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怎么排出?吃什么药比较好?

如题所述

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的去除结石
,恢复输尿管管腔尿液引流通畅,缓解疼痛,控制尿路感染
,保护肾功能

目前,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有自行排石、药物排石、手术排石。
输尿管结石急性期如何治疗?
输尿管结石常有急性发病过程(肾绞痛),因此,治疗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及时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肾绞痛。可选择的急诊治疗措施包括解除输尿管痉挛、镇痛、药物排石治疗、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术等。
解痉药
可以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缓解痉挛,包括M型胆碱受体阻断剂,常用药物有硫酸阿托品
和654-2 ,黄体酮
可以抑制平滑肌的收缩,而对止痛和排石有一定的疗效。
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物
常用药物有双氯芬酸钠
(扶他林)和吲哚美辛
(消炎痛
)等,它们能够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降低痛觉神经末梢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具有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
阿片类镇痛药
为阿片受体激动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能缓解疼痛感,具有较强的镇痛和镇静作用。对首次发作的肾绞痛治疗,应该从非甾体抗炎药开始,如果疼痛持续,可换用其他药物。
吗啡
和其他阿片类药物,应该与阿托品
等解痉药一起联合使用。
外科治疗
当疼痛不能被药物缓解或结石直径大于6mm时,应考虑采取外科治疗措施。其中包括: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ESWL),将ESWL作急症处置的措施,通过碎石不但能控制肾绞痛,而且还可以迅速解除梗阻。
输尿管内放置支架,还可以配合ESWL治疗。
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经皮肾造瘘引流术,特别适用于结石梗阻合并严重感染的肾绞痛病例。
治疗过程中注意有无合并感染
,有无双侧梗阻或孤立肾梗阻造成的少尿,如果出现这些情况需要积极的外科治疗,以尽快解除梗阻。
输尿管结石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
多数小于5mm的输尿管结石可以自行排出。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2000ml以上,适当运动,观察1~2个月,判断结石是否能自然排出。
对于直径5~10mm的输尿管结石,可以采用观察自然排石及药物排石治疗作为初选的治疗。
输尿管结石有哪些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结石直径在5~10mm,表面光滑,停留时间少于2周,结石下方输尿管无梗阻,可通过药物进行排石治疗。特殊成分的结石,对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推荐采用排石疗法。
常用的药物有α-受体阻滞剂(药物排石的首选药物)、碱性枸橼酸盐以及中成药。单纯的药物治疗需要维持1个月。
口服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
):坦索罗辛是一种高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使输尿管下段平滑肌松弛,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
碱性枸橼酸盐:推荐用于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的溶石治疗。根据血、尿的尿酸
值调整药量,口服枸橼酸氢钾钠
以碱化尿液,需维持尿液pH值在6.5~6.8 。胱氨酸结石碱化尿液,需维持尿液pH值在7.0以上。
别嘌呤醇
:主要用于尿酸结石的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影像学监测,观察结石的排出情况,以及由于结石阻塞导致的肾积水
情况,如果出现持续的输尿管阻塞、排石无明显进展或出现疼痛加剧,则需要外科干预。
输尿管结石有哪些手术治疗?
由于大于10mm的输尿管结石自然排石率较低,因此,不推荐进行观察自然排石或药物排石治疗,通常需要采用外科干预治疗。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
(ESWL) 、输尿管镜碎石术(ureteroscopy , URS)、顺行经皮肾镜碎石术(antegrade percutaneous lithotripsy)、腹腔镜取石术(laparoscopic stone treatment)和开放手术(open surgery)。
体外冲击波碎石
是上段输尿管结石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案,指利用冲击波穿透组织,在结石部位聚焦,将结石击碎,使其自行排出的治疗方法。手术不需要麻醉
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如果结石长时间嵌顿于输尿管内,因输尿管结石引起输尿管壁炎症反应,造成输尿管内壁水肿增厚,管腔局部狭窄,管腔内壁炎性息肉形成,结石往往被管壁息肉
包裹,周围缺少一个有利于冲击波充分发挥作用的水环境,所以难以粉碎硬度大的结石,比如一水草酸钙、胱氨酸

输尿管结石长时间梗阻,可能造成梗阻部位以上尿路出现感染,如果感染未得到控制,体外冲击波碎石可能引起感染加重,引起脓毒血症
,严重时可能造成感染中毒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术后并发症
较大的输尿管结石,在体外碎石术后可能出现大量碎石碎片,在输尿管内堆积(石街)、肾绞痛、感染、冲击波导致的组织损伤等。
输尿管镜碎石术
是中段和下段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上段输尿管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无效时,可改用输尿管镜碎石。
手术方法
麻醉后,将输尿管镜经尿道和膀胱插入输尿管,寻找结石所在部位,应用体内碎石设备将结石充分粉碎,再应用内镜下抓钳或套石篮取出结石碎片。几乎可以处理所有的输尿管结石。
注意事项
输尿管镜手术是通过人体自然腔道进入输尿管内实施的一种微创手术
,由于输尿管内径仅为1~4mm,输尿管镜需要在极其微小的空间内完成探查、碎石、取石等操作,需要很高的手术技巧。
结石长时间梗阻于输尿管,引起输尿管壁炎症反应,造成输尿管内壁水肿增厚,管腔局部狭窄,管腔内壁炎性息肉形成,结石往往被管壁息肉包裹,上尿路梗阻后出现肾积水,可能造成输尿管走形迂曲、变形,这都给输尿管镜操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因此,输尿管镜碎石术,不能简单的认为是一种“小手术”,在手术中既要充分碎取结石,又要尽可能避免周围组织损伤,实际上是一种操作难度很大,需要高超手术技巧的微创手术。
并发症
输尿管狭窄
为主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0.6%~1%。结石长时间梗阻于输尿管,引起输尿管壁长期慢性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输尿管局部息肉形成、管壁缺血、纤维化等损害,即使手术成功去除了输尿管结石,病变的输尿管在手术后,仍可能出现僵硬、迂曲等表现,从而造成管腔狭窄,术后出现上尿路积水不缓解,甚至肾功能进一步下降。
术中术后其他并发症包括输尿管黏膜损伤,输尿管、肾盂穿孔,输尿管断裂、撕脱,术后输尿管狭窄等。输尿管结石长时间梗阻,可能造成梗阻部位以上尿路出现感染,如果感染未得到控制,术后由于感染加重可能引起尿脓毒症以及感染性休克

经皮肾镜取石术
适用于输尿管上段腰4平面以上、梗阻较重或长径>1.5cm的大结石;或因患肉包裹及输尿管迂曲、ESWL无效或输尿管置镜失败的输尿管结石。
手术方法为经尿道和膀胱,将导管插入至结石处,防止结石下移,注水协助结石定位,然后经皮肤刺入肾构建通道,送入输尿管镜,寻找肾盂输尿管连接处,使用碎石器击碎后取出结石。
术后并发症
经皮建立通道时,会损伤肾脏,需要在术前进行CT检查
或在术中使用超声
,明确脏器位置,避免误伤。
腹腔镜
及开放手术
开放性手术仅用在ESWL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失败的情况下。此外,开放手术还可应用于输尿管镜取石或ESWL存在着禁忌证的情况下。后腹腔镜下的输尿管切开取石,可以作为开放手术的另一种选择。
手术方法为经腹部或腰部做切口,在腹腔中找到有结石的输尿管,切开后直接取石。
术后并发症
由于输尿管切口不愈合,会导致尿从输尿管流入腹腔,引起腹痛。需要及时引流,清除腹腔中的尿液。此外,输尿管狭窄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需及时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12
关于“输尿管结石怎么排出”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一般需要根据结石大小来选择自然排出、药物排出或者手术治疗等方式。一般0.4cm以下的结石,可以通过多喝水增加尿量的方式自然排出。0.6cm以下的输尿管结石可以借助药物排出;0.6cm—0.8cm的结石,药物排出的概率会小一些,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尿石通丸,该药物在排石、溶石方面,有一定的效果。1cm以上的结石,或者结石不大但已经引起输尿管黏膜感染的,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了。别问我怎么这么清楚,问就是老患者一个。还有,我补充一下,我说的尿石通丸是处方药,自己在药店买不到,而且给不给你开这个药,需要医生根据病情来判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