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财富多少由什么决定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有钱人,那你有没有想过她为什么要那么多的钱了,是什么给他带来了那么多的财富?

  一个大家可能都听过的故事,1929年,一个给洛克菲勒搽皮鞋的小男孩给洛克菲勒推荐了一只正在赚钱的股票,而洛克菲勒却在回去后抛售了这只当时大为赚钱的股票,而不久只后金融风暴血洗资本市场。但因为成功及时避险,洛克菲勒没有受到任何受损。这是一次很成功的商业投资,可你知道吗?在抛售股票的时候洛克菲勒遭到了公司高管和朋友的反对和嘲讽,而洛克菲勒却顶着压力,嘲讽,反对将其抛售。那么是什么让洛克菲勒要坚定的抛售了,这就取决于他对当时金融市场的认知程度,一个路边搽皮鞋小男孩都知道这只股票可以赚钱,那还怎么炒股了,人人皆认为会赚钱的股票他肯定会跌这是金融公司的定律,而洛克菲勒正是凭借自己的对金融股票市场这一定律的认知成功避险。在这一故事中,可以成功避险的原因是他对金融股票市场认知达到了很高的一个层次,而这一很高的认知使他在这一领域里可以成功避开很多风险并获得很大的财富。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农民伯伯他的一生从事的都是农业种植工作,所以他的收入也只来源于农业种植,很微薄也很辛苦。那么为什么他们不去从事别的工作了,其实不是他们不想,只是他们在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会做的只有农业种植或者比价低廉单一的收入渠道。这完全说明他的收入是基于他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很浅薄,同样我们会发现2010年——2015之前的大学里很多的同学开始了做微商,那么就出现了一种情况,平常同学的生活费可能就完全来自父母,收入也就完全只有这一渠道,而做微商的同学他就得生活收入就多了一条渠道,就是来自父母和做微商。那么显而易见他的生活费就比平常多了一条渠道。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来,就是因为你对大学生活的认知就是三点一线,教学楼,食堂,寝室,空闲之余就是打游戏,娱乐等单纯的生活状态。而你同学对大学生活的认知就是可以在空心之余做微商赚钱。这是不同人在对大学生活认知不同所产生的差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014年——2019年的时候微商圈已经不是很赚钱了,但是就在现在还是有人去做,在微商他们可能也会赚到一些钱。可对社会发展认知很高的人却不在微商行业,转而进入这一时期更为暴利的虚拟货币圈。我们现在经常会开玩笑的说道,“你不要说早知道这样就好了,早知道我也做这个了,等等早知道什么的换,那我要是早知道就多买点比特币了”其实这就是我们对社会的认知度很局限,只能按部就班的处于当下的生活环境。而这种对社会认知度的局限让你的收入永远无法扩大到你最理想中的样子。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想钱多了就代表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就越深。首先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不是!永远不变的是认知程度决定了财富的多少,而不是财富的多少决定社会的认知程度,这个先后顺序一定是社会认知程度在前,而不是财富在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了,我们继续看。

郑六三的事情或许有些网友知道,当然不知道也可以去查一下,做为香港曾经顶级富豪的儿子最后流落街头乞讨,他本是家财万贯,但因为从小的少爷做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懒学懒做,不断挥霍(还挺押韵唉)最终将父母留下的5000万港币(约合当时人民币55亿)。可以想象一下,那个万元户的年代,有55个万元户的资产是有多富有,可懒学懒做,不断挥霍的生活让他对社会的认知几乎为零,而最终的乞讨。被收割到流落街头乞讨的结果,刚好和他好吃懒做,不断挥霍的社会认知程度完美相匹配了。更加说明了认知程度在前,决定财富在后,认知程度越深,财富越多,认知程度越浅,财富就会变的越少。

同理,很多大公司对社会的认知程度远高于小公司,所以他的收入来源就远高于其它公司,财富的积累就越发庞大,正如很多人对腾讯和华为的了解那样一个是做游戏另一个是手机。其实很多人对这两家公司的认知程度就是这些,却不知道,游戏和手机业务并不是这两家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19腾讯游戏的收入占比为30%,可社交网络和网络广告两个板块加起来的占比高达41%,现在的腾讯已经慢慢在摆脱单纯依靠游戏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发展趋势了。而华为在2017年手机业务占比为31.9%。这还包括手机业务的拓展业务。

    人的一生都是在为认知程度买单,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上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社会的认知程度的一种变现,我们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对这社会认知的缺陷,我们永远都赚不到认知范围外的钱,10年的微商,15年左右的虚拟货币。除非你靠运气,但靠运气所赚的钱往往靠认知亏掉,上文的富二代。这个社会其实有一点他是很公平的当你的认知程度远高于他人和社会平均水平,你就可以用一百种方法去收割他人和社会的财富,当然,当你的财富远低于你的财富的时候,社会将有一百种方法去收割你的财富,只到你的认知程度和你的财富相匹配为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