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硕士(全日制MPH)到底怎么样

如题所述

这个题目很大,我也不是什么教育专家,只能给大家分享一点我看到和想到的东西。随着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复试日期的临近,有不少师弟师妹已经到了北京;由于北大公卫今年招生形势更加严峻,科学学位招生名额越加缩水,而全日制mph的招生名额,从招生专业目录来看,却富余较多。那么,调剂去读全日制mph,到底该不该接受?先区分两个东西,一是全日制mph,一是在职mph,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体现在毕业后的证书上,全日制mph与学术型的研究生同样,是两证齐全,即毕业证和学位证都有,而在职mph只有一个证书;两者的培养模式也是大不相同,无论官方文件上是怎么阐述的,在职mph的培养较为宽松,无论是课程考试还是最后的毕业答辩,均可以认为是宽进宽出,而全日制mph的培养,就目前来看,至少在北大公卫学院,他们与学术型的研究生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有一个至少半年的专业实习,一般会安排去CDC、卫生部等对口单位实习,而毕业课题也会从实习单位的实践中形成,当然具体情况下也可以从自己导师处确定。在职mph和全日制mph的含金量孰高孰低,大家应该很清楚了。再说全日制mph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式大同小异,上面已经提到了;在毕业证和学位证上,尽管在三年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是分专业进行的,但是证书上目前来看,是没有专业体现的,统一为“公共卫生硕士”字样。还有就是大家普遍关心的就业问题,这两者在就业上有没有区别?这个现在很难给出答案,毕竟全日制mph是从2000年开始招生,第一批毕业生现在还在读研究生二年级。不过,从某些高校的两年制的全日制mph的就业情况来看,可能稍微会受影响,毕竟全日制mph是个新生事物,用人单位对于在职mph形成的思维定势可能会用到全日制mph身上,这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吧。这几天接触的师弟师妹,对于全日制mph表现出来的也是很抵触的情绪,“拼个鱼死网破,不读mph”,作为学生的我们都这么抵触,你让用人单位怎么能接受全日制mph?话又说回来,想要“拼个鱼死网破”是因为还有的拼,但是从大形势预测,全日制mph是主流的发展趋势,硕士研究生就应该以职业为导向,是应用型的人才,学术或者科研更应该是博士的事情,所以学术型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只会越来越少,再加上每年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推免研究生名额,终究会有一天,除了全日制mph,大家报无可报,拼无可拼。不讲大道理了,还是说说复试的事情,有师弟师妹感觉自己第一志愿不理想,但又想读研究生,那就调剂mph吧?但是请不要以为,mph就是想调剂就能调剂的,虽然今年mph招生名额富余出一部分,但第一志愿不理想的人会远远超出这个富余的数目,去年的情况就是如此,mph同样会是优中选优,精挑细选,所以,多做打算,早作打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