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

如题所述

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具体规定如下: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3、不满12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具体规定如下:
1、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被胁迫、诱骗参与犯罪,被教唆犯罪,或者属于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情节一般的,可以免除处罚或者不认为是犯罪。
2、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使用语言威胁或者使用轻微暴力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的不认定为犯罪;
3、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盗窃财物,数额刚达到或者略过“数额巨大”标准,而其他情节轻微,又系初犯或者偶犯的;盗窃近亲属的财物,其亲属不要求对被告人定罪处罚的不认定为犯罪;
4、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定为犯罪。
5、未成年人在年满14岁以前和已满14岁不满16岁期间都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应当对其已满14岁不满16岁期间实施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而不应将年满14岁以前实施的行为作为犯罪一并追究。
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刑罚应当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1、对于未成年罪犯,不应单独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刑。
2、对未成年罪犯依法从轻处罚,应当在法定刑范围内判处相对较轻的刑种或者相对较短的刑期;依法减轻处罚,应当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
3、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罪犯,犯罪后有悔罪表现,家庭有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能够落实,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应当适用缓刑。
4、未成年罪犯中的初犯、偶犯,如果罪行较轻,悔罪表现好的,属于预备犯、中止犯、防卫过当、避险过当、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以及犯罪后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对免予刑事处分的,可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建议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5、未成年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予以减刑;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未成年罪犯,认罪悔罪,并有真诚悔罪的实际行动,也可予以减刑,同时相应地缩减缓刑考验期。
未成年罪犯可适用的刑种:
1、管制
管制,是五个主刑中最轻的刑种,根据管制的特点,对未成年人适用管制,有利干使未成年人继续正常生活学习,感到社会与家庭的温暖,从而更利于对其的改造。
2、拘役
拘役刑期较短,适用于罪刑较轻但需关押的罪犯,对未成年人适用拘役,是一种相对比较好的选择。
3、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的幅度较大,适用广。对于有期徒刑,应注意与成年罪犯分开关押,以防止交叉感染,而使未成年人的思想受到腐蚀。
4、罚金
对干罚金的适用,我个人认为应区别对待,对干已满十六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可以适用罚金刑。而对于其他未成年人,因其尚处于父母照顾,无个人财产,可不适用罚金刑。
综上所述,如果未成年人符合封存的条件,那么其犯罪记录即会一直封存,不影响成年后的生活。但是,若是有法定不予以封存的情况,还是会被公开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