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人中为什么要分黑彝和白彝?

如题所述

在彝族社会中,黑彝和白彝是两个历史上的次族群划分。在1956年中国政府进行凉山地区的民主改革之前,受土司管辖的彝族被称为白彝,而非土司管辖区的则被称为黑彝。
彝族社会内部传统上分为五个等级:兹、诺、曲诺、阿加和嘎西。其中,诺等级被称为黑彝,曲诺等级被称为白彝,阿加等级被称为安家娃子,嘎西等级被称为锅庄娃子。
至于服饰,现在大理地区的彝族大多穿着黑色服装,因此白族也常称他们为“黑族”。而在凉山地区,黑彝和白彝的划分是基于血统,而非经济地位。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地区和方言的差异,彝族形成了多个支系,各有不同的他称和自称。主要的他称包括“夷”、“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而主要的彝族自称中,云南昭通、武定、禄劝、弥勒、石屏,以及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纳苏”、“聂苏”,这部分彝族约占总人口的1/2。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及开远、文山、马关一带的彝族自称“密撒(泼)”、“腊苏(泼)”、“濮拉泼”、“尼濮”等。贵州的彝族自称“糯苏”、“纳”、扒歼“诺”、“聂”等。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按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决定以“彝”作为统一民族名称,以纪念彝族文化中的重要象征——鼎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