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狈为奸的成语典故具体如下:
一、简述
1、狼狈为奸(拼音:láng bèi wéi jiān)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
2、“狼狈为奸”本义是狼和狈合伙作恶(狈:传说中的一种野兽;为奸:做坏事),后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二、最早出处
1、狼,大如狗,苍色从作声诸窍皆沸……或言狼狈是两物,狈前足绝短,每行常驾于狼腿上,狈失狼则不能动,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临济郡西有狼冢。近世曾有人独行于野,遇狼数十头,其人窘急,遂登草积上。有两狼乃人穴中,负出一老狼。
2、老狼至,以口拔数茎草,群狼遂竟拨之。积将崩,遇猎者救之而免。其人相率掘此冢,得狼百余头杀之,疑老狼即狈也。(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六)衍生典故:狼前二足长,后二足短;狈前二足短,后二足长。狼无狈不立,狈无狼不行。(明·黄道周《博物典汇》)。
3、后人根据以上故事提炼出了“狼狈为奸”这个成语。
三、成语寓意
1、传说狈失去了狼就不好自由行动,因此人们常称事情不顺为“狼狈”;但狼和狈在一起时,却可以相互利用,做更大的坏事,所以后人也常用“狼狈为奸”指一起合谋做坏事。
2、社会上经常有一些为非作歹的人相互勾结在一起,做一些损人利己的坏事。应该极力打击这种恶劣行为,并积极勇敢地与他们作斗争。
四、成语用法
成文用法:“狼狈为奸”比喻恶人相互勾结在一起做坏事;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运用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八五回》:“安禄山同李林甫狼狈为奸,今林甫死后,罪状昭著,安禄山心不自安,目前必有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