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成就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你们有没有和我一样,家里有刚上小学的孩子,每天晚上为了写作业的事情,脾气暴躁,血压上升的?

我相信每个做妈妈的,都是希望自己能和孩子心平气和地交流,能够像朋友一样相处,大声吼叫,无休止的催促并非我们的本意,但是现实摆在面前时,那个火不由自主地就蹿上来了。

我的脾气也挺急的,以前也总为孩子的无所谓,不上进状态大声吼叫,经常把自己气得半死,把孩子训得眼泪汪汪,但是我内心知道,这样的做法收效甚微,而且也怕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就有意识地关注一些育儿的视频和文章,用别人分享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来正确地引导孩子。

昨天晚上,当我回家后,看到孩子在自己房间做作业,我回来后,她说还有一项(作业是我前一天就布置好的),然后她也没有急于出来参与妈妈和妹妹的活动,一直等作业写完才来找我,后来我还看到,她把三本作业翻开放得整整齐齐给我检查,我突然觉得女儿长大了,心里真的挺安慰的,不得不说,试的方法还是有效果的。所以想跟大家分享,大家一起进步。

我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放平心态,转变观念。在抖音北大花花老师那里我知道了,小学到初中,孩子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大概有140万个,小处高三个阶段知识的分布比例为1:3:30,也就是说小学长达6年的时间里,学的知识点却不到3%,为什么这么设计呢?因为整个小学阶段是用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它决定了孩子在初高中学习的后劲,而成绩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副产品而已。所以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盯着孩子做了多少练习,试卷做对了多少题,而是要把重点放在养成良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受益一生,我自己的感触是一年级上学期我们可以陪读,因为识字量不够,有些需要我们帮助读题,到了下学期,家长就可以适当放手了,学习不能有依赖性,让孩子自己去完成,有不会的可以先空在那里,这样中途思路不会被打断,而且有助于他养成考试时先做会的,然后再做不会的,提高效率。

而像收拾书包,准备明天要用的课本物品这样的习惯,我是一开始就不插手了,不帮忙,让她自己去做,也不检查,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去做,自己负责。

第二、制定计划。双减之后,孩子回家基本是没有作业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放任,每天还是要适当练习的,不在乎做多少,但是一定要有这个意识,不然回家就是无所事事,而且要及时复盘,我现在的做法就是,前一天晚上会用小便签条写上第二天回来她要做的作业,比方说“语文复习当天学习课文的字词”(我回家会听写),“数学练习册某页做1到8题”,“阅读理解做1篇”,“数学计算练习做1页”等等,语文和数学,各任选一个吧,反正时间差不多控制在最多1个小时,太多了孩子也累的,会有厌烦情绪,这与我们的初衷就相违背了。

告诉孩子做完一项,就把小便签条撕下扔了,这样对于自己也有种成就感,离目标完成越来越近了。

第三、适当奖励,合理安排。最开始,我的要求是平时不给电视看,周末可以看,但是孩子心心念念想看,想想自己童年时期也是偷着看,而且她时不时跟我抱怨,回家没有放松。后来我就是回家给她看看电视或者玩一玩,后来再学习,这样的时间安排,我发现,就是很难把她收回来,她总是玩得意犹未尽,学习时积极性很不高,而且学习的时间点不能固定,就导致要么学习晚了,影响后面安排,要么就是学的时间太短,完不成计划。

我们都知道,要把重要的事情先做完。所以再后来,我就跟她沟通,回家先不玩,把学习任务先完成,中途自己可以适当休息5分钟,全部完成之后,就可以放松,看会电视或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的安排,实践下来,我才觉得比较合理,有可以放松的激励,她自己不那么排斥学习任务,也会积极去完成。

周末我采取的也差不多,就是时间不那么固定,也会把要完成什么列下来,然后让她自己决定什么时间完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我会适当提醒吧。

大致就是这样的一些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育儿的道路确实不容易,时代在前进,教育孩子也要跟上时代,而且要不断学习提升,我相信只要我们有这个意识,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