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给贾母用的是成窑五彩小盖盅,其他人用官窑盖碗,两种瓷器价值有何不同?

如题所述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妙玉在招待贾母和刘姥姥一行吃茶时,给贾母用的是成窑五彩小盖钟,其他人一色用的是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原来笔者对这种盖碗也没甚在意,近日看了马未都先生的一期脱口秀,豁然发现“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这八个字里蕴藏着大奥妙,不愧是出自孤洁怪癖的“槛外人”妙玉之手!


使用盖碗喝茶始于清代康熙年间。马未都先生在脱口秀《观复嘟嘟》第34期中讲到盖碗,并展示了一个清乾隆粉彩花卉盖碗。马未都先生认为喝茶的盖碗是清代康熙年间发明的,明代没有喝茶的盖碗,到雍正乾隆时期盖碗就非常普及了。盖碗很早就有,但清代之前的盖碗不是喝茶的,而是盛东西的大碗。如《金瓶梅》等明代小说中就未见到关于盖碗茶的描写,明代小说普遍习惯使用“茶盏”。而在清代的小说中“盖碗”就较常见了,在清初的《儒林外史》中就可见到。《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有五次提到盖碗,两次分别是用来盛放酥酪和建莲红枣儿汤的盖碗,三次是喝茶的盖碗。可以想象装酥酪和汤的盖碗都会略大些,不同于喝茶的盖碗。另外因功用不一样,盖碗的盖子也不尽相同,马未都先生在脱口秀中演示了喝盖碗的正确姿势,喝茶的盖碗盖子可以深入碗内,相当于篦子把茶叶挡住。

据清史料记载,在雍正皇帝继位后,雍正二年、四年对琉球国王的赏赐中,就有青花白地龙凤盖碗,这说明盖碗在雍正初年可以列入赏赐藩王的珍品中。而在雍正四年的赏赐中还多出霁红盖碗,这又说明在雍正初年盖碗的釉色在不断创新。

贾母用的成窑斗彩小盖钟价值非常高,2014年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苏富比拍出2.8亿天价。其实在明清时期成化斗彩瓷就非常昂贵,远胜永乐填白瓷器,但是从发展的顺序来说填白却是在斗彩之前。“填白”就是“甜白”,因为瓷器釉色白而莹润犹如白糖,故被后人称为“甜白”。没有永乐甜白便不会有成化斗彩,斗彩的素胎就是甜白。

康熙时期填白釉瓷器主要仿永乐、宣德、成化、弘治年间制品,其中多仿脱胎瓷器,且技术成熟。瓷器的胎有厚薄之分,越薄的制作难度越高。脱胎瓷是形容瓷器的胎薄如蝉翼,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恍如脱掉胎骨一般。人云: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

填白脱胎瓷创烧于明代景德镇官窑,明代脱胎产品主要有青花和甜白两种,因胎薄易碎难以保存,传世品极少。一个现代的手工脱胎盖碗也价值不菲。在一流的国际拍卖场上,一件永乐甜白瓷器的估价超百万甚至千万。

清初脱胎技术不断发展创新,脱胎瓷色彩也逐渐丰富。粉彩是在康熙晚期开始烧制,至雍正、乾隆时期已臻完善,脱胎瓷再也不是色调简单的填白或青花。五彩、斗彩、珐琅彩和粉彩加珐琅等相继出现,底釉除了白釉,也出现黄釉。马未都先生展示的就是乾隆时期民窑的一个黄地轧道粉彩花卉盖碗。在雍正十年对琉球国王的赏赐清单中已见不到盖碗,取而代之的是五彩套杯、五彩酒钟等。这也说明至雍正十年盖碗各类釉色已经非常丰富,甚至民间都广泛使用,已经够不上赏赐藩王的档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6
妙玉给贾母用的是成窑五彩小盖盅,其他人用官窑盖碗两种瓷器一种价格高一种价格低。
第2个回答  2019-10-05
玉给贾母用的是成窑五彩小盖盅,其他人用官窑盖碗,两种瓷器
第3个回答  2019-10-05
成窑五彩小盖盅,明成化年间官窑烧制的一种瓷器。以小件和五彩的最为名贵。给贾母用的是成窑五彩小盖盅,其他人用官窑盖碗,两种瓷器
第4个回答  2019-10-06
官窑盖碗在当时是一种由官府烧制的瓷器,两者瓷器的出处不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