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生活费为1000的大学生活是怎么样的?

如题所述

生活费是多数大学生第一笔可自由支配的金钱,由于很多大学生既没有财商,也没有理财的习惯,所以,拿到钱的第一反应就是规划吃喝拉撒,逛街shopping。

我读大学时生活费在1000左右,月初就会根据实际情况按比例分配好花销。

1.固定花销——50%。例如吃饭,日常用品,做公交车,交话费,零食水果等,这些属于生活基准线的花销,称为固定开销。如果要省钱,也不要从这部分抠,因为一个人的生活基本品质下降了,做其它事情会有点力不从心。

2.学习提升——30%。在我的生活中,除去吃喝拉撒,学习是排第二位的。每个月买100-200块钱书,剩下的就用去听线上微课。对于那个时候信息闭塞的我来说,微课还是帮我开拓了一定的眼界。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精彩的故事和这么多种活法。微课的价格9.9-59.9不等,不贵,但毕竟是一次性的,后来我听微课的次数来越少。

3.人情交际——10%。现在请你想想自己的花销有多少钱是用来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古典老师说,他不太擅长记别人的生日。但只要出去旅游,他就会不定时地给朋友寄出礼物。每个月都会有这方面的固定开销,小礼物钱不多,但日积月累下去,你在朋友圈中的口碑肯定差不到哪儿去。对于学生时代的我来说,有了这个意识后,吃饭喝茶,我都会主动付钱,或者给家人买小礼物,充话费。反正是为他们准备的钱,用了也不心痛。

4.存——10%。我会把剩下的10%和兼职挣的钱全部存起来,用来做令我心动的事情,或者以防意外用钱。不管那个月经济状况如何,我都会存一点点钱。这个习惯来源于我高考暑假那个不经意的举动,高考完打暑假工挣了第一笔钱,舍不得花,想存起来,偷偷到银行开了张卡。

后来,我报名上万的课程,出去旅游等,都是用的那张卡里面的钱。

另外再说我在理财方面的其中一个习惯——记账。

大一是用本子记账,觉得麻烦,老是要翻开本子,也容易丢。大二就开始用APP,不太记得第一个APP的名字,但因为还是觉得不方便,就没有再用它。后来偶然有一天发现,支付宝有自动记账的功能,平时使用支付宝的频率也高,琐碎的帐就自动帮我记了,方便很多。

为什么要记账呢?通过记账,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消费习惯,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假设你那个月花了一万,但是如果没有记账,没有明显的数字提醒你,你是不会感觉自己花了那么多钱的。为什么我可以清楚地规划我每个月的花销,也是账本给我的暗示,月初就规划好下个月的钱,只能用那么多钱。

以上是我读大学时的几个小习惯,欢迎拍砖,也欢迎来我的微博逛逛@Melody徐思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02
说到大学的生活费,我可能是比较有体验的。我读书的时候消费水平已经整体上来了,1000块钱一个月感觉可以基本满足我的温饱吧,别再想有什么多余的活动,如果有,那就得自己兼职挣钱。
我个人是比较向往那种18岁以后自己兼职养活自己,又兼顾读书的人,奈何我做不成,所以大学四年我还是靠家里资助过活。我家里不说多有钱,除了书本费之外,一个月能有一千的生活费已实属不易,所以那时候我在学校吃的也很紧吧。
学校食堂一顿早饭5元,一顿中饭6-7元,晚餐也是中餐的标准。这样一个月下来就要600块钱,还有时候偶尔和同学去吃个砂锅、米线什么的,那钱就更不够了。除了吃饭之外,我还有话费,那时候一个月50,也都是自己充值。那我一个月零花钱还有350块钱,这350块钱涵盖了零食、上网、喝水以及班费等各种开支。就这样说吧,如果我大学没打点工,我是不可能有钱去交女朋友的。
之后大二的时候接触了一些兼职,每个星期出去做一天,能赚个100块钱。那就是我的额外收入,有了这笔收入就可以带女朋友出去看看电影吃吃饭,如果这个星期没有活做,那就只能带着女朋友去逛免费的公园了。我不记得我赚了多少钱,但是大学四年我把苏州不要钱的地方玩遍了。
说实话现在物价涨成这样,1000块钱只能说解决了大学生的温饱问题吧。但是谁让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呢,所以我们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吧!
第2个回答  2017-12-26
家里经济不好,衣服大部分都是自己省钱买的,一开始就是361,美特斯邦威之类的便宜货。后来做兼职挣了些外快而且还接触到了海淘,于是衣服就成了李维斯,北面之类的。在学校一天三餐20左右,洗化用品一月不到50,车费一月30左右,网费电费一月50,水果一月30左右,社交聚餐一月差不多100,书本文具一月30左右。上面这些项目一个月总共900左右,其他零散算上1000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去打工做兼职了。。做了兼职世界就开始光明了!手里钱多起来了!朋友也多起来了!玩过的地方也多起来了!衣服也可以买了!女友也有了!外债也没了!手机也从山寨砖换成水果了!可以给爸妈买两件衣服了!整个人自信心都开始爆棚了!1000元生活费真心不够用,如不是全身心沉浸在学习中的同学,建议还是去赚点外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