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削藩的时候杀了那么多叔叔,为什么朱棣造反时他却下令不要杀死朱棣

朱允炆削藩的时候杀了那么多叔叔,为什么朱棣造反时他却下令不要杀死朱棣,怕背上弑叔罪名

原因:

第一,朱允炆心慈手软,凡是“厚黑学”不行的皇帝基本上都不得善终,简单的说心慈手软的人当不了皇帝。

第二,朱允炆太过自信,了解明初历史的人都知道,那时的政治环境也包括军事实力对造反的朱棣是很不利的,正因为朝廷在起初的实力要强于藩王朱棣,盲目的乐观和过于自信导致朱允炆说下了“致命”的话语(勿伤朱棣)。

扩展资料

背景

为防止朝中奸臣不轨,明太祖规定诸王可移文中央捉拿奸臣,必要时得奉天子密诏,领兵“靖难”(意为“平定国难”)。同时为防止诸王尾大不掉,明太祖也允许今后的皇帝在必要时可下令“削藩”。

1398年明太祖驾崩,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即明惠宗(亦称建文帝、明惠帝)。明惠宗为巩固皇权,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

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杀。同时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的精兵,准备削除燕王。结果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的建议下以“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起兵,最后迂回南下,占领京师,是为靖难之变。朱棣即位,即明成祖,年号永乐。明惠宗在宫城大火中下落不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文削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28
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么多人居然相信了建文说:勿使朕有杀叔之名!是不让伤害朱棣,建文帝的意思是让把朱棣在战场解决掉,不要抓回南京让他处理,最后逼他背上一个杀自己叔叔不是罪名,可见从开始建文就没打算放过朱棣。
朱棣是建文的叔叔,不是平叛官军的叔叔,一打起来建文就把朱棣废为庶人了,官军杀的是反贼燕庶人。当时如果官军真的打败朱棣,脑子有病的人才会把朱棣活着送给建文处理,如果是各位去领兵平叛,你是当场杀死朱棣,还是活捉回去给领导出难题?你如果不傻,那么建文和朝廷文武官员比你傻?
建文帝的话被文人曲解,是文人实在没法解释,在它们的治理下,一个区区燕王,八百卫士起兵,最后夺取江山的。西汉七王之乱中,仅仅吴楚联军就二十万,西晋八王之乱更是规模浩大,唐朝安史之乱,安禄山掌握唐朝一小半兵力,这些人都失败,就起兵时实力最弱的燕王成功了,文人解释不了为什么?文官把持的朝廷太无能了,只能推卸责任给建文,踏不让伤害朱棣,所以朱棣成功了。可是想想看,铁铉他们再济南诱骗朱棣到城下,用铁板差点砸死朱棣,为此立了大功受到建文表彰,铁铉它们为什么不执行不要伤害朱棣的命令?而且建文不责备该奖励?大将平安和他手下两次差点刺死朱棣,为此一直被朱棣嫉恨,永乐七年平安为此最终自杀,平安为什么两次想在战场杀死朱棣?平安作为朝廷平叛主将之一,不知道建文的命令?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我觉得是两点,第一,朱允炆心慈手软,我一向的观点是凡是“厚黑学”不行的皇帝基本上都不得善终,简单的说心慈手软的人当不了皇帝。第二,朱允炆太过自信,首先我对楼上朋友说的不是很赞同,说远远强于南京集团,真是无从谈起没有什么根据,事实上恰恰相反,了解明初历史的人都知道,那时的政治环境也包括军事实力对造反的朱棣是很不利的(像你所说的朱棣的实力要强于朝廷那我反问你,朱棣干嘛要“借”宁王的朵颜三卫,正说明了朱棣手里确实是捉襟见肘),正因为朝廷在起初的实力要强于藩王朱棣,盲目的乐观和过于自信导致朱允炆说下了“致命”的话语(勿伤朱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8-23
朱允炆并没有杀了自己的很多叔叔,是有些人受不了被削藩和变为平民的凌辱,自杀了
朱允炆还是很心慈手软的,对真正的敌人缺乏必要的手段,心慈手软,最终导致自己的失败
第4个回答  2014-12-17
当婊子立牌坊,之前杀人不带眨眼的,后来又说不要让我背上杀叔叔的罪名,很明显他想要名已经有了,至于实际的自然会有人帮他做,战场上死个把人还不是so easy。潜台词其实就是:把他带回来让我杀实在是很损害我仁德的名声啊,你就费心让他死在战场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