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调压站面积

如题所述

您现在看到了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609平方千米,几乎有新加坡那么大。 这个项目投资约100亿美元,将在未来十年内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场和储能站。它不仅可以为世界提供大量电能,还能向电网输送能量。同时,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青海塔拉滩光伏电站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曾为沙化土地面积98.5%的半沙化草地,它不仅荒芜,而且严重危及周边黄河生态区。 由于气候干旱、草场退化等原因,牧民们只能以放牧为主,靠天然食物维持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地群众利用太阳能进行养殖,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牧民收入不断增加。 然而,随着青海省光伏产业开始大力度推进,这里牧业可以持续发展,生态正在逐步恢复,甚至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青海省共和县地处柴达木盆地南端,不但平均海拔近3000米,而且氧气含量严重缺乏,仅占平原地区的64%.这里塔拉滩雨量仍然十分稀少,降水量甚至无法满足灌木丛每天生长的需要。
所以,10多年前,这里可谓寸草不生,浩瀚戈壁与飘飞的沙尘便是这里最为普遍的情景。 如今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加强,这里的生态环境逐渐好转了。但是由于土地沙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所以沙尘暴还是时常发生。 而且这里的牧民为了糊口,还不得不搬到另一个地方,给牛和羊挑选草木比较繁茂的地方。
然而塔拉滩的高度还意味着更接近太阳和更充足的日常。 所以在这样一个阳光非常充沛的季节里,塔拉滩会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和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好与温暖。当然,这只是一种错觉。塔拉滩位于青海东部高原。 青海省内大部分地区年均日照约为1600小时,塔拉滩更甚,但在光伏发电领域却有独特优势。
所以2012年时,中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就在塔拉滩动工兴建,由原来77.9平方公里建成至今,总占地面积已达609.6平方公里。 这个国家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面积很大。它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叫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另一部分叫青海省境内,还有很多地区被称为“世界屋嵴”——青藏高原。 与新加坡国土面积相当。 这也是青海塔拉滩光伏发电站成为中国最大光伏发电基地的原因。
在青海省塔拉滩光伏发电站,一排太阳能光伏组件排列成同心圆,如向日葵般追逐着阳光,不仅替代了裸露的沙石地面,而且起到了阻挡和降低此处风速的作用。 “这是因为阳光直射到电池板上产生大量热量,使其温度升高,然后通过吸热器来吸收和传递热量。”青海省气象局研究员王建明介绍说。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 而且光伏板阴影部分也能降低水分蒸发量,降幅甚至达到30%。
另外,光伏板需定期清洁的特点也会加大浇灌量,因清洁时渗出的水分会像定期对此处的植物进行灌溉。 但是如果不及时清理,这些水分会在地面形成一层水膜,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我们必须经常进行灌溉。但由于天气原因,不能每天灌溉。 于是,塔拉滩的草长得很慢,草势也越来越大,加之根据此地的土壤和光照情况种植雪菊和透骨草等高原生态型作物,整个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另外,因为草势真的是长得太好了,高度影响光伏发电,在冬天天干物燥,有很多干草也有火灾隐患。 如果再不对草原进行适当地保护和利用的话,那么草场可能会因为过度放牧而变得荒芜不堪。因此,如何使草场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因此塔拉滩光伏发电站公园里的公司想了个解决办法,就是号召附近牧民到光伏发电站公园里养"光伏羊"。
这不仅可以起到除草、消除火灾隐患等效果,而且可以节省除草费用与成本,使附近牧民不需要搬迁到其他地方,通过饲养“光伏羊”增加经济收入。 “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养殖‘光伏羊舍’,每天早上7点起床,晚上10点多睡觉。 牧民放了羊之后,基本不用多操心了,毕竟公园里草量草质那是无语了,里面的羊很容易长的膘肥体壮的,当然也会受到市场的欢迎,想要不卖一个好价都难。
另外,牧民也能通过帮助公园定期清洁光伏板、电池组件等方式进一步增加收入。
如今青海省内光伏产业年均发电量达到8000万度以上,这些清洁能源供应除满足省内消费之外,还可输送至江苏和河南,并带动公益扶贫就业岗位近120万个,助力当地贫困村经济集体进一步壮大。
而且从高空看现在塔拉滩光伏园区内,一排整齐的太阳能光伏组件间都是茂盛的牧草,成群的绵羊悠闲地在里面来来回回,场景很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21
您现在看到了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609平方千米,几乎有新加坡那么大。 这个项目投资约100亿美元,将在未来十年内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场和储能站。它不仅可以为世界提供大量电能,还能向电网输送能量。同时,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青海塔拉滩光伏电站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曾为沙化土地面积98.5%的半沙化草地,它不仅荒芜,而且严重危及周边黄河生态区。 由于气候干旱、草场退化等原因,牧民们只能以放牧为主,靠天然食物维持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地群众利用太阳能进行养殖,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牧民收入不断增加。 然而,随着青海省光伏产业开始大力度推进,这里牧业可以持续发展,生态正在逐步恢复,甚至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青海省共和县地处柴达木盆地南端,不但平均海拔近3000米,而且氧气含量严重缺乏,仅占平原地区的64%.这里塔拉滩雨量仍然十分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