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奥会将实现“水冰转换”,中国人是如何实现这一难题的?_百度...

如题所述

1.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著名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将被改造成适用于冰壶比赛的“冰场馆”。这一创新技术被称为“水冰转换”。
2. 所谓的“水冰转换”,并非简单地将泳池中的水降温冻结,而是通过一系列场馆改造工程,将游泳场馆转变为冰壶比赛场馆。
3. 水立方作为室内游泳馆,其设计严格遵循了室内游泳池的温度和湿度标准。一般来说,室内游泳池的设计温度介于26至28摄氏度之间,而冷水池的设计温度则不应超过16摄氏度。
4. 水立方作为能够承办国际赛事的国家级游泳馆,其内部的恒温系统、湿度控制系统以及照明设施等,都是为了确保游泳馆内的环境符合国际标准。
5. 然而,冰壶比赛所需的场馆环境与游泳馆大相径庭,冰壶比赛场地需要保持较低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因此,实现“水冰转换”的关键在于创造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条件。
6. 根据国家游泳中心负责人杨奇勇的介绍,为了服务2022年冬奥会,水立方在申办阶段就提出了改造计划。泳池中的水将被排空,然后搭建可拆卸的钢结构,再覆盖混凝土板,并辅以保温层、防水层和制冰管道,以确保场地满足比赛要求。
7. 据报道,制冰管道的铺设已经完成,而完成一次完整的“水冰转换”大约需要三周时间。这一过程是复杂的工程系统,涉及多方面的设计和改造。
8. 改造水立方为冰立方,为冬奥会提供服务,是离不开工程人员辛勤工作的。他们凭借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以及协调合作,成功解决了“水冰转换”这一难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