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涵养?

如题所述

涵养:是指滋润养育;培养。大多指在修身养性方面而言,也指道德、学问等方面的修养。

【拼音】[ hán yǎng ]

【出处】茅盾子夜》十六:“ 仲翁 ,佩服你,真有涵养!不是贵厂的工人在外边请愿么?”

【例子】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近义词】修养、素质、教养

【反义词】肤浅、浅薄

扩展资料

1、涵养的近义词

修养

【拼音】[ xiū yǎng ]

【解释】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三:“再加一点文化知识,和更多的政治修养,他能成为一个好区委书记。”

【例子】他不愿将这些他得意的成绩拿去发表,因为只能给一伙没有修养的人作嘲讽的谈资的。

2、涵养的反义词

肤浅

【拼音】[ fū qiǎn ]

【解释】(学识)浅;(理解)不深

【出处】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一:“我做了四个月的农民运动,得知了各阶级的一些情况,可是这种了解是异常肤浅的,一点不深刻。”

【例子】快乐虽然人人向往,但它总不免是肤浅的,痛苦虽然可怕,但它是深沉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10
涵养:与生俱在,先天而来。有些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先天的气质表现出一种不俗的涵养,这是先天带来的,后天很难效仿。
或许不少人会觉得,一个人慷慨大方、彬彬有礼、才华出众、个性坚强则为涵养,我对此不敢苟同。古代的涵养者多是注重品德修养,讲究孝、礼、善。这当然与现代教育趋于注重学分、成绩完全不一样。阿堂讲过:有学分,未必有学问,有学问,未必有涵养。多数人认为学问跟涵养有很大关系,这是由于几千年的传统思想还在我们脑中作祟。
我一直很奇怪英国人为什么那么的热爱运动,最近看过一本书之后,才知道这与他们个性的培养有关。书上说:英国人眼中的性格、涵养,都是用character这个单词来描绘,熟悉英语的人应该知道,character特指坚毅、恒心、镇静、蕴藉、临危不惧、见义勇为、服从纪律等多种成分。而坚毅、恒心、镇静、服从纪律等多从户外运动而来,故英国人视运动如生命。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啊!?因此呢,英国人的涵养是越养越刚。
而反观我们的涵养,则与英国佬完全的不同,我们的涵养是越养越柔,到了老了、做事都是优柔寡断的时候,大抵已经达到了德高望重地步。我们的涵养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注重忍辱负重、和平达观、不露锋芒、喜怒不形于色,不轻易得罪人、不吃眼前亏、讲究外圆内方等等。所以就形成了现在这种局面:学历越高的人,性格越是绵软、面筋如一切圆滑的东西;而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性格却是桀骜不逊、倔强难缠,如一切难以控制的东西也就不足为怪了。
楼主啊,我和楼上的合起来就OK了吧。你融合一下,把 涵养 的的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都融合下,就比较完整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21
1.滋润养育;培养。《艺文类聚》卷四八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除吏部郎启》:“而智效必其无取,尤怠忽焉已彰,不意涵养更滋,霶霈愈此。”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五:“桑麻千里,皆祖宗涵养之休。”《金史·许古传》:“ 河 南既得息肩,然后经略 朔方 ,则陛下享中兴之福,天下赖涵养之庆矣。” 李清照《词论》:“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章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
  2.修身养性。 宋 朱熹 《答徐子融书》之四:“就平易明白切实处玩索涵养,使心地虚明。” 明 李贽 《与刘肖川书》:“公心肠肝胆原是一副,而至今未离青衿行辈,则时之未至,但当涵养以俟,不可躁也。”《明史·骆问礼传》:“陛下宜日居便殿,使侍从官常在左右,非向晦不入宫闱,则涵养薰陶,自多裨益。” 朱熹《答徐子融书》:“如看未透,且放下,就平易明白切实处玩索涵养,使心地虚明,久之须自见得。”
  3.道德、学问等方面的修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言少不更事之人,无所涵养,而骤膺拔擢,以当重任,力绵才腐,凛凛危亡而曾不知畏也。” 明 唐顺之 《答张甬川尚书书》之二:“承示《大学》小传,盖发於涵养之真而多自得之说。”《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这也是自己素来的学问涵养,看得穿,把得定。”
  4.特指善于控制情绪的功夫。《红楼梦》第八四回:“ 薛姨妈 只是又悲又气:气的是 金桂 撒泼;悲的是 宝钗 见涵养,倒觉可怜。” 茅盾 《子夜》十六:“ 仲翁 ,佩服你,真有涵养!不是贵厂的工人在外边请愿么?”
  5.谓积蓄、保持水分。《人民日报》1950.2.21:“封山育林为绿化荒山,涵养水源、防止水灾的治本方
第3个回答  2020-12-18

一个人的涵养是什么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