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放假就想要回家的大学生是出于什么心理

如题所述

        我上大一的时候,一到放假就回家,除了清明节在学校有事没回去,其他的无论大节小节都回去了。我那时候不大适应学校的环境,在学校里总是对周围有所防备的感觉,身心都不能全然放松。放假就想着回家,在家里总能安心下来,身心放松。

        大二这年就没有很想回家,更想和同学出去玩。不过清明节还是回去了。本来不想回去的,但我妈说她想我了,我立马收拾行李,买票回家了。

        我妈说想我的时候,我想起高中班主任对我们说过的话,他给我们算了一下,上大学之后能回家的次数,也就几个假期;工作之后能回家的次数可能会骤减至一年一次。主要目的是让我们和父母好好相处。不过我那时候想的就是大学一定要多回家看看。

        清明回家的时候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为什么放假就想要回家。这也是因为我妈问我,你为什么想回来啊?唉,可能她忘了她说想我来着。

      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点原因

      我为了不让他们过度思念所以很体谅地回家了。

      在外面玩疯了的同学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一些心思细腻、比较恋家的同学往往是因为这个原因。

        食堂的饭都是一个味道,外面的饭怎么吃都吃不出感觉。世界上最好吃的永远是妈妈做的菜。

        不愿意一个人待在宿舍,孤单,寂寞,冷;还有可能会突然间思乡之情泛滥成灾。同时又苦大穷深没有钱,而回家的成本低于出去玩的成本,所以选择回家而不是出去玩。

      为什么想回家买东西呢?因为父母会付钱买单,就不用克扣自己的生活费了。

        大学生活不怎么顺心,面试碰壁,同学矛盾,和亲爱的他或她分手了,自信心严重受挫,感觉自己各种受伤。就想回家,回到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妈妈的关怀能治愈伤口,爸爸的鼓励能带来力量。

        作为全村的希望走出去的大学生,一举一动都仿佛牵动着乡亲父老的神经。很对大学生回家就是因为喜欢那种荣归故里的感觉。一到家就想着探望一下亲戚,关心一下邻居啥的。即使并没有什么荣。这应该是出于一种虚荣的心理,可能是因为在外面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关注,所以回来寻求一些心理上的补偿。

      不知道朋友们是否在上面所列的原因里?或者你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告诉我吗?

      我觉得还未真正感受过思乡之痛的大学生才会有这么多这么丰富的理由。那些背井离乡多年,常年漂泊在外的人,真正领略过思乡之痛的人,回家的理由就会很单纯。当我们不再是一名大学生,而是想回家回不去,想回家不能回的上述一员时,可能就会明白:回家不需要这么多理由。

      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我们的心理也有我们的独特性。既单纯,又丰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