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院校代码四位数

如题所述

西安工程大学代码是10709,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漏携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西安工程大学简介仔搜冲:


西安工程大学(Xi’anPolytechnicUniversity)简称“西工程”,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念歼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首批“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高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截至2021年8月,学校金花、临潼两校区占地108万平方米;各类在校学生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7000余人、硕士研究生3300余人,截至2021年8月,学校设有15个教学单位,开办61个本科专业。


历史沿革


西安工程大学的前身为1912年创办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后历经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纺织系、西北联合大学纺织系、西北工学院纺织系等发展阶段,1959年开始招收纺织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1978年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原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归地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同意,学校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8月,西安工程大学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及资源共享课程3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2月,西安工程大学有联合培养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个。陕西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1个。


学术科研


截至2016年4月,西安工程大学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国家级和省部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7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创新创业基地1个。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出版教材740余部,获得省、部级奖励教材30部。承担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91项;承担国家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新项目7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62项,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录2400余篇。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西安工程大学有教师1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10余人,二、三级教授39人,正副教授49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2人,陕西省“三五人才”3人,陕西省“百人计划”17人,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3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5人,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2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3人,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3人,陕西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青年科技标兵、青年科技新星、高校“巾帼建功”标兵、陕西青年五四奖章等30余人;省级教学团队19个。


合作交流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西安工程大学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近年来,教师出国进修、交流300多人次,邀请国(境)外专家学者到校任教、讲学、访问900多人次,主办或承办“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


学术资源


截至2020年底,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累计量达1278万余册(件),其中纸质文献188万余册,电子期刊1.9万种,购买全文库、索引库、多媒体资源库、发现系统、事实案例库等各类数据库29个。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始终围绕纺织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等重点特色学科,同时兼顾理、工、管、文、法多门类学科。


特色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动画、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服装与服饰设计、应用物理、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机械设计与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