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虹桥航班少

如题所述

虹桥机场是上海第一座民用机场,曾经上海的所有民航航班都在虹桥机场起降。90年代中国民航平民化进程开启后,虹桥机场单跑道运力不足的情况逐渐开始显现。民航局和上海市政府当时做出了中国民航史上最错误的决定之一——新建上海浦东机场、保留上海虹桥机场〔注1〕。浦东机场建成后,按照当时国际上流行的方式,将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分别定位为国际线机场和国内线机场,即所有国际航线全部在浦东机场起降,国内航线则主要在虹桥机场起降,溢出的则在浦东机场起降。殊不知当时全球民航已经逐步完成了从点对点运营转向枢纽化运营,而上海两场的分工,则是典型的七八十年代的思路。东北亚黄金航圈2007年起,和上海拥有同样两场矛盾的东京、首尔、台北开始逐步实行国内线机场对飞,即构建“东北亚黄金航圈”注:成田机场1978年启用后,羽田机场沦为国内线机场(近年又逐步恢复飞航国际航线)。中正机场(桃园机场)1979年启用后,松山机场沦为国内线机场。仁川机场2001年启用后,金浦机场沦为国内线机场。2012年,虹桥机场、羽田机场、金浦机场、松山机场实现两两对飞。与此同时,香港成功争取于2008年复航羽田机场、2010年复航虹桥机场(如果考虑香港机场搬迁,也可称作开航),半加入这个东北亚黄金航圈。澳门搭香港便车,也在2010年实现开航虹桥机场。硬件限制虹桥机场目前只有两条近距离平行跑道,高峰小时容量仅43架次,而其靠近市区的地理位置,夜晚有宵禁以减少噪音污染。目前虹桥已经彻底饱和。这两大硬件限制之下,虹桥机场的时刻资源十分有限,供国内航线使用都不够,遑论国际航线。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正式建成(也就是铁路上海虹桥站投用)后,上海虹桥机场再无扩建可能。周边已经是虹桥商务区,拆迁的经济成本和其他成本都太高,周边居民也根本不会允许虹桥机场再扩建。所以虹桥机场目前的吞吐能力基本再没有大的提升可能。只有提升空管能力尚能在未来增加少量时刻资源。有限的时刻资源必然是要给最宝贵的航线使用。大部分国际航线都是不太赚钱甚至亏钱的。而虹桥往来羽田、金浦、松山、香港、澳门等航线是国际航线中盈利能力相对较强的,甚至超过很多国内航线。虹桥机场开放这部分国际航线,从经济角度考虑是合理的。航空公司布局国际上一市多场的布局主要有两种方式:按目的地区分、按航空公司区分。按目的地区分(限制某机场只能飞国内航线,或只能飞短途航线)曾经是主流。受到限制的机场除了上文提到的上海虹桥、东京羽田、首尔金浦、台北松山外,还有 大阪伊丹(仅国内) 伦敦City(短途为主) 巴黎奥利(短途为主) 纽约拉瓜蒂亚(仅短途) 达拉斯Love Field(短途为主) 休斯顿Hobby(短途为主) 里约热内卢Santos Dumont(仅国内) 圣保罗Congonhas(仅国内) 布宜诺斯艾利斯Jorge Newbery(仅短途) 米兰Linate(仅欧洲) 德黑兰Mehrabad(仅国内)等机场。按航空公司区分是现在的趋势,即一家航空公司及其合作航空公司独占一个机场,或一类航空公司(如低成本航空、货运航空)独占一个机场。北京首都(国航、海航)和北京大兴(南航、东航)即是采用这一方式。其他例子还有: 纽约纽瓦克(美联航及盟友为主) 柏林Tegal(冷战时西方阵营->冷战后传统航空)vs柏林Schönefeld(冷战时东方阵营->冷战后低成本航空) 莫斯科(太复杂了,略过) 伦敦Luton+Stansted+Southend(低成本航空为主) 芝加哥中途(西南航空为主) 迈阿密都会区的劳德戴尔堡(低成本航空为主) 曼谷廊曼(仅低成本航空) 布鲁塞尔Charleroi(仅低成本航空) 曼谷法兰克福Hahn(仅低成本航空及货运) 蒙特利尔Mirabel(仅货运)而前述的达拉斯和休斯顿也已经彻底加入这一阵营——达拉斯沃Love Field(西南航空为主)、休斯顿Hobby(西南航空为主)。巴黎也正在加入这一阵营。那么为什么上海不能像达拉斯和休斯顿一样转为按航空公司划分呢?首先是因为虹桥机场的时刻限制,以上海为主基地的东方航空,其航班总量根本不是虹桥机场有能力保障的。所以不可能让东航仅使用虹桥机场。其次,虹桥机场并不是仅服务上海一个城市的机场。不说上海所辖的各郊县,虹桥机场更是服务苏州和嘉兴的首要机场,其实际腹地囊括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地区(南京—上海—杭州—宁波这个Z字型)。而浦东机场因其地理位置偏居一隅,地面接驳能力又比虹桥机场差一大截,难以像虹桥机场一样拥有如此广阔的腹地。如果让东航放弃虹桥机场,只使用浦东机场,东航也肯定是不同意的。若是让东航同时使用两个机场,而其他航空公司只使用浦东机场,按同样的逻辑,国航等也肯定不会同意。所以从航空公司角度来说,上海根本不具备按航空公司重新划分机场的条件。那么就只能维持现状,虹桥机场难以增加国际航班。现代航空运营最后就要提到现代航空是如何运营航班的。对于传统航空来说,一个成功的枢纽其实相当于一个自行车车轮的中心,航线就是车轮的轮辐。这就是hub-spoke模型。乘客从车轮上的一个点沿轮辐移动到中心,转另一个轮辐前往车轮上的另一个点。这样的枢纽运营需要航空公司在枢纽机场构建航班波。比如一大波航班在早上10点左右抵达,早上12点之后又相继离开,那么乘客就能顺利转机。另一种模式就是欧美低成本航空(包括中国传统航空)引领的点对点模式。完全不关心枢纽,不关心航班波,哪条线有客流就飞哪条线,乘客不需要也不应该转机。乍一看似乎第二种对乘客更友好,其实不然。对于京沪这种需求巨大的航线来说,当然没必要使用hub-spoke模式,但对于很多航线(比如上海-圣何塞或上海-宁波),光靠直达客流是撑不起一条航线的(赔本甩卖也许能坐满,但不赚钱为什么要开)。这种时候hub-spoke模式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然而对于时刻资源奇缺的上海虹桥机场来说,hub-spoke模式是奢望。在未来时刻进一步稀缺,只能依赖更换更大的飞机执飞的时候,这个矛盾会更突出。仅依赖上海及长三角本地客源就能填满宽体客机50+头等商务座位的航线才能在虹桥机场生存下来。国际航线中,能满足这个条件的也就港澳台日韩的几条黄金商务线了。所以即便现在千辛万苦增加了若干其他国际航线,未来还是会被砍掉的。不要说国际航线了,总客流或两舱上座率差一点的国内航线都会被逐步赶去浦东机场甚至杭州南京宁波无锡机场。〔注1〕:为什么说「新建上海浦东机场、保留上海虹桥机场」是中国民航史上最错误的决定之一呢?在当时的情况下,上海有两个选择:方案一是原址扩建虹桥机场;方案二是拆除虹桥机场、异地建设新机场。原址扩建在当时看来也许费用不菲,未来再扩建难度颇大,但在今天看来,其实花费并不会太高,而且只要城市规划得当,将虹桥机场周边纳入储备用地,仍有余地进行大规模扩建。而方案二也是不错的选择——若能关闭虹桥机场,那么新机场可以选址虹桥以西,既能避免今日浦东机场这般远离上海市区,又能进一步稳固长三角尤其是苏州嘉兴的客源腹地。然而当年选择了两个方案折衷,即保留虹桥机场、异地建设新机场。这样的后果就是浦东机场远离上海市区(即使时至今日浦东新区大开发,浦东机场仍旧远离上海市区)、远离苏州嘉兴等重要客源地;上海空域愈发紧张,连带殃及杭州南京宁波无锡等长三角机场;东航、上航等需要虹桥、浦东双机场运营,不利于构建枢纽网络,导致东航在与国航的竞争中处于极度劣势;更不要说大量乘客跑错机场或者需要跨机场转机等。若不是上海本身经济体量大、商贸活动频繁,上海民航很可能就沦为第二个大阪民航。展开阅读全文​你见过哪些把无耻当有趣的行为?小尘我、男友、男友朋友,四男两女一起自驾游。晚上住的是一个小旅馆,一共订了三个挨着的房间。一进屋我男友先去洗漱了,然而刚洗完澡,门铃响了。另一个女生在门外大声问我男友要不要一起打五排,几人一起把男友拉走了。房子的隔音不太好,没多久就传来了打游戏时的笑闹声。凌晨两点多的时候,隔壁没声了,我给男友打电话,电话也被挂了。后来我才知道,从一开始,那个女生就是要救我的。(1)我们一行六个人,四男两女,相约一起自驾游,然而我们碰头时,另外一个女孩子却对我满脸敌意,翻了个白眼道:「不说就我们五个人吗?怎么还有别的女的?」我一脸懵逼,难道男友之前没跟他的朋友们说我会一起吗?男友显然也有点愣,随后对那个女生笑骂道:「你怎么说话的,这是我女朋友,跟我们一起不行吗?」女生撇着嘴,不服气道:「明明说好就我们五个人,你说话不算话!」这赤裸裸的嫌弃,让我气不打一处来,我转身就要走,男友连忙拉住我道:「你别生气,她今天不知道吃错什么药了,别跟她一般见识。」「人家明摆着不欢迎我,我还跟着干什么,你想去就去,我不去了。」我伸手跟男友要车钥匙,他没车,这次准备开我的车去自驾。男友迟迟没动,让那个女生过来跟我道歉,另外三个男生也让女生给我道歉,女生一直不愿妥协,男友烦躁地叹了口气,对我道:「行,那我也不去了,我们走吧。」没想到男友话音刚落,那女生就连忙跑过来抱住了男友的胳膊,嘟嘴道:「不行,我们约齐一次多不容易,磊哥你得去。」男友用力把胳膊抽出来:「那你给我女朋友道歉!」女生憋了一会,又拉着男友的胳膊道:「就我们五个人不行吗?下次再带她嘛~」「那你们自己玩去吧。」男友拉着我就要走。女生又追上来,对着我道:「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那样说你,我们一起去玩吧。」男友停下脚步,脸色也缓和了些,另外三个男生也一起劝我别生气了,说蓉蓉是被他们宠坏了,让我别跟她一般计较。我其实心里已经非常不想去了,但想着男友很早之前就开始期待这次旅行,又不忍心扫他的兴。男友贴在我耳边哄我:「我知道她很讨厌,但她是强哥女朋友,跟我们也是多年的朋友了,不好赶她走,其他人都是很好的,我们不理她就是了,再说你年假都请好了,不去多可惜。」我正犹豫着,男友就把我推上了车,上车前,我听到有个男生说:「磊子,这新车帅!」男友笑了笑,坐到车上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宝宝,我用你的车充一下面子,你不介意吧?」我没说话,车窗外阳光明媚,车里就我跟男友两个人,男友开心地哼起了歌,对于一直高负荷工作的社畜来说,出去玩一次的机会确实很难得,我之前对这次出游也期待了很久。但真正上路了之后,不知为何,我心里一直慌慌的。(2)除了我之外,男友跟其他人都是大学同学,另外三个男生是男友的大学室友,分别称呼为 A、B 和强哥,而强哥的女朋友蓉蓉跟他们是一个班的。男友说,在大学时期他们五人就经常一起玩,关系非常好。这四男一女的配置很有偶像剧那味儿了,作为唯一的异性,那个蓉蓉估计是这个小团体中的团宠,所以才对我的加入那么抵触吧。我忍不住回想起蓉蓉那张清秀的脸,虽然她性格很恶劣,却不得不承认,她有一张很讨人喜欢的脸。如此想着,我不免有些自卑,问男友之前是不是暗恋过蓉蓉。男友说:「怎么可能!」「怎么不可能,男女之间哪有纯友谊,否则你们围在她身边那么久干什么?」「谁围在她身边,明明是她围在我们身边。」男友嗤笑了一声道,「她就是个绿茶,我眼瞎了都不会喜欢她。」我震惊于男友的直白,但欣慰男友能鉴别出绿茶的同时,又有点说不出的别扭。一路上走走停停,大家也都熟悉了不少,除了蓉蓉之外,另外三个男生都表现得很绅士,男友也对我照顾有加,刚出发时的不愉快消散了不少。中午时,我们选择了一处野外野餐,男生们负责烹煮食物,我没事情做,便拿着相机拍周围的景色,取景的时候,我无意间拍到了蹲在溪流边的蓉蓉。她面无表情地拿着一个小木棍,无意识地在溪流中搅动着,她背后是正在忙活着的男生们,男生们在一起快乐地忙碌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跟面无表情的她形成了鲜明对比。我正奇怪她为什么不开心时,她突然抬起头,直勾勾地看着我。我有些尴尬,举了举相机道:「你刚才蹲在溪边很好看,我帮你拍了张照片,你要看看吗?」我只是客套下,心想她那么讨厌我应该不会过来,没想到她却起身朝我走了过来。我只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12
虹桥机场的航班量相对较少,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 硬件限制:虹桥机场目前只有两条近距离平行跑道,高峰小时容量仅43架次。而且,由于其靠近市区的地理位置,夜晚有宵禁以减少噪音污染。这些硬件限制导致了虹桥机场的时刻资源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大量的航班需求。
2. 地理位置:虹桥机场位于上海市区,周边已经是虹桥商务区,拆迁的经济成本和其他成本都太高,周边居民也根本不会允许虹桥机场再扩建。因此,机场的吞吐能力基本再没有大的提升可能。
3. 经济因素:国际航线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而虹桥机场往来羽田、金浦、松山、香港、澳门等航线是国际航线中盈利能力相对较强的。因此,机场选择优先开放这些航线,从经济角度考虑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虹桥机场的航班量相对较少,主要是受硬件限制、地理位置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