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腹地的鄂伦春族有什么信仰?

如题所述

鄂伦春族人世代生活在大小兴安岭,山高谷深,溪流相涧。在兴安深林中,满生着落叶松、白桦、红松、杨等耐寒树种,林有珍禽异兽,河载多种鱼虾。冬日的兴安寒风冷冽,严寒白雪并未消融族人的意志,勇敢的鄂伦春人依托着这大自然的馈赠,靠着枪杆子一年四季逐鹿追狍,游猎于腹背深山的原始丛林间。

信奉萨满,是鄂伦春族的信仰,他们认为万物皆有灵,认为自然界之山川树木、雷电风雨、星辰日月均有神灵所在。当出门打猎之时每遇古树、高山、洞崖都会以山神供奉,这是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也是母系氏族社会保留下的风俗文化。

在记录片《最后的山神》中,记录了中国鄂伦春族最后一个萨满——62岁的孟金福与其妻子的故事。其雕刻山神像,跪拜山神萨满时的认真,体现了少数民族最淳原始的信仰与虔诚。人类当像万物,遵循自然界“静默神圣”之法则,山野万物,在自由契约的约束下,同生同存。

萨满歌舞仪式的祈祷与祝福表达了鄂伦春对山神的敬仰,这个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民族,在定居回归之后正逐渐被汉化。我们不知道最后的山神会不会消失不见,会不会留下这份属于原始古老的传承,但我们放眼看去,那山依旧是山,这湖光山岭,清风抚绿,落叶归根,世世代代持有的初心,终究不减。

自然生态赋予着鄂伦春人卸去一身世俗脂粉气的纯粹,踏遍山岭看山望云,观水走岩,纵横田野,驰骋在深山密林中的自由,是其不变的追求,纵使现代文明与原始文化相互冲撞,但对生活、对自然最初的热爱与尊重都记刻在了这片兴安深处。

值得一提的是,鄂伦春民族博物馆也是根据鄂伦春人自古祭拜北斗七星的信仰,建成北斗七星状。鄂伦春人祭天地、祭山河、祭星月,无论是被人称为森林猎神还是兴安骄子,萨满信仰无处不体现在这个拥有古老历史的民族之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