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果实变成“麻子脸”,柑橘黑点病该如何防治呢?

如题所述

柑橘黑点病是发生最普遍、危害比较严重的柑橘病害,又称沙皮病、树脂病,该病对果实的外观品质影响非常大,严重降低果实颜值。目前在我国柑橘产区发生越来越严重,其中以江西、湖南、湖北尤为突出。


正常果实


发病果实

一、发病规律及病症

柑橘黑点病,是一种针对柑橘发作的真菌型病害,分为黑斑型和黑星型两种。柑橘自坐果后至8月下旬均感病,6月初至7月中旬病情增长最快,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和枝条。

果实染病后

幼果染病后,表面产生无数的褐色、黑褐色散生或成片的小黑点,黑点及周围组织隆起,像黏附着许多细砂。严重时,病斑聚集成泥块状,病斑上会出现裂痕。果实后期染病时,仍会出现小黑点,但黑点和周围组织不凸起,且黑点较小。



叶片染病后

叶片的正反面均会染病,病状为分散或密集的小黑点,黑点分布密集的叶片组织容易黄化、脱落。幼嫩的枝条也会染病,有小黑点,同时出现流胶或干枯等症状,新枯枝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是黑点病再度侵染的源头。

二、病原侵染及传播

病菌在柑橘枯枝上繁殖,形成性孢子和子囊孢子。如果枯枝未修剪或将枝条直接丢弃在园中,会成为黑点病的主要侵染源,枝条直径越大产生的孢子越多。生理落果后的果柄也会成为侵染源,一般生理落果严重的果园黑点病发病较重。

若修剪后的枝条未清除,将成为主要侵染源

降雨会诱发孢子的形成和传播,孢子借助雨水传播到健康的果实、叶片和枝条上,其中子囊孢子能够远距离飞散,子囊孢子的致病力比性孢子强。一般雨水多,尤其是春雨及梅雨季节,黑点病发病严重。

病菌侵染果实后,形成小黑点

三、发病原因

1、管理不当易发病。果园通风透光差,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病重,修剪、虫害形成的伤口未及时处理,病菌从伤口侵染,侵染后可深达木质部,并可以潜伏很长时间。果园排水系统不好,导致果园积水严重,根系生长受阻,导致树势弱,易感病。

2、施肥不当易发病。长期施用化肥,土壤缺少有机质,板结、盐渍化现象严重,根系生态恶化,树势弱,易感病。长期偏施氮肥,树体徒长,抗逆性差,易感病。

3、用药不当易发病。喷药不及时延误防治时间,导致病菌迅速蔓延;使用高压枪喷药对果面造成伤害,导致果实感染病菌;滥用化学药物刺激果实表面,导致易感病。

4、天气不好易发病。4-6月份如果出现连续的阴雨天,叶片的光合作用严重减弱,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不足,导致树势衰弱,易感病;连续阴雨果树出现大量的伤口,同时雨水有助于病菌传播,病菌从伤口侵入;早春出现低温天气,加重枝条流胶型或干枯型症状产生。

四、防治措施

1、清除枯枝。果园内枯枝是主要的侵染源,无论是病虫枝、机械损伤或人工修剪产生的枯枝都易寄生病菌,下雨后病菌孢子释放出来,随雨水传播,再度侵染。冬季和生长季及时剪除病枯枝,能够大大减少侵染源,减轻发病。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及时将剪下的病枯枝清出果园,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柑橘坐果后,5月上中旬开始,根据天气情况每隔20天喷药一次,连续3次,尤其注意梅雨季节喷药。药剂选择: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目前,我国已存在抗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柑橘黑点病菌菌株,但是比例不高,这类药剂可以继续在生产上推广,但需要与其他作用类型的杀菌剂轮换使用。

药剂防治

3、合理修剪。紧紧围绕“矮”和“稀”,大枝稀,小枝匀,株距至少30公分,行距至少50公分,保证通风透光。同时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清理出园外,集中烧毁。

合理修剪

4、施有机肥。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各施用50%,根据树体需肥规律平衡施肥,年均亩施入有机肥2000—2500公斤。有机肥的施用可提高树势,增强树体抗病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1
对于黑点病的防治应以农业措施为先,再加上药剂防控。健壮树势,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冬季清园,减少枯枝等病原可以减少发病。
第2个回答  2021-02-21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一定要检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然后需要定期喷洒农药,而且要及时修剪这些枯枝,同时也要避免雨水的侵蚀。
第3个回答  2021-02-21
冬季修剪剪除病枝叶,清除地面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并喷0.8~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可减少病菌的侵染来源。座果后,在5月中旬下旬喷第一次药,以后视天气情况每隔20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3次。当入秋气温下降,大约8月下旬和9月中旬再喷2次。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