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水瓶保温的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标准的暖水壶容量一般是2升(也就是2000毫升)。

暖水壶分为大小两种,小水瓶大概有两升左右,大水瓶有四升左右,暖壶正是利用热量的散发分为传导、对流、和辐射这三者的原理。暖壶的瓶塞是用软木做的,而软木不易导热,尽量防止了传导的发生

暖壶中间是真空,尽量防止空气对流的发生;还有暖壶的瓶胆镀成银白色,可以使热量反射到瓶内而不辐射出去。

保温原理:

热水瓶的功能是保持瓶内热水的温度,断绝瓶内与瓶 外的热交换,使瓶内的“热”出 不去,瓶外的“冷”进不来。如果在热水瓶里放上冰棍儿,外面的“热”同样不容易跑 到瓶子里,冰棍也不容 易化。

所以把热水瓶叫做保温瓶是科学的,因为它既 能保“热”,也能保“冷”。 热水瓶能够保温,是由热水瓶胆的构造特征所决定的。原来,热水瓶胆由两层薄的玻璃外壳组成,两层外壳之间抽去空气,并在瓶胆一侧镀上一层薄薄的银。

热水瓶胆有一个比它“身体”部分细得多的瓶口,瓶口上可以塞上软木塞。正是这样的构造使热水瓶成了“心肠热,外表冷”的保温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4
在我们一般人的印象中,暖水瓶的作用就是"保存热量"。如果用准确的说法,他的作用其实是减小换热,将热恋损失降到最小。那么如何做到减少热量损失呢?这就要从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说起。
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
在我们的生活中。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分别是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固体中的传热主要以热传导为主。热传导是由于固体温度不同而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物体的温度差越大,传热面积越大,热导率越大,厚度越薄,那么传递的热量越多。
热导率是单位温度梯度、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下传递热量的大小。它是反应固体传递热量能力的物理量。热导率越大,传热能力越大。在生活中,银、铜、铝、铁等金属的热导率比较大,而软木,泥土,石棉,泡沫等材料的热导率比较小。热导率小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保温层。同样,由于材料越厚,热流量越小,也就是保温效果越好。所以冰箱等有着厚厚的外壁就是这个道理。

对流换热是由于流动而发生换热的物理现象。流体掠过固体表面时会把固体的热量带着。换热量
和导热一样,面积越大,温差越大,换热量就越大。H是对流换热系数,它越大,换热量也越大。一般来说,速度越高的流体换热效果越好。导热和对流换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物质作为媒介,这一点就是保温杯利用的一个重要原理。
辐射换热是由于分子热运动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热辐射和光一样,本质都是电磁波。一个表面每秒辐射的热量遵守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
辐射换热的大小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与表面积成正比。此外,热辐射能量的大小还与表面的发射率有关发射率高的材料,辐射出的热量较多,吸收的热量也较多。一般来说,金属的发射率较低,这意味这金属的辐射热量和吸收热量也较低。这也是暖水瓶应用的原理之一。

暖水瓶的结构
暖水瓶是杜瓦瓶的一种。杜瓦瓶是是苏格兰物理学家詹姆斯·杜瓦发明的一种保温装置。生活中的暖水瓶外壳起到保护,方便拿放,美观的作用。内部是一个具有量程结构的内胆,通常是由玻璃等材料做成的。内胆的夹层是抽成真空或者接近真空,只含少量空气的。同时内胆表面会镀上薄薄的一层银。瓶口用软木塞堵上。这就是一般暖水瓶的结构。现在让我们用刚刚的传热知识分析一下。

首先,将内胆夹层抽成真空或者低压,目的是减少导热和对流换热。前面我们说过,导热和对流换热是需要介质的,抽成真空了就没有了传递热量的介质了。在瓶口使用软木塞是为了降低导热。我们说过,软木的热导率很小,所以热损失也比较小。我们没见过哪个暖水瓶是用铁块当瓶塞的吧。削弱了热传导和热对流,我们还需要减少辐射换热,这就是内胆镀上一层银的原因。在金属中,银的发射率是很小的,这样在同样温度下,镀银的表面释放的热辐射很小。而且另一个表面也镀上银,这样第二个表面吸收的辐射少,反射的辐射多,从而降低了辐射热损失。

当然,由于价格不同,杜瓦瓶的具体结构也不同。比如便宜的保温杯,它的夹层可能不会抽成真空,内壁不会镀银,只是使用金属,瓶塞可能换成塑料。高级液氮瓶,除了抽真空,甚至还有多个夹层的结构。夹层越多,辐射换热量就越低,这就好像你在太阳下撑起了遮阳伞,一把还不够,还打了很多把!虽然具体结构略有不同,但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削弱了传热的三种基本传热方式。
以上就是暖水瓶的传热原理,虽然暖水瓶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但是如果仔细探究起来,还是有很多技术原理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