朋友们在居家期间可采取以下七项措施来保护儿童:
1、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要勤洗手,保持手卫生。手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原体,2019-nCoV也在其中,洗手是明确的预防措施之一。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搓手不少于20秒(参照医院的专业七步洗手法),可有效保持手卫生。出门在外不方便找到清水和肥皂,那么可以使用含有70%~80%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2、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或衣袖遮盖口鼻,并洗手。
3、拥抱接触孩子前,最好洗干净双手,换上干净的衣服。
4、肉蛋等有可能携带2019-nCoV的食物,必须彻底做熟后方可食用。不要让孩子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或活牲畜家禽。
5、少带孩子去医院、商场、会场、课堂、饭店等人口密度大、通风不良的地方,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尽量避免乘坐地铁、火车、公交车等密闭人多的交通工具。
6、注意公共卫生,不要随地吐痰、大小便。
7、3岁以上的儿童,出门注意戴一次性医用外科防护口罩,一次性口罩最长4小时就需更换,或被水汽浸湿失去防护效果时也需要更换。手尽量不要摸脸,不要揉眼睛,不要直接拿食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