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对学生严厉些好不好?

如题所述

据报道,从本学期开始,北京大学将对学生实行“末位淘汰”制,每年将有约2%的学生被淘汰出校。具体做法是:原则上每次考试优秀率(85分以上)不超过20%,不及格率(60分以下)要有1%至10%。北大坚决杜绝考试100%的通过率,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将追究教师的责任。北大本科生每门课一般为2学分或3学分,以往,四年累计15学分课程不及格的学生可以重修。而从新学期开始,累计15学分课程不及格的学生将被勒令退学。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以往有些学生“60分万岁”的心理。也有人认为,这种做法操作起来太生硬,可能使高等教育归于无序,使学生陷入恐慌。这种做法到底好不好?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就像工厂剔除不合格产品一样

胡江平:深圳市东湖中学教师

北京大学每年将淘汰2%的学生的消息传出后,社会(特别是高校)反应强烈。从各网站的评论情况来看,反对之声占多数。但是作为“风波”的始作俑者———北大校方,面对公众的褒贬却泰然自若。显然,这项措施的出台,是他们深思熟虑的结果。

众所周知,尽管北大每年招生囊括了全国各省大部分的高考“状元”和“奥赛”金牌获得者,但是一些北大毕业生的质量不尽如人意也是不争的事实。据笔者一位正在北大就读的学生说:北大每年学业不及格的学生人数在10%左右,校方将淘汰率定在2%,实在是一个谨慎而无奈的决策。

近几年来,高校连续扩大招生,“严进”也必须“严出”,北大为维护自己中国百年老校和一流大学的声誉,淘汰少部分学业落后的学生,就像工厂剔除不合格的产品(再好的工厂都可能出现次品)一样正常。正如北大发言人所说的:严格考试制度只是手段,北大要保持较高的教学质量,培养一流的大学毕业生,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考试制度、建立淘汰机制,这不失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采取这样的“非常措施”,可以给那些躺在象牙塔里不思进取的学生一个当头棒喝,促使其奋起直追,从而形成一种人人积极向上的学风,这对北大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事实上,北大此举是有较深刻的社会背景的。目前,我国高校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的新要求,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教学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很多学者认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世界高等教育进入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从全球范围来看,提高教学质量已是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北大要想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提高教学质量是惟一的选择。可以这样说:北大实行“末位淘汰”的制度,是向不良学风主动出击、维护其百年名校声誉的宣言书。

我赞同北大的淘汰机制,不过有一点应注意,在具体实施时一定要确保公平。

不能拿考试来逼人学习

刘伟:高级教师

我不赞成北大这种靠考试逼人学习的办法。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不同,中小学生心智还很不成熟,自制力和学习自觉性比较差,用考试的方法施加一定的压力还有些作用(但也不是最好的教育手段)。大学生比中小学生要成熟得多,对学习的认识也更全面、更深刻,学习自觉性也应当强得多。如果一个人到了大学阶段还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还要靠考试来“逼”着他学习,这既是他个人的失败,也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失败。

在知识经济时代,自学能力是最重要的,自学的精神是无法用考试逼出来的。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老师的最大本事是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乐之者”———对学习充满兴趣,乐此不疲。一位教育家说:“教是为了不教。”即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知识和智慧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门课不感兴趣,拿考试来逼他,他也学不好。

北大出此下策,恐怕也是出于无奈。从残酷的高考中拼杀出来的学生,大多已疲惫不堪,很多人都学怕了。这时,大学老师应当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知识和智慧的兴趣,而不是用这种“末位淘汰”的办法来强迫学生。

另一方面,大学也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闲暇时间,不要把功课安排得满满的。爱因斯坦说过,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闲暇出智慧、闲暇出思想、闲暇出想像力。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往往是在闲暇时间中主动选择和自我反省中获得的,负担过重更导致兴趣丧失。

英国牛津大学只考两次试,入学一次,毕业一次。学生在学习期间有大量的闲暇时间,校方给学生提供了许多选修课,开设了大量的讲座。美国哈佛大学前三年不分专业,让学生在两千多门选修课中自由选择,到第四年才根据学生的兴趣确定专业。这些方法都是很高明的。我们的大学应当往这种高明的管理方面多下下工夫,而不应当只靠考试来使学生就范,考试不是万能的。

和北大精神不符

陈伟华:中山大学中文系研究生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话在中小学一直很风行,现在很可能也要在大学里流行起来了。北大校方希望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是好的,但这种做法我并不赞成。

其实,现在大学的考试制度已经相当严格了,但不及格现象始终不能杜绝。有的老师甚至叹息:想要有些人及格简直是难于上青天。有的学生宁愿重修或者通过请客送礼来“混”学分,也不愿意多花时间背书。究其原因,我觉得根源并非是有些人所说的校园里的不正之风,也不是学生缺乏求知欲,而是现在很多课程不能吸引学生。一是课程内容缺乏吸引力;二是某些老师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同一门课由不同的老师来讲,受欢迎的程度就截然不同。

从理论上说,各院系都在为培养本专业的人才而努力,学生们也大多在自己的专业里遨游。可是倘若做个调查,你会发现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中文系的学生并不全都喜欢中文,生物系的学生说不定是个编程高手。高校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真正兴趣并不在本专业,很多学生都利用课余时间去发展自己的个人兴趣。而校方一旦严格规定不及格率,学生肯定要人人自危,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兴趣,多花时间去应付考试。而让人难受的是,现在很多教科书无论是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或者已经“过时”。让学生每天去死啃这些课本,这不是一种浪费吗?

而且,老师们恐怕也要为这硬性的“不及格率”头疼了。万一碰到一个班的学生个个都勤奋好学,该怎么完成这不及格的“指标”呢?是自己挨校方的批评,还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去逮一个倒霉蛋?

北大多年来享有盛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优良传统。据说当年北大学子“懒散”成风,而外来旁听者众多。有一次老师上完课后点名,请本班注册的学生举手,结果举手者竟无一人。可在那种境况下,北大照样人才辈出、笑傲学坛。而当前这种刻板的考试制度,似乎与北大精神不相符合。

我个人认为,高校首先要为学生提供高素质的老师、资源丰富的图书馆、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至于学生最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校方还是应该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不要什么都规定得那么死。对大学生来说,真正有兴趣去读书的,并不需要此类的制度来约束。而对无心向学者,即使考试能考得满分,也未必有什么实效。

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杜如樟:教育局退休干部、教育部

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兼职教授

北京大学从本学期开始实行“末位淘汰”制,以后每年将有2%的学生因考得不好而被淘汰“出局”。听到这个信息,我不禁为此制度的设立而叫好。

北大从整顿考风、学风开始,从严治校,可以说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是一项针对性极强的现实之举,也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之举。说它是现实之举,是因为它针对性很强。当前确实有些大学生以为考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前途光明,钱途也光明。船到码头车到站,该好好歇一歇、玩一玩了,再也不勤奋学习。更有甚者,有的学生经不住各种诱惑,进歌厅、泡酒吧,通宵达旦搓麻将,花前月下谈恋爱,把读书置之脑后,导致学业荒废,学校对此也无可奈何。现在,这一制度的建立可以给大学生们一个警示,让他们时刻绷紧学习这根“弦”,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说它是战略之举,是因为此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产生一种无形的巨大感召力。实行“末位淘汰”,严厉打击作弊抄袭、请客说情等现象,可以打消学生的侥幸心理,引导学生勤奋学习、诚实做人,使校园真正成为一片净土,让青年学生在这片净土上健康成长。而且,由于北大的影响力,这种做法还可能对其他院校产生良好的带动作用。

虽然说“末位淘汰”制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压力,考试成绩也未必能说明一切。从实践来看,在校期间成绩中等甚至很差的学生,日后大有作为的也并不罕见。但按照北大的规定,本科生每门课一般为2学分或3学分,累计15学分不及格的才给予退学。也就是说,在4年中共有5至7门课不合格的学生才会被退学,这还是比较合理的。只有严进严出,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从总体讲,北大此举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是一个好办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你的问题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去解释,严师出高徒,对一部分学生是管用的,而且效果是明显的,但是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是相悖的,所以老师更要做一名多元化的老师,选其适当的多样的方法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不是用一种方法对待每一位学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19
也有好处也有坏处,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因才施教.
第3个回答  2013-10-1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