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家乡的变化(广西)(600字左右)

如题所述

2009,中国从农村开始;2009,我们从家乡出发。
这是我们4位记者分别发自浙江、安徽、广西、内蒙古家乡的报道,这些家乡的变化部分代表着中国农村的变化。记者关注着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完全忠实于我们的耳朵和眼睛。这也是社会转型中的乡土中国,她们可能还不完美,却因此有更多的成长空间,这种成长以另一种原生态的面貌凸显着生命力的顽强。也正是因为了解这种真实生命力量的可贵,才让我们从原点出发的步伐,更加坚定。 农村家庭工业“成长的烦恼”
□本报记者 袁国女 发自浙江绍兴
精明农民的选择
2009年2月2日,农历大年初八清晨,烟花爆竹声响彻浙江省绍兴县漓渚镇黄山畈村的乡间小道。村里人告诉记者,这是该地区的惯例。农历初八是个好日子,村里几十家小型家庭工厂选择这一天开市。这会儿他们放的就是开门炮,烟花爆竹放得越多越响,意喻着来年的生意就越好。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浙江一带的乡村经济。最初,当地农民把赚钱的眼光投向邻近的上海,在上海的建筑工地上,随处可见的是浙江的农村建筑包工队。但是慢慢地,随着口袋里有了点小本钱和眼界的开阔,一股跑供销热出现在了乡间。精明的浙江农民突然发现,原产地商品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差价惊人,一转手往往能够获得相当可观的利润。于是,农民们纷纷干起了“跑采购”。从一开始的卖花花草草、本土特产,到后来的塑料小商品、衣物鞋袜。如今,浙江“农民商人”遍布全国。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并没有满足于转卖所获得的小利,逐渐地,他们把机器搬进了农村。规模大的如今已经发展为上市企业,而数量最多的还是村民们利用自家的空余房屋或院落办起的家庭工厂。
村民们跟记者笑着说,你别看我们这些家庭工厂规模小、人员少,但是我们的机器不少还是国外进口的,我们的产品还远销世界各地呢。据了解,绍兴市家庭工业已经遍及园机针织、经编绣花、五金配件、建材等多个行业,仅2007年工业总产值就达73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31亿元。拾大工业之遗、补市场供应之缺是这些家庭工厂能够在企业林立的现代社会,还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难念的生意经 现成的人力、齐全的厂房,再加上一定的资金和少量的机器,家庭工业的发展基础似乎很简单。但是当地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提醒记者,当地家庭工业是经过多年的积累才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当地特殊的经济条件上的。以发展比较成熟的纺织业为例,那是一个以绍兴县城柯桥轻纺城为中心,连接着纺织品制造商、经销商、印染厂商、染料商、定型厂商以及各类中间商等等组成的一个完整市场,产、供、销各个环节缺一不可。正因如此,当地的家庭工厂才能有较为稳定的原料来源和销售渠道,这也是为何此生产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复制的原因。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农民们慢慢学会了关心全国经济政策,懂得了诸如“单证、码样、白配、品质样”等术语,也在其中摸索了不少生意经,如什么时候进原料是最便宜的,一年中的哪几个月是销售的淡季,什么样的产品能够在市面上卖个好价钱……但是这些生意经毕竟更多的是经验的积累,有时并不可靠。2008年,金融危机的突然来袭,便让这些家庭工厂吃了一个哑巴亏。兰亭镇桃园村的村民阮铁军跟记者聊起此事时,还唏嘘不已。阮家经营着三家纺织园机,按照往年的经验,每年的7、8月是一年中的淡季,却是购买原料最好的时机。当时他还是按照往年一样早早地买进了10万元左右的原料丝,结果金融危机一爆发,原料丝从每吨13000元跌至7000元左右,足足亏损了约4万元,今年打算扩大生产的计划只好打消。由于处于市场链条最低端,再加上农民本身对市场信息的把握不够准确,家庭工厂生产往往呈现出更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发展中的瓶颈 家庭工业的成长烦恼,并不仅限于此。设备和技术水平发展滞后无疑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绍兴县不少乡镇的家庭工业所用的生产设备还相对比较落后,加工设备基本上都是手动或半自动。如羊毛衫加工的横机,以手动横机居多;机械加工用的车床、钻床、冲床等还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设备;织布机也有不少是半自动剑杆机。生产设备的落后,必然带来的是人力劳动强度增大、生产效率低,质量受到限制。而熟练机修人员的稀缺更是家庭工业老板的一大烦心事。在漓渚镇黄山畈村,几十家的纺织园机厂,仅有一位机修工,经常出现各家争抢的局面。住房也是厂房,村民们的生活不得不伴随着大量的噪声、废气、废渣、废水和烟尘。这无疑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居住生活环境。
村小道上的家庭工业,烦恼确实不少。但烦恼归烦恼,企业还是要发展,目前,漓渚镇成立了针织工会,不久将真正成为拉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 隐形的人口流失
□本报记者 张梦薇 发自内蒙古呼伦贝尔
与其他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不同,新一代移民选择以教育为依托,“农村包围城市”,“到远方去”实现他们的梦想。至于故乡,已然与他们两两“相忘于江湖”。 新时代的“孟母搬迁” 春节是王家最热闹的时候,家里的五个孩子四个在外地工作,春节期间,他们从四面八方赶回来过年,这种局面几乎年年上演,像王家这种情况在当地并不少见。走在街上,看到穿着与当地的冰天雪地不太协调的红男绿女,不消问,肯定是从外地回来过年的人了。
免渡河,这个靠近俄罗斯的边陲小镇,地广人稀,以经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在旧版本的地图上你找不到它的名字。当地人要么留在家里,以土地为生;要么离开这里到外地谋发展,而要实现走出去的梦想则多半通过高考这条途径。因此,便不难想象教育会被赋予怎样重要的地位。能否考上大学,以及考上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它不仅能满足家长们的谈资,更意味着选择何种“城市化”的生活方式。
镇上有两所初中,没有高中。近年来,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有同样的教育环境,将来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家长们纷纷寻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选择让孩子到20公里以外的城里去读初中,有的甚至从小学开始就到城里去读书。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家长就开始“陪读”,租房便是自然。对于那些经济富有的家庭来说,干脆就在当地买了房,最后举家搬迁过去。因此,“陪读”这种短期的行为最后常常演变为长期的或永久性的人口迁移,因教育而来的人口迁移,俨然成为了新时代的“孟母搬迁”。
如果说“陪读”带来的人口迁移还只是小部分的话,那么高考带来的则是人口的成批迁移。有人算过一笔账:这个县级市有三所高中,随着高考的扩招,每年有将近600人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脱离农村的开始,年年高考,只见人走,难见人回。考取的学校越好,回来的可能性就越小。毕业后,这些人经过再次分散流动,散落到全国各大、中城市,留给家乡的,只有春节可数的几天。王家四个孩子,是为例证。 高人工 低房价 本来就“人丁稀少”的地区,在春节过后,越发显得冷清。而且,由于外流的都是青壮年,这种教育体制导致的人口迁移使得城镇的人口老龄化严重,而县城的人口却出现激增的局面。当然,随着大学毕业生的不回归,县城人口的增多也只是一种表面的“繁荣”。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县城不日将重步城镇人口老龄化的“后尘”。
留守的老人们,年龄一般都在55岁以上。对于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城镇来说,人口流失现象虽然不至于像南方某些地区那样连抬棺材的人都找不齐,但是它却意味着人力成本的上升。该地区干临活的壮力工,市场均价是80元/天。特别是到了秋天农忙的时候,只能雇到清一色的“娘子军”,一个收土豆的妇女,一天就要支付80—100元不等的工钱。但就是这样,也很难雇到壮劳动力。所以,秋收前,当地人纷纷从更远的地方重金提前“预定”工人。
人力成本高,房价却奇低,尽管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房地产价格不断下滑,但是该地区的房屋价格下滑几年前就已经出现。随着累积的人口外迁量的增多,房屋空置率渐高,房价已是“跌破成本价”。这里的住房不按平方米计算,而是整体算钱,如三间大瓦房,有100多平方米,外加一个占地近一亩的院子,开价3万元,价格还可以再商量,仍然无人问津,而盖一座这样的房子成本大概需要5万元。几个人口迁移严重的地区更是恐怖,同样规格的房子,3千元都没人买。
更严重的是,利用当地的资源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不能够为当地所服务和利用,该地区虽然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种地,但因为信息和渠道的不畅,往往采取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据一位种了近20年地的农民讲,他租种的近3万亩土地,由于连年耕种,黑土地慢慢地变成了褐色,现在远远望去,有些已经泛白,沙尘暴刮起来时,甚至能飘到日本去。至于如何治理,他自己并不清楚,也从来没有想过。他在乎的,是秋收时忽高忽低的粮食价格,他很希望能够及时了解粮食价格的信息,但是如何开拓渠道、如何掌握市场粮食价格变动的规律,以解决卖粮难的问题,对于这位初中毕业生来讲,似乎有些难度。 尴尬的选调生制度 人口迁移带来的高人工低房价现象,在邻近的乡镇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当地政府也看到了这种趋势,因此,几年来,政府一直在推行选调生制度,即在内蒙古自治区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中通过考试者,将被选取进入到各个市镇的事业单位系统,福利待遇和公务员相同。但是,事业单位的新陈代谢比较慢,不可能容纳过多的选调生,再加上事业单位作为服务性的系统,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选调生制度往往“看上去很美”。另外,当地的工业企业不多,即便大学生毕业后愿意回到家乡,当地也很难有适合他们的岗位。也就是说,在他们一路向前,选择通过高考“出走”的那天开始,已然切断了回头的路。
正月初十未过,当地日渐浓厚的送别气氛就开始升温。
“人多的地方才有江湖”,王家儿子临走时留下了这句意味深长的话,他留恋家乡的山清水秀、患难亲情;更向往城市的灯红酒绿、人潮涌动。家乡是落叶归时的根,而人多的城市,对他来才是修炼“武艺”的圣地。
“我留在城市,是不想让我的儿女们像我一样,起点从农村开始。”女儿小清说,为此,她一举留在了北京,这个她认为高起点的首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1
令人欣喜的变化
小时候,常听大人告诉我说,世界不断在变,所有你周围的东西都不会保持原有的状态一辈子的,那时候的我,还听不太懂,只是觉得奇怪,为什么所有的事物都会变,甚至变得让人完全认不出来了。就好像电影里的变脸一样。
过了几年,我已经懂事了,似乎有一点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发展的,就好像时间不停的流失一样,尽管发展有快有慢,但它们都会变得和以前不一样,这就是发展的魔力,也是促进它们不断发展的动力。
长大后,看见周围的来来往往的人和事,而环境也不断在变,我便完全懂得了,发展的重要性,就拿杭州就说吧。不对,若要说杭州的变化,恐怕说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了。还是缩小范围,说说文二路这一条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路吧。
听长辈告诉我,大概在二十几年前,那儿还没有那么多的房子,而多数是农田和坟场,十分的荒凉。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大抵也可以想象得到那时候的情形。
我从小就住在那一带,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由于学校就在家附近,所以也就特别频繁的在那里走动,在那时候,那条路虽然比起原来要好上许多,但终究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条小小的弄堂罢了。刮风时灰尘飞舞,眼前一片雾茫茫的,而下雨时也好不到哪里去,在那里走一趟,就得洗一次鞋,因为地面上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泥。
现在大概已经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文二路也完全变了一个样,它像一个成长了的孩子,正在展现着它的魅力。虽然不能和市中心比较,但也是有模有样了,路边一家家商店开起来了,然后又一次一次的翻新,马路也变宽了,汽车在上面来来往往,一副四通八达的样子。这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文二路了,它代表着新世纪最显著的变化,代表着杭州正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前进。
欣喜,在于变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