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房顶上是否做避雷带

最高点二十五米

需要做避雷带。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5.2.7条。

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板间的连接应是持久的电气贯通,可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螺栓连接。

2、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铅板的厚度不应小于2mm,不锈钢、热镀锌钢、钛和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5mm,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65mm,锌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7mm。

3、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不锈钢、热镀锌钢和钛板的厚度不应小于4mm,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5mm,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7mm。

4、金属板应无绝缘被覆层。

扩展资料

避雷带安装

1、在一般工程施工中,明装避雷带(网)采用¢8或¢10镀锌圆钢。使用前应对避雷线进行冷拉调直。安装时,特别注意防止避雷线在提升过程中的人为弯曲。 

2、避雷线在固定支架上应平直、牢固,其顶部距建筑物应为100mm,不应有高低起伏、弯曲、下垂等现象。其平直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不宜大于3/1000,全长不宜超过10mm。 

3、明装避雷带(网)随建筑物造型弯曲,弯曲处均作成圆弧,其圆弧半径为100mm,严禁作成90°直角弯或小于90°死弯。 

4、避雷线搭接焊是其安装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要求所有避雷线同心敷设,“s”弯方向一致,其次,在避雷线、防雷引下线焊接中应采用双面焊接,焊接应饱满、平整、牢固、无虚焊,焊接后不应产生气孔、夹渣、咬肉、裂纹等现象,如发现应及时予以补焊,并将药皮敲净,刷上防锈漆及银粉。搭接长度要一致,长度≥6d,最好统一定位100mm。 

5、避雷带(网)通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处,应作防雷跨越处理。将避雷带向外侧面弯成半径R=100mm的圆弧形,支持卡子固定点距建筑物边缘距离300m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31

钢结构房顶上是否做避雷带,应该根据房屋的用途及房屋所处的地段。总之避雷装置是必要的。

采用标准规定,具体条款信息为:《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5.2.7条。

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板间的连接应是持久的电气贯通,可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螺栓连接。

2、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铅板的厚度不应小于2mm,不锈钢、热镀锌钢、钛和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5mm,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65mm,锌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7mm。

3、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不锈钢、热镀锌钢和钛板的厚度不应小于4mm,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5mm,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7mm。

4、金属板应无绝缘被覆层。

注:薄的油漆保护层或1mm厚沥青层或0.5mm厚聚氯乙烯层均不应属于绝缘被覆层。

扩展资料:

所有接闪器都必须经过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相连。接闪器位于防雷装置的顶部,其作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部位把雷电引向自身,承接直击雷放电。 

接闪器由下列各形式之一或任意组合而成:独立避雷针;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屋顶上的永久性金属物及金属屋面;混凝土构件内钢筋。

除利用混凝土构件内钢筋外,接闪器应镀(浸)锌,焊接处应涂防腐漆。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还应适当加大其截面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

按照材料可以分为:镀锌接地引下线和镀铜接地引下线、铜材引下线(此引下线成本高,一般不采用)、超绝缘引下线。

注意事项:

(1)防雷引下线暗敷设焊接面不够,焊口有夹渣、咬肉、裂纹、气孔及药皮处理不干净等现象。应按规范要求修补更改。

(2)漏刷防锈漆,应及时补刷。主筋错位,应及时纠正。

(3)引下线不垂直,超出允许偏差。引下线应横平竖直,超差应及时纠正。避雷带与均压环焊接面不够,焊口有夹渣、咬肉、裂纹、气孔等,应按规范要求修补更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22
应该根据房屋的用途及房屋所处的地段,由设计人编制设计文件,按规范确定防雷等级,采用接闪器是避雷带或避雷针。总之避雷装置是必要的。网友不清楚情况,网友的回答也没有效力。
第3个回答  2021-03-25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5.2.7条:
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板间的连接应是持久的电气贯通,可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螺栓连接。
2
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铅板的厚度不应小于2mm,不锈钢、热镀锌钢、钛和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5mm,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65mm,锌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7mm。
3
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不锈钢、热镀锌钢和钛板的厚度不应小于4mm,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5mm,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7mm。
4
金属板应无绝缘被覆层。
注:薄的油漆保护层或1mm厚沥青层或0.5mm厚聚氯乙烯层均不应属于绝缘被覆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