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好学校

如题所述

理念、服务、法纪、智慧、人格、科研,在实践中用理念引领学校,用服务管理学校,用法纪规范学校,用智慧思考学校,用人格领导学校,用科研发展学校。1、用理念引领学校办学理念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思维结构,是办学者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它决定着办学者的教育行为、学校的办学方向。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不能仅停留在文化知识上,更重要的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为此,在新世纪初,该校在原有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人为本,重在发展,追求一流,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这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然。办学者要有现代的办学理念,就要求办学者要对学校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与反思,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用与时代同步的眼光反省学校的过去、审视学校的现状,憧憬学校的未来,确立具有现代特征的办学理念。办学者的现代办学理念不是追求时髦的,而是一种具体的、实在的、富有学校个性的。办学者的现代办学理念不是口号,而应是学校师生的共同追求与一致,认同并付诸行动的信念。办学者要把办学理念作为指导学校工作的核心,贯彻到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并内化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的行动。2、用服务管理学校教育是一项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事业。服务是办学者的职责,办学者在办学中要体现服务的功能,要有服务精神,把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责,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职工、服务于学校的发展。办学者要用服务管理学校,在服务教师方面,办学者不仅要服务教师专业发展,而且要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构建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睦的人际关系,创设一种与教职员工平等对话、彼此沟通的良性机制,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机制与激励机制。对学校的管理,办学者不仅要体现在服务教师上,而且要体现在服务学生上。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因此,为学生服务应成为办学者管理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学生发展服务,办学者要变学生适应学校教育为学校教育适应学生发展,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创设必要的条件,提供良好的环境。比如,改革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以往图书室的作息时间,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实验室、电教设备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需要;食堂管理以学生为本;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课程管理以满足学生兴趣、需要为目标,开齐上足国家课程,不断开发学校课程;学校环境布置、校园建设充分考虑适应学生、有利于学生发展等等。用服务管理,还要体现在为学校发展服务。办学者要善于挖掘社会有效资源,构建促进学校发展的服务系统,引导社区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定定期举办学校发展成果发布会(展示会)、教学开放周、艺术节、运动会,并邀请家长参加;创办学校简讯,加大宣传学校发展的力度等。用服务管理学校,不仅是体现在服务教职员工、服务学生、服务学校发展,同时还要服务自己。服务自己就是办学者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品质的修炼,创设一种有利于办学者及学校领导班子正确行使职权的监督机制,使办学者不失服务本质。3、用法纪规范学校办学者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对办学负有法律责任,同时办学是法律赋予办学者的职责,由此可见,办学者行使办学权力时应具有强烈的法制观念,依法办学,用法纪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首先办学者必须熟悉掌握国家有关法律规范,特别是教育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法律法规对学校方方面面的要求与规范。其次,办学者必须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纪。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尽完善的今天,办学者如何使学校这一圣洁的场所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办学者如何保持洁身自律,是对办学者的一项考验。金钱是有很强诱惑力,但学校的经费是姓“公”的,公变私就是犯罪;学校经费紧张是现实存在的,但违规收费是“高压线”,碰不得;学校办学离不开商业活动(如建设、物质采购等),但商业活动必须按照健康的规则与程序。再者,办学者要懂得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权益。比如学校的财产不受侵犯,保障教师参与业务学习进修的权利和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等。4、用智慧思考学校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我之所以讲办学者要用智慧思考学校,一是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在学校教育中我们是使受教育者,先成人或先成事;是给受教育者以知识技能,还是给受教育者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强调学生适应学校的教育,还是我们学校的教育为学生发展服务;是坚定不移地推进课程改革,还是对外谈课程改革,对内进行应试教育等等方面,作为办学者头脑要清晰,要善于分析把握关键性问题,方向性问题。二是课程改革的过程是学校文化重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办学者将面临着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的变革,原有的学校文化,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课堂教学方式、教材的使用、教学评价方式、师生评价方式、课程的执行办法都必须以新课程为导向,进行改革与创新,创建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管理制度,评价与考试制度、校本教研制度、课程开发与实施制度等。同时在强调“以人为本”的课程改革中,学校管理制度如何改革才能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在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时,教师要不要发展,怎样发展,同样需要办学者用心、用脑去思考。5、用人格领导学校人格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个人的道德品质;三是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有人曾经说过,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办学者就是一所好学校。我想作为办学者要从某种意义上成为学校的象征,“人格”至关重要。首先,作为办学者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师生、感染师生;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善于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要有博爱的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岗位、爱教师、爱学生。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形成一种弘扬正气的主流意识,才能带出良好的教风、学风,培养出良好的校风,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其次办学者要有宽阔的胸怀、健康的心态,以及亲和力和感召力。作为办学者,一校之长,面对着一个个生命体,如何把每个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办学者就要善于集思广益,虚心听取教职工的建议与意见,善于倾听师生员工的心声,理性地接受不同意见甚至是攻击性评论;要学会理解、宽容,善于为教师喝彩;要加强与教职工、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走出办公室,走进教职工中,走进食堂,走进学生中,了解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用自己的言行拉近与师生的距离。再者,办学者既要懂得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又要懂得维护教职工、学生的人格尊严,维护人格尊严的关键在于学会尊重,办学者要学会尊重教职工、尊重学生。我们强调民主管理,强调教师与学生平等,核心的内容是人格的尊重。因为从权力上、能力上、知识上学校成员是不可能平等的,唯有人格(作为人的资格)才是平等。6、用科研发展学校我们常说,学校是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而教育的使命是每一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潜力,教育是一项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社会活动。学生的才能与潜力的发展不能单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它需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的方法不是教师的随意性动作,它需要针对课程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的质量不是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它需要有科学的传授方法与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学校的发展不是凭办学者的个人意志和文化水平,它需要有科学的规划,有文化的力量,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学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因此,办学者要树立科研兴校的思想,用教育规律组织教育活动,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特别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至关重要。以校为本教研制度是立足于学校发展,研究学校、教师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在这方面,可以说我们是尝到了甜头了。我们强调办学者要成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办学者、教师应成为研究的主体,通过研究解决问题,促进发展,通过研究规划发展,提升学校品位。总之,我个人认为,办学者要办好学校,应该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依法纪办学,以智慧管人管事,用人格魅力影响人带好人,用科学的发展观研究学校、发展学校,提升学校品位。泗洪县归仁黄圩小学:毛克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