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为何会认为殖民地不但没用反倒是个累赘?

如题所述

其实呢,不仅是俾斯麦,在进入十九世纪以来,欧洲许多政治家都开始意识到殖民地已经逐渐变成为一个累赘。换句话说,占领殖民地已经从一个赚钱的买卖逐渐变成为亏本的买卖。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还要从工业革命开始说起,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时,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兴起,随后迅速席卷整个欧洲。

大家知道,一个国家想要实现工业化,除了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外,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巨大的财富,因为要实现工业化,要修公路、铁路、航运等大型基础建设,还要修建大型工厂、研发和购买各种机械设备,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那么,这些资金从哪里来呢?

一方面自然是压榨国内的底层百姓,主要是通过压榨农民来支持工业化的发展,但因为欧洲各国人口和土地非常有限,其农业化发展成都一直都不高,所以能够压榨的空间非常有限。

在这种背景下,欧洲国家就只能把目光抛向海外,于是轰轰烈烈的抢占海外殖民地运动开始兴起。

当时,欧洲列强们凭借着先进的武器开始侵占世界各地,把众多国家变成为他们的殖民地,然后他们在殖民地建立政府,并在殖民地堂而皇之的收取高额赋税(由于殖民地大都是农业国,所以其赋税主要是农业税)。

这样一来,那些殖民地百姓幸幸苦苦所创造的财富,绝大部分都被欧洲列强以高额税收的形式给征收走,于是世界各地的财富都源源不断地流向了这些欧洲列强。在这种背景下,这些欧洲列强们,就有了发展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

接下来,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在进入十九世纪之后,欧洲列强的工业化已经完全进入到机械化、电气化时代,工业化的进步代表着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经济发展的代差进一步拉大。

换句话说,当时的欧洲列强们,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而工业化所能创造的财富,要远远超出农业化国家几十上百倍。在这种背景下,直接占领控制殖民地意义已经不大,因为从这些农业社会的殖民地所收取的税收,相比于他们工业化创造的财富,已经是少的可怜。

举个最简单例子,我们把某个欧洲列强比作是一家公司的话,其国家内部的工业化和外部的殖民地就相当于是两个不同的业务。

最初,工业化处于建设阶段,自然是需要投钱而不能赚钱,所以只能靠殖民地这块业务不断为其输血;但等到工业化建设完成之后,它就开始赚钱了,而且是赚大钱,因为工业化这块业务每年赚的钱,是殖民地业务的几十上百倍。

与此同时,殖民地经过这长达半个世纪的掠夺,其财富早已经快被收刮干净,同时殖民地人民由于贫困,以及独立思想的觉醒,他们的反抗也开始越演愈烈,这也就导致欧洲列强在殖民地扣除治理成本与基础设施建设之后,所能榨取的财富已经非常有限。

在这种背景下,通过直接占领殖民地来掠夺财富,实在是一件不太划算的生意。尤其是,随着欧洲列强工业化的完成,相比于直接占领殖民地收取可怜的税收,他们更需要两个东西:廉价的原材料提供地与工业产品的倾销地。

对于欧洲列强们来说,他们只需要控制好这两个东西,就足以让他们拥有源源不断巨大的财富。因为他们只要有廉价的原材料,就可以通过自己强大的工业化,将其生产为价格高昂的工业产品,然后再将其卖出去,自然就可以从中赚钱巨大的财富。

那么,从哪里可以得到廉价的原材料提供地与工业产品的倾销地呢?自然就是那些曾经的殖民地。

换句话说,对于这些欧洲列强来说,与其直接占领这些殖民地,还不如让它们独立,让它们自己去承担治理责任,欧洲列强们只要保持贸易自由即可。

因为,这些殖民地国家大都是农业国家,而欧洲列强们都是工业化国家,它们之间实现贸易自由,那就是单方面的财富掠夺,也就是所谓贸易剪刀差。

对于欧洲列强来说,通过这个所谓的自由贸易,他们可以合法的将其原材料以最低廉的价格购买出去,然后将其生产为工业产品后,再以高价卖到这些独立的殖民国家,这简直不要太赚钱。

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欧洲列强既不用承担任何基础设施建设,也不用担心当地人们反抗,甚至还会享有各种优惠政策,这完全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比起直接占领殖民地收取可怜的税收、承担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维护当地稳定和秩序,实在要划算太多太多。也正因为类似的原因,俾斯麦才会认为占领殖民地不但没用而且是个累赘。

当然,因为俾斯麦所处的时代,欧洲列强们工业化才初步建成,所以工业化这块业务和占领殖民地这块业务还不是天差地别的差距,所以除了少部分工业强国和部分有远见的政治家能有这种觉悟外,其他人还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几乎所有的欧美列强都已经实现全面工业化,他们自然明白直接占领殖民地实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所以它们开始有意无意的推动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也正因为类似的原因,二战之后,世界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独立运动。但最后的结果呢,这些独立的国家,最终都被这些欧美列强以自由贸易的方式给掠夺得惨不忍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