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尼尼曾创作过哪些出色著名的曲子?

最好是小提琴曲啊。。。
拜托啦。

帕格尼尼的一生不仅充满传奇,几乎是空前绝后的小提琴技艺,更为之添上了不少神话色彩;他所写的无伴奏小提琴作品二十四首随想曲,当年更被认为除帕格尼尼以外,无人能够演奏。
帕格尼尼创作二十四首随想曲时还未够二十岁,当时他已名满欧陆。他在舞台上神乎其技的演奏,充满浪漫热情和强烈精力的音乐,结合他那副带著魔幻神秘,瘦骨嶙峋的面容,有如魔鬼般的台风,使他在任何一个城市的音乐会门票,往往在一瞬间便被抢购一空,一票难求。他所到之处,都轰动一时,形成了一股席卷欧陆的帕格尼尼的狂飙。
帕格尼尼一方面周游各地演奏,一方面又不断创作不少采用他自己发明的众多奇绝崭新技法在内,以炫耀技巧的作品,供自己在音乐会上演奏,使技惊四座的效果,因为不断有新的技法出现而保持。
帕格尼尼的出现,为小提琴这件乐器赋予了非凡的生命力,小提琴的演奏,脱胎换骨,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带来追求超绝技巧的潮流;各种乐器的演奏家,都被刺激去寻求技巧的突破方法,李斯特便因为年幼时被帕格尼尼的超技演奏吸引,而要致力成为「钢琴的帕格尼尼」,由此钢琴在日后才因为李斯特此一志愿的实现,而成为能发挥绚烂色彩,光芒四射的乐器。
帕格尼尼出神入化的小提琴演奏技巧,亲眼目睹他演奏的人都难以置信,加上他那副有如魔鬼般的台上姿采,将他的演奏与魔鬼拉上关系的谣言便不断传扬。其中流传得最为广泛的,是指他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用以换取超凡的演奏绝技。
其实,其实帕格尼尼自己亦曾有意无意地传播一些谣言,用以将他的演奏神话。举例来说,他便曾说过这样子一个故事:他被囚在牢狱中时,小提琴上的弦,一条一条地断掉,最后只余下一条,就这样他便摸索到只用一条弦来演奏的窍门。
尽管帕格尼尼对人表示他的超绝技巧大部份是自学而来,事实上却是,他曾跟随过好几位小提琴教师。他的父亲,一位商店老板,便是他的启蒙老师。他很早便发现,他这位于1782年10月27日在热那亚出生的儿子,具有不寻常的音乐天份,帕格尼尼年仅四岁,便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提琴、结他、曼陀林;到九岁时,首次上台公开演奏普莱耶尔(PLEYEL)的协奏曲。
帕格尼尼在作曲方面,同样很有天份,十一岁便写成处女作品小提琴奏鸣曲(现已失传),但让他的作曲才华得以成熟发挥的,却和当时一位热爱音乐的贵族马卓斯内格罗(MARCHESE DI NEGRO),有很大关系。由于内格罗的协助,帕格尼尼得以通过内格罗安排的一系列音乐会,接触到广泛的听众;更重要的是,在内格罗的引荐下,帕格尼尼得以和当时一批著名音乐家结交,大大扩阔他对音乐历史和文学的认识,为他进军音乐创作世界,增添了重大的本钱。
帕格尼尼创作二十四首随想曲的灵感,便是因为他在内格罗的音乐图书馆中,第一次看到了平托·洛卡泰利(PIETRO LOCATELLE)的随想曲乐谱。洛卡泰利的二十四首随想曲写于1733年,但帕格尼尼所写的却完全很不一样,各段音乐创作,都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其中有好几段尤为著名,因而被冠上不同的标题,如第六首《神秘》(MYSTICAL)、第九首《打猎》(THE HUNT)、第十一首《浪漫曲及塔兰台拉舞曲》(ROMANCE AND TARANTELLA)、第十三首《魔鬼的狞笑》、第十四首《进行曲》(MARCH)、第二十首《牧歌》(PASTORALLE),第廿一首《小夜曲》(SERENADE)、第廿三首《军队》(MILITARY)。
帕格尼尼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从事音乐评论的著名作曲家舒曼,便认为他是当时意大利最优秀的作曲家。然而,帕格尼尼却惧怕他自己的超绝技能会被人掌握得到,不仅坚持练琴时不让任何人在场,以增加其个人的神秘色彩,更只将很少作品出版,他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亦是在面世三十年后,才以作品编号1出版,成为他在生时最早发表的作品;而此后直至他逝世的九年间,合共才再出版了四个编号的音乐,包括作品2和3的小提琴与结他奏鸣曲,作品4和5的小提琴、中提琴及大提琴四重奏。
帕格尼尼的廿四首随想曲,给和他同时代的作曲家带来不少创作灵感,著名的如布拉姆斯、舒曼、李斯特,都曾将部份乐曲改编为钢琴曲,和配上钢琴伴奏。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十四首,采用主题加变走形式写成,该曲的主题便曾引发不少作曲家的灵感,布拉姆斯便借用该主题写成《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拉赫曼尼洛夫则以之写成《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而李斯特则将第六首编为《帕格尼尼练习曲》的第一曲。
然而,对小提琴演奏家来说,这二十四首随想曲却是一个恶梦,当时的小提琴家都视之为畏途。该部作品中采用的二重泛音、双音奏法、左手拨奏、飞跃断奏等艰深技巧,甚至有魔鬼亦要退避三舍的说法。事实上,直到二十世纪的上半叶,虽然产生了不少伟大小提琴家,但却一直未有人公开演奏过帕格尼尼全部二十四首随想曲,更没有人敢将之全部录音!大师如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海费兹(JASCHA HEIFETZ)、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奥尔斯泰克(DAVID OISTRATTI),经常演奏的亦仅是其中的三、四首,只有法兰斯卡蒂(ZINO FRANCESCATTI)和年轻的曼纽轩(YEHUDI MENUHIN)经常演奏或录音的,会达到二十四首的半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5
帕格尼尼演奏的几乎都是自己的作品,但他留下的作品不多,而且留下的,据传,也不是他作品里最难的.至于原因,普遍认为,第一,他的琴艺太高,即使把作品出版,也没有人能演奏;第二,他不愿意自己的绝活外传.他练琴是不让外人看的.但是他的演奏给很多音乐家极大的启发,比如肖邦,海顿,舒曼,李斯特,拉赫马尼诺夫,等等...

虽然帕格尼尼留下的24首主题随想曲和6首小提琴协奏曲(其实他写了十几首,但其中六首最出名)是他举世闻名的作品,被称为"小提琴技巧的试金石",几乎是所有小提琴家必练的曲目.我个人更喜欢他的奏鸣曲.感觉主题随想曲和协奏曲技巧太眩太华丽,似乎有点为技巧而技巧,听的时候总忍不住想象他演奏时手部的动作,很难专心听作品要表达的意境和思想.

帕格尼尼不仅小提琴造诣登峰造极,吉他造诣也极高,作过不少吉他作品,而且曾花了几年的时间潜心研究吉他音乐.他还把吉它中的演奏技巧引用于小提琴.他的6首奏鸣曲有些就是写给小提琴和吉他的重奏.很喜欢这首第六号奏鸣曲里的行板,美丽如歌,悦耳动听.好象当年马思聪就凭第六号奏鸣曲成为第一个摘下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桂冠的东方小提琴家.

帖子里面的作品是在不同网站上一首一首找出来的,所以演奏者都不同,风格有些差异.有点遗憾.当代尚在人世的顶级小提琴家中,阿卡多(Salvatore Accardo)是公认的帕格尼尼作品的最佳演绎者.他出版过帕格尼尼全部24首主题随想曲和6首小提琴协奏曲.喜欢的朋友可以去买来欣赏和珍藏.
第2个回答  2013-10-15
无穷动
还有帕格尼尼的经典六首协奏曲
第3个回答  2013-10-15
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是小提琴界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