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腹产奶还没有涨可以用吸奶器吗

如题所述

●新手妈妈一定要做到“三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生产后一小时内就给宝宝“开饭”。
●宝宝吸吮的第一口,吃到嘴里的是乳头上的各类益生菌,这是宝宝的第一针疫苗。
●初乳是产后三至四天乳房泌出的金黄色的液体,直至产后两周,逐渐被奶白色的成熟乳替代。黄金般珍贵的初乳富含热量、活性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及其他有益成分。初乳的计量单位是“滴”。虽然大部分妈妈生产后通常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初乳的存在,但宝宝却能吃到。
●新生儿第一天的胃容量仅为5毫升~7毫升,到第三天也只有22毫升~27毫升左右,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妈妈生产后头几天感觉不到涨奶的原因,因为新生儿只需要那么多,所以妈妈也只分泌那么多。
●母乳的最高原则是按需亲喂,你不需要计算哺乳频次,就象不需要记住你亲吻宝宝的次数。新生儿每天吸吮8次~12次甚至更多,是非常正常且有益的事情。
●拒绝奶瓶。健康的婴儿不需要母乳以外的任何东西,比如葡萄糖水、白开水、配方奶以及各种民间偏方。它们除了抢占宝宝有限的胃容量,还会留下过敏等健康隐患,使用奶瓶容易令宝宝抗拒亲喂,给母乳喂养增加困难。
●哺乳姿势要正确。将宝宝整个身体与妈妈面对面,脸对着乳房,保证妈妈和宝宝的姿势都很舒服,用乳头逗引宝宝下唇,尽力鼓励他张大嘴,方便将乳头送入宝宝嘴中。宝宝下颌应紧贴乳房,鼻尖轻触乳房,舌头垫在乳晕下方,嘴唇呈外翻形状。
误解2、奶量不够!×
再没有什么比说“奶不够”更打击新手妈妈的了。是真的奶不够,还是“被没奶”?
事实是:先来看看各种奶不够的“理由”吧。频繁吃奶、频繁夜醒、经常哭闹、几天一次大便、吃奶不松口、不涨奶、不溢乳、大量溢乳、乳房太小、自己的长辈没奶……
缺乏经验的新手妈妈很容易被这些现象误导,小宝宝的所有表现均被解释为“奶不够”,很快就败下阵来。
判断新生宝宝是否吃饱了,真是太简单了!数尿量:每天尿湿4片~6片纸尿裤,或者6片~8片尿布;同时,6个月内,每月平均增长500克~1000克(请注意,我们用的是“平均”而不是“至少”)如果,新妈妈能够得到这些数据,恭喜,这充分说明宝宝得到了充足的母乳。。
“被没奶”的妈妈们常常苦恼,强迫自己大吃大喝,各种催奶中药和偏方试了又试,但还是觉得奶不够。其实,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是按需亲喂,宝宝早吸吮、多吸吮,才能促进乳汁分泌。
Q:宝宝每次吃完母乳,还能喝下好几十毫升的奶粉,而且吃母乳很多时候不能吃完就睡,吃奶粉就能倒头就睡,还睡得时间长,这是为什么?
A:成年人吃完饭,不也能吃点水果吗?宝宝吃饱后仍然会有吸吮需求,人工喂养的宝宝在吃饱后,为了满足吸吮需求,还是常常哭闹,做出想吃的动作。但这额外的几十毫升的奶粉对宝宝毫无益处,宝宝却会因为过饱而久睡。母乳亲喂充分满足宝宝的吸吮需求,却不刺激泌乳,不会引起过度喂养,因此,宝宝才会困了就睡,不困就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