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体质的特征是什么?

如题所述

酸性体质这一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酸性体质基本观点是:人体体液的pH值处于7.35~7.45的弱碱状,他们的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就是所说的无科学依据的酸性体质的特征。他们认为可通过尿液辨别。

肾脏是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正常膳食条件下自尿液排出固定酸的量比碱多,故尿液PH值一般在6.0左右。根据体内酸碱平衡的实际情况,尿液PH值可降至4.4或升到8.2。

事实上,研究表明,人的体质没有酸性或碱性之区别,始终保持在PH7.4左右。实际上,不管喝什么水或吃什么食物,都不能改变身体的酸碱平衡状态。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都是平衡膳食的组成部分,都是合理营养必不可少的。

例如:“胃液PH值约为1.5,胃是人体酸度最强的器官,但并不是发生癌症最多的器官。研究发现,癌症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但至今还没有任何研究证明,癌症的发生与饮食的酸碱性或环境的酸碱度有关联。由此也说明,酸性条件容易罹患癌症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所谓人体酸碱性是一个“伪命题”。“人体血液的PH值是基本恒定的,正常范围为7.35-7.45,属于弱碱性。人食用任何食物都不会过多地影响血液的PH值,因为血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缓冲系统,就是喝醋也不会让血液变成酸性。

/iknow-pic.cdn.bcebos.com/a8ec8a13632762d074d10a66aeec08fa503dc678"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8ec8a13632762d074d10a66aeec08fa503dc67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8ec8a13632762d074d10a66aeec08fa503dc678"/>


扩展资料:

酸碱体制理论起源

国内“酸碱体质理论”的传播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一开始是一些相关的书籍,之后有一些不规范的保健品,还有一些微商之类的靠着这种概念卖产品。”

针对这些依赖“酸碱体制理论”的衍生品,钟凯表示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产品更多的是心理作用,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而针对有些商家关于将身体调成碱性有利于生男孩的说法,钟凯表示,这是毫无根据的。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健康饮食主要还是提倡膳食金字塔,也就是谷物、蔬菜水果、肉蛋奶,逐级递减的饮食结构。”钟凯表示,膳食金字塔的设定是根据人体需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来规划的,与酸碱性毫无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体质酸碱性/4621781?fr=aladdin"target="_blank">百度百科-体质酸碱性

参考资料来源:/finance.people.com.cn/n1/2018/1109/c1004-30390720.html"target="_blank">人民网-“酸碱体质理论”是科学还是谎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1
如果我们的血液开始变酸了,我们先会感到容易疲劳、精神不振、记忆力衰退、焦躁、手脚容易发凉、易得感冒、腰酸腿痛、头昏沉、失眠、便秘等症状,但是到了医院又检查不出什么毛病。如果进一步发酸,我们会感到疼痛、胸闷、胃痛、头痛等等,如果血液变的更酸,我们的身体就会把多余的酸性物质放在身体的某些地方,这些地方将会变得更酸,这里的细胞环境就会变的酸性化和缺氧状态。细胞缺氧的症状常表现为经常打哈欠、有倦怠感、情绪容易紧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肌肉酸痛、皮肤老化、胃功能不良、头晕、工作提不起精神等等。体质酸化初期因无明显型特征性症状所以常被忽视。
  如果这个过程继续下去,这些地方的酸性会增加,有些细胞会死亡,死亡的细胞腐败自己又转变成酸,可是有另外一些细胞适应这种环境,它生存了,但变成一种不正常的细胞,这些不正常的细胞被称作恶性的细胞。恶性细胞不听从大脑的指挥,也不服从我自己的DNA的记忆,这些恶性细胞无规则的迅速生长,这就是癌症!

当前,人们要抗拒外部环境强加于己的化学酸性污染,似显得无能为力,但通过对自己生理内环境酸碱度的自我调节来限制癌症产生和控制癌细胞发展的能力,是人们至今仍然掌握着的最简洁的抗癌主动权!
 
酸性体质引发许多久治不愈的各种各样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动脉硬化,神经痛、风湿关节痛、痛风、肾结石、膀胱结石、肾炎、糖尿病、脂肪肝、心脏病、经常便秘、神经衰弱,痴呆症、老年骨骼疏松等等。
第2个回答  2019-12-15
主要表现在:
1、皮肤无光泽;脸上容易长出不明物。
2、香港脚或身上容易长湿疹。
3、稍做运动即感疲劳,上下楼梯会感觉喘气。
4、一上车便想睡觉。
5、步伐缓慢、动作迟缓。
6、常出现便秘、口臭现象。
7、容易发胖。
8、容易淤青。
9、四肢容易冰冷。
教你如何预防和改善酸性体质哈:
1、保持良好的心情、情绪对体液酸化影响很大。适量运动以及杜绝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2、不吃消夜:通常晚上八点过后进食就称之为宵夜。因晚上人体活动力低,且大部分处于休息状态,因此食物留在肠子理会变酸、发酵、产生毒素,使体质变酸。
3、要吃早餐:人体在凌晨
4

30
体温达到最低点,血循会变慢,如果睡太晚再加上不吃早餐,血液循环变慢,氧气减少,形成缺氧性燃烧,会使体质变酸。
4、调整饮食结构,酸碱食物的比例建议为
20

80
。多喝碱性离子水,少喝酸性水,如纯净、可乐等。如果体质偏酸性,可多实用碱性食物,例如糙米、蔬菜水果,另外海藻类食品也是很好的选择。体重反应身体健康,身体的健康与否,在于您平日的保健,多一分关心,将多一些健康。
另外也要多吃碱性食品,可健脑益智,因为脑体液酸碱度与智商有关。在脑体液酸碱度允许范围内,酸性偏高时,智商低;碱性偏高时,智商高。为提高智商水平,要多吃碱性食品,如蔬菜、水果、糙米和麦片等食物。同时这类食物含充足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对脑神经细胞的更新、调节起重要作用。
建议你多吃:糙米、小米、黄豆、黑豆、面筋、腐竹、鸡蛋、河蚌、鱼肉、猪肝、糯米、豌豆苗、竹笋、蘑菇、发菜、紫菜、金针菜、海带、木耳、菠菜、芹菜、韭菜、荠菜、扁豆、藕、芋头、酸枣、大枣、金桔、西红柿、苹果、柑桔、柚子、脐橙等及藻菌类,干果类如:核桃、芝麻、花生、松子、杏仁、腰果、开心果、南瓜籽、西瓜籽、葵花籽等。
请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3
 医学家对我们的体质不仅仅以“好坏”来区分,也以“酸碱”来区分,当人体的“化学实验室”调节为弱碱性时,身体会感觉良好;相反,如果常常有一种疲倦感,时时觉得不舒服,那么很可能是酸性体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类健康体质应在PH7.35-7.45之间,呈弱减性,这种状态称为生理上的酸碱平衡。只有使身体保持酸碱平衡,人体的各种细胞、组织、器官才能运转良好,才能使各项生理机能处于最佳状态。一旦出现酸碱不平衡状态,酸性体质环境就会产生破坏健康的细胞、组织、器官,加速机体的衰老进程,并诱发癌症等诸多疾病。
据中外健康机构连年调查发现,在生活水平较高的大城市里,80%以上的人群体质PH值经常处于较低的一端(偏酸),为什么现代人的体质这么多的酸性呢?
  因为食品是第一关键因素,酸性食品多(鱼、肉、蛋、奶、饮料……),且口味好,诱人,在加上错误的观念认为这些食品营养更好,而碱性食品少,口味不如鱼、肉香。
  而且,身体本身的代谢产物是酸性的,所有的食品添加剂是酸性的,死亡的细胞是酸性的,所有的太多酸性来源形成酸性体质。体内酸性物质太多,我们的机体工作就非常累,如果我们机体内的碱性资源(血液里的钾、钠、铁,骨头里的钙等)不够,机体只能拆了墙上的砖补漏洞(把血液里的钾、钠、铁,骨头里的钙都调出来中和酸),以求得机体的正常运做,导致体质的PH值太低,造成酸性物质在我们身体里慢慢堆积,同时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流通的速度就会减慢,血管慢慢的变细,把血管慢慢的堵掉,把骨头慢慢地抽空……,引发许多久治不愈的各种各样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肥胖、痛风、动脉硬化,神经痛、风湿关节痛、肾结石、膀胱结石、肾炎、糖尿病、脂肪肝、心脏病、经常便秘、神经衰弱,痴呆症、老年骨骼疏松等等。美国医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雷翁教授说:“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所以,保持身体酸碱平衡是必需的!
www.lbc999.com
第4个回答  2019-12-16
酸性体质一般会身体发胖,容易疲劳,便秘等,假如身体长期处于酸性的状态下,器官可能因衰弱而衍生出各种疾病。想改善状况可以在生活中少吃酸性食物,多吃碱性食物。蔬菜水果一般是碱性食物,应尽量多。还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