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草原

如题所述

中国四大草原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新疆伊犁草原、西藏那曲高寒草原,如下:

1、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得名于呼伦湖、贝尔湖,整个草原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在650~700米之间,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千米(一亿四千九百万亩),草原内不仅纵横交错着3000余条河流。而且还有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同时,也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2、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

锡林郭勒大草原得名于蒙语,蒙语中锡林郭勒意为“丘陵地带的河”。锡林郭勒草原属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优质天然草场面积18万平方公里,其地势由东南高西北低。和呼伦贝尔草原不同的是,锡林郭勒大草原不仅分布着密集的河网,而且还错落着许多低山丘陵和低洼盆地。

3、新疆伊犁草原

伊犁草原也被称为“那拉提草原”,那拉提为“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的意思。那拉提草原是于第3纪古洪积层上发育的中山地草场,草原的东南连接着那拉提高岭,势如屏障。西北方向沿巩乃斯河上游谷地断落,草原内山泉密布,河溪纵横。同时,伊犁草原又与新疆其他的草原一样,草原不仅与荒漠对峙,而且还与雪峰对峙,从而产生一种丰富而复杂的立体的美感。

4、西藏那曲高寒草原

“那曲”在藏语中为“黑河”的意思,草原整体呈西高东低倾斜,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中西部多丘陵、盆地,东部属河谷地带,多高山峡谷,气候要好于草原的中西部,所以,也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藏北草原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为现代文明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原始淳朴的乐园。

对草原的保护

科尔沁草原历史上曾为河川众多、水草丰茂之地。据记载,公元10世纪时自然条件是“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直至19世纪初科尔沁大部分地区还留有大面积草植被以及森林,但至19世纪中后期开始,因辽河上游地区滥垦、森林砍伐以及移民等诸多因素,导致下游水源严重枯竭,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曾号称“平地松林八百里”的赤峰以北而今已成茫茫沙地。

由于人类对草原的不合理利用,甸子地不断缩小,坨子地扩大,沙化面积急剧增加,最终形成了大片沙地。坨甸两者所占相对面积为3∶1,生产发展和人类生活受到直接威胁。为防止沙化、草场退化和土壤盐化,采取了草场封育,翻耕补播、人工种草、引洪淤灌、防止过牧及营造防护林等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