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成立的?

如题所述

  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党的早期组织。这些组织当时叫法不一,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则称共产党小组或支部,由于它们性质相同,因此,后来统称它们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年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从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公开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了一批团员,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
  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纲领规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大会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李达负责宣传。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
  由于党的“一大”召开于7月,而在战争年代档案资料难寻,具体开幕日期无法查证,因此,1941年6月在党成立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发文正式规定,7月1日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8
我感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合格的岛,他是一个爱护人民,爱护祖国,他们的党,我们应该也来拥护,不应该只有他们,我们应该劝阻青少年再来去参加中国共产党当入党员,所以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成立的?这个回答我虽然不知道带我可以可以赞你的这个答案上找到这个答案,你说对不对?
第2个回答  2013-10-13
民国三年,上海。
第3个回答  2007-01-22
正确答案如下:
自鸦片战争爆发后的80余年间,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为寻求解救中国的良方而奋斗,但他们一次一次地失败了。然而失败并没有使他们旁徨和气馁,在从不间断的探索和寻求中,他们终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革命的知识分子通过创办刊物来宣传马克思主义。当时,除了北京的《新青年》、《每周评论》外,还有毛泽东在长沙主编的《湘江评论》和周恩来在天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年9月,《新青年》登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当时,全国各地还成立了许多研究新思想新学术的团体。李大钊在北京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毛泽东、蔡和森等在湖南组织的“新民学会”,周恩来在天津组织的“觉悟社”等,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都起了重要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逐步扩大了。
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运动继续发展。革命的知识分子顺应这一历史趋势,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共产党。
筹建共产党的工作,最早由陈独秀和李大钊分别在上海市北京同时进行。他们在理论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开始了同劳动界的接触。中国共产党的筹建,也得到了俄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1920年4月,维金斯基等俄共党员来到中国,分别在北京、上海会见了李大钊和陈独秀。在北京,维金斯基在李大钊的帮助下举行座谈、演讲,并与李大钊讨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李大钊表示赞同。7月19日,在有共产国际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上,陈独秀等坚决造成建立中国共产党。8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正式成立。
10月,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等组成了北京共产党小组。11月,成立党的北京支部。 在上海和北京的共产党组织带动下,武汉、济南、广州、长沙等地的党组织或支部先后在1920年底至1921年间建立。其中,董必武、陈潭秋、张国恩等于1920年秋成立了共产党武汉支部;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有王尽美、邓恩铭等;共产党广州支部是1921年2-3月间,由陈独秀、维金斯基到广州帮助谭平山、陈公博等建立的;长沙的建党工作由毛泽东、何叔衡等在新民学会中秘密进行,新民学会的核心实际上起了党的早期组织的作用。
与此同时,上海、北京党组织的一些成员分别到日本、法国留学,并在那里建立了共产党小组。在日本的是施存统、周佛海;在法国巴黎的除了张申府、陈公培、赵世炎之外,还吸收了周恩来等人参加。以上海发起组为中心的各地共产主义早期组织,为成立全国性的集中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他们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建党做思想准备;他们举办各类学校,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努力培养党的干部;他们把科学社会主义灌输到工人群众中去,致力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建立奠定阶级基础。
这样,正式成立全国性的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时机逐渐成熟了。 1921年7月23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选派的代表,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共产国际代表也参加了大会,马林等到会祝贺。陈独秀、李大钊因事未能赴会。
7月24日,各地代表向大会报告各自的工作情况,并交流经验。休会两天后,从7月26日开始,大会连续3天集中讨论了由李达、董必武、张国焘起草的党纲和党的工作计划。代表们在党的性质、纲领和组织原则等主要问题上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见。7月30日,会议刚开始不久,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说是找人走错了地方。会议立刻中断,代表们马上转移。就在代表们离去不久,一批法国巡捕包围并搜查了会场。事后,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画舫上继续进行。代表们讨论通过了党的纲领和关于党的工作的决议,讨论了《中国共产党宣言》,选举产生了由书记陈独秀、宣传主任李达、组织主任张国焘组成的中共中央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此诞生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文件,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党员必须接受组织领导,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指导;党内必须逐级建立严密的组织;党员必须忠诚、保密、严格遵守纪委党纲还规定,党员不得擅自做官,当议员。大会通过的党的工作的决议,把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并提出了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任务、方针、政策、方法和平共处标。这些纲领和决议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完全新型的,以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以后,中国无产阶级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有了指路的灯塔,艰巨曲折的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力量,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征程。从1921年底开始,中国共产党先后组织了汉口租界人力车夫、粤汉路武长段、安源路矿、长辛店铁路、山海关铁工厂、唐山制造厂、就绥路、正太路工人罢工。这些罢工和开封陇海铁路员工俱乐部领导的陇海路罢工、香港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领导的香港海员大罢工一起,汇合成了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第4个回答  2007-01-18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适应中国近代革命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1920年初,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建党的问题。在法国留学的蔡和森则明确提出应该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等地的先进知识分子,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在法国和日本留学的青年学生,也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为什么两者的时间不一致呢?为什么7月1日成了党的诞生纪念日呢?

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7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材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成果,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