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英语正确并形象地翻译菜名?

如题所述

大家都知道咱们的中国菜名花样繁多,品类复杂,很多料理不吃进嘴里都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食物。所以当这些做法繁杂的菜式被翻译成英文时,这可就难为译者了。但是有些翻译人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仅有的英语水平翻译出了各式菜色。比如我曾经在一家规模不小的菜馆看到“荷叶蒜香牛柳”这道菜被翻译成” steamed flour-coated garlic-flavoured beef wrapped in a lotus leaf”.这个翻译如果给外国人也是能看懂的,搞不好看完之后还学会了这道菜的做法呢!不信?且看这个翻译:把蒜香味的牛肉裹上一层面粉,也就是先用牛肉用蒜汁腌制,再涂上一层面粉或淀粉,然后用荷叶包起来放锅上蒸。很明显这哪是菜名呀,分明是菜肴的制作方法。如果每道菜都这么翻译,那些口译人员的工作量可就大了。

还有一些灵魂译者翻译菜名时直译为英文,比如,夫妻肺片翻译为Husbandand wife lung slice,这可不就是成了丈夫和妻子的肺部切片,恐怖程度堪比“人肉叉烧包”了。也有些菜名十分搞笑,比如德国咸猪手被翻译为Germany sexual harassment,“菜包子”被译为”idiot”,大概是因为菜包子=菜包=白痴=idiot,这个脑回路在下表示十分佩服。

综上,第一种翻译方法过于复杂,第二种方法容易出错。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正确又不失优雅地翻译菜名呢?为此,我总结了几种翻译方法。

第一种:菜肴的主要成分+ with +口味+ flavour,举个栗子,

糖醋里脊可译为 pork with sugar vinegar flavour

醋溜土豆可译为 potato with vinegar flavour

第二种:以烹制方法为主,原料为辅

拌双耳 Tossed Black and White Fungus

地瓜烧肉 Stewed Diced Pork and Sweet Potatoes

京酱肉丝 Sauted Shredded Pork in Sweet Bean Sauce

第三种:以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原则

玉兔馒头 Rabbit-Shaped Mantou

脆皮鸡 Crispy Chicken

小炒黑山羊 Sauted Sliced Lamb with Pepper and Parsley

第四种:以主料为主、配料为辅的翻译原则

白灵菇扣鸭掌 Mushrooms with Duck Webs

冰梅凉瓜 Bitter Melon in Plum Sauce

第五种:以人名、地名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原则

麻婆豆腐 Mapo Tofu

广东点心 Cantonese Dim Sum

北京炒肝 Stewed Liver, Beijing Style

最后,还有一种是为了体现中国餐饮文化,翻译时使用了汉语拼音。这些具有中国特色且被外国人接受的传统食品,可以推广汉语及中国餐饮文化。比如,

饺子 Jiaozi

包子 Baozi

馒头 Mantou

花卷 Huajuan

烧麦 Shaomai

宫保鸡丁 Kung Pao Chicken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4-21

用英语巧妙翻译菜名,让舌尖上的美味跃然纸上

谁说翻译菜名只能拘泥于直译?用英语翻译菜名,同样可以妙笔生花,让美味的佳肴多一份风情。这里有一些实用建议,让你用英语完美呈现中华美食的精髓,让食客们垂涎三尺。

    抓住菜名的神韵,巧妙借用英语意象

    翻译菜名时,不要只盯着字面意思,更要用心体会菜肴背后的文化和内涵。例如,“佛跳墙”这道名菜,直译为“Buddha Jumps Over the Wall”难免有些晦涩。不妨借用英语中“abundance”的意象,翻译成“Buddha\\\'s Feast of Abundance”,不仅更显丰盛,也凸显了菜品的珍贵气派。

    2. 运用拟人化,赋予菜名生动的形象

    拟人化是一种赋予事物人类特质的修辞手法,用在菜名翻译上,能有效提升菜品的吸引力。比如,“蚂蚁上树”这道四川小吃,直译为“Ants Climbing a Tree”未免平淡无奇。不妨将其翻译成“Ants Ascending the Treetop”,仿佛蚂蚁们正沿着树干敏捷地向上攀爬,瞬间就勾起食客的味蕾。

    3. 善用比喻,用形象语言描绘菜肴

    比喻是一种借助相似性来描绘对象的修辞手法。将菜肴比喻成其他生动的事物,不仅能提升菜名的美感,也能让人对菜品的味道产生联想。例如,把“夫妻肺片”翻译成“Lovers\\\' Lungs Slices”,就巧妙地借用了“lovers”这一比喻,暗示菜品中肺片的柔嫩和调味上的巧妙搭配。

    4. 适当运用英语谐音,制造幽默感

    谐音是一种利用词语发音相近而制造幽默效果的修辞手法。用在菜名翻译上,能为菜肴增添一份俏皮和幽默。比如,“辣子鸡”直译为“Spicy Chicken”过于简单。不妨将其翻译成“Hot ’n’ Spicy Chick”,谐音“Hollywood Chick”,既保留了辣味元素,又赋予菜名一种明星般的风采。

    5. 结合历史典故,增添文化底蕴

    中国菜肴的背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到英文菜名翻译中,能为菜品增添一份文化底蕴。例如,“东坡肉”这道著名菜肴,直译为“Dongpo Pork”固然简洁,但不妨再加上典故,翻译成“Dongpo\\\'s Masterpiece”,瞬间就凸显了菜品与历史人物苏东坡的渊源,让食客品尝美食的也能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

    6. 注重菜肴色香味的呈现

    用英语翻译菜名时,除了考虑菜肴的神韵和内涵,还要兼顾色香味的呈现。例如,“红烧牛肉”直译为“Braised Beef”,不妨将其翻译成“Crimson-braised Beef”,不仅突出了牛肉的色泽,也暗示了其浓郁的酱香味。

    7. 保留中文菜名的韵味

    尽管用英语翻译菜名需要借鉴英语的意象、修辞和文化,但在保留中文菜名韵味的前提下进行翻译,更能体现菜肴的独特魅力。例如,“回锅肉”直译为“Twice-cooked Pork Belly”似乎平平无奇。不妨翻译成“Stir-fried Pork Belly Rekindled”,既保留了“回锅”的意象,也增添了一丝诗意和仪式感。

    用英语翻译菜名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巧妙借用英语意象、修辞手法和文化元素,让菜肴的神韵、内涵、色香味在异国他乡得以完美呈现。无论是宴请宾客,还是品尝异国美食,一份妙趣横生、引人垂涎的英文菜名,都能为美食之旅增添无限乐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