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给佛磕三个头后要念祈导文吗

早上给佛磕三个头后要念祈导文吗

以下摘录 益西彭措堪布 的博客 《日常如何修行净土 - 印光大师开示》

【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即念《小净土文》;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偈,念毕礼佛三拜而退。若无佛,即向西问讯,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门,乃宋慈云忏主,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
如果事务繁忙,没有闲暇,就应当在早起漱口、洗脸完毕时,对着阿弥陀佛像礼三拜,然后身体端正双手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作为一念,念满十口气。“一口气”就是从一开始念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念到这口气结束。这是功课的正行。念完之后作发愿回向,可以念小净土文,或者只念“愿生西方净土中”等四句偈。念完,再礼佛三拜告退。(就像见长辈先要行礼,退下也要行礼,做功课首先要拜佛,念完也要拜佛告退,这是必须做的礼仪。)假如家里没有佛像,或者出门不方便带佛像,就面向西方对佛问讯,念的方式一样。这叫十念法门,是宋朝慈云忏主为政务繁忙没有空闲修持的人制立的。
为什么这样制立?原因是极繁忙的人每天肯坚持修十念法,就符合净土经典一向专念的要求,也符合阿弥陀佛十念皆得往生的悲愿。
很多人事务繁忙,修不了很多,可以修这个最简单的功课。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凭这十念法就能解脱长劫的轮回,登入极乐净土,从此转凡成圣,有宣说不尽的大利益。而所用的时间不过几分钟,是这么短暂。这样的话,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如果连最简单的十念法都不修,这一生到临死的时候该怎么办?有把握解脱吗?如果不能解脱,再来投胎,情况又如何?谁也难以预料!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
为什么要尽一口气念呢?因为众生的心整天散乱,又没有空闲专一念佛,所以就要在早晚抽出时间来心无杂念地念上几百句佛,以求跟佛感通。
怎么才能做到心无杂念?就是借气把心摄住,一气念下来时,气就摄住了心,使得心无法散乱。但这要顺其自然,一口气有多长就念多少,不能追求多念,一勉强就会伤气。而且只能念十口气,不能念二十口气、三十口气,念多了也会伤气。
念佛是求得跟佛心感通,这又需要自己的心系念在佛上,不缘想其它,不然三心二意就无法感通。“以散乱心念佛难得往生”这一句,是指口中虽然在念,但心里在缘别的事,这样口里念佛,心里念世间法,念贪嗔痴,怎么能跟佛感通?大家想一想:心里正念着贪嗔痴时能跟佛感通吗?绝对不能跟佛感通。不能感通,也就难得往生了。而这里修十念法是借气摄住心,使心当时只缘在佛上。所以是没有杂念,一心念佛。由这一心念佛,就决定往生。所以虽然念的数量少,但功德很深。
下面看一则修十念法往生的例子。
这是讲民国在江苏无锡有位沈婆,生平心地善良、见义勇为,她的性格很仁慈和蔼,为人正直诚恳,而且很乐于帮助人,在帮助人时总是尽心尽力,所以当地人都很恭敬她。
沈婆念佛修持没有人指导,只是有一次听人讲十念往生法,当时生了大欢喜心,深信不疑。从此二十年如一日,诚心修持。
民国十四年左右的一天,沈婆十来岁的小儿子在外面玩耍,忽然见到从虚空中降下无数僧人,个个身形高大,相貌庄严,而且有夺目的光明,脚踩着莲花。其中一位非常高大的圣僧,手持着莲花,交给他母亲。忽然间她母亲就坐在莲花上。
他正看得出神时,姐姐叫他赶紧进屋给母亲送终。
等沈婆合眼后,屋里有奇异的香气久久不散,也不知道香气是从哪里来的。
沈婆的成功来自两点:一是平生为人心地善良;二是功课每天坚持不断。她是很诚心的人,人的心诚,念佛的心也诚,虽然念得少,但每一次都跟佛心相应。这样日积月累,净业成熟,临终自然感得圣众现前接引,得以往生。
净土法门就有这个好处,在世间工作生活的同时,还能修持佛法,而且能即生解脱,原因就在有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修法又极其简单,只要能念六字佛号,就能起修,这样在短暂一生中就能顿超轮回,高登净土。没有这样简便易行的普度法门,芸芸众生确实很难即生解脱!
【极闲极忙,既各有法,则半闲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间,而为修持法则也。】
极闲和极忙的人既然各有做法,也就是没有事的人就要从早到晚专念阿弥陀佛,如果没有空闲,就在早晚修十念法。中间半忙半闲的人,斟酌自己的情况来定。
【念佛之人,必须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过愆,知过必改,见义勇为,方与佛合。如是之人,决定往生。若不如是,则与佛相反,决难感通。】
上面讲了念佛的正行,这一段是开示念佛往生最重要的基础。有这个基础再念佛,决定往生。没有这个基础,以心和佛相反,决定难和佛感通。
印祖教导我们:修净土的人事事要心存忠恕。“忠”就是忠诚,没有二心。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事事尽责任、尽义务。印祖《文钞》里有一段极好的开示。印祖说:“忠”这一个字可以贯穿在一切行为中。人的心里如果有忠,必定能孝养父母、恭敬兄长,与亲族相和睦,对朋友有诚信。抚恤孤寡,对人类和一切生命心怀仁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什么呢?如果有忠,就不会有欺诈。不欺诈,就尽本分。尽本分,则一切属于自己分内的事都必定会实行,绝对不用担心有虚假应付、不尽心尽力的情况出现。大家念佛,日常一定要做到事事有忠。如果不忠,表面文章做得再好,口里谈得再好,也和佛不相应。这个“忠”字是根本,没有了根本,怎么有成就呢?
“恕”就是“心”上一个“如”字。“如心”就是将心比心的意思。《论语》里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能加在别人身上,这就是“恕”。拓展开来,应当这么解释:只要是有情,就一样有离苦得乐的心,能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替别人着想,就是心里存有“恕”道。
这一点懂了之后,平时事事心上要存一个“恕”字。有好事时,要想到:我想得安乐,别人也想得安乐,我能不能给别人安乐呢?做不到全部给,能不能给一部分呢?遇到不好的事,就要想:我不想遇到这样的事,他也不想,那我不能加在他身上。或者见他有困难时,就想我能不能替他分担呢?能按这样实行,就是行“恕”道的好人。
“心心提防过愆”,就是时时提防身体的行为犯过失,口中的言语犯过失,所起心念犯过失。时时防护,不敢放纵。
“知过必改,见义勇为”,就是发现自己哪一点有过失就决定改正,见到什么事应当去做就勇于实行。
能按以上这几条实行,自己的心就跟佛的心相合,这样决定往生。相反,事事不去行“忠”“恕”,不去提防过失,而且有过失不愿改正,应尽的责任义务不尽,那心就跟佛心相反,决定难以感通。
所以这一段话,字字要铭刻在心里,时时遵守奉行,一定要努力在自己身上做出来。很多人修持多年不见有进展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到这几点。
【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难往生。】
这又是一个要点:凡是修净土的人务必要把功德回向往生。
印祖谆谆教导我们:平时凡是礼拜、读诵大乘经典,以及做任何有利于世间、有利于众生的事,所作的功德都要用来回向西方。不能只以念佛的功德求生西方,其它功德又回向世间,希求升官、发财等等。这样就成了两条心,一条心是求生西方,另一条心是求世间圆满,心没有专一地趣向,就难以往生。所以志愿要专一定在西方,所做的任何功德都往西方回向。
【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
要知道,你真能念佛而不求世间福报,世间福报也会自然得到。如果只求世间福报而不肯回向往生,那所作的功德就只成熟为世间福报,而且由于你的发心狭小,只求自己得现世福报,结果所得的福报反而下劣。同时,心不专一,往生也就很难决定了!
再次提醒大家,日常做的点滴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这万分重要。《观经》里讲到不论往生九品哪一品,都必须具足三种心,就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里说:具足这三心,决定得往生。如果少一心,就不得往生。这三种心在以上的讲解里都讲到了。至诚心就是身体礼拜阿弥陀佛、口赞叹称扬阿弥陀佛,意专一忆念观察阿弥陀佛,在起身、口、意这三种业时,必须真实。这也是印祖一再强调的。深心就是两种信心:第一是决定深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常沉溺流转,没有出离的因缘;第二是决定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乘着阿弥陀佛的愿力决定能够往生。回向发愿心就是所作一切善根,都回向愿求往生。如果这三心还不具足,一定要想办法使它具足。比如所做的功德没有做到回向往生,那今后一定要按这么来做。
总之,印祖的开示都是在平实处教人,能按照这篇开示,真实地做,那就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这一次中心印的《净土朝暮功课》完全是按印光大师制定的来做。
也许大家还不太清楚为什么要做《净土朝暮功课》。我用世间最浅显的比喻来说明。大家都做过学生,在做学生时每天都要做功课,如果每天不做功课,学业肯定会荒废,到时候考试一来,就手忙脚乱而无法通过。再说,在这些考试当中,高考最重大,平时不做功课,高考必定落选,这以后的人生就不会有前途,再说白一点,就是一辈子都完蛋了!
那同样的道理,大家要去极乐世界,不仅要经过平时大大小小的考试,而且要经历临终这个最大的考试,考得过就上极乐世界成佛去了,考不过就在六道里生生死死,受苦无量。这不是一辈子完蛋,有可能是无量辈子都完了!所以为了能通过临终的考试,必须每天都有净土的修行,都要做净土的功课。不然到了临终手忙脚乱,通不过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大家知道《无量寿经》的宗要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经上讲三辈往生时都说了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个往生的根本条件,上等的要求是从你发心念佛开始终生念佛,下等的要求是每天坚持修十念法,这样才符合一向专念的条件。
怎么能保证在这个条件上具足呢?极好的办法就是制定功课。从古至今,千千万万的修行人就是由这条途径而成就往生的,我们也不能偏离这条正轨,不能因为自己是现代人,就可以不做净土功课。
我们很多人事情很多,做不到一天到晚一句阿弥陀佛,那最起码每天要做净土功课。这样做功课是用最好的方法让你每天都能保持有一段净土的修行,一生坚持一来,就具足了“一向专念”,往生的考试就能顺利通过。没有以做功课来管住自己,人就自由散漫,随自己的习气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结果耽误了生死大事,这是最可悲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27
随缘,没有规定,念念又好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