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心脏手术成功的几率大吗?我女朋友要做手术,我很爱她,希望大家赐教。谢谢!

如题所述

如果你女朋友要做的是心血管手术,那么我告诉你,其成功率将是相当高的,这种论断是基于现在“介入治疗”的在很多大医院的普遍应用。
那什么叫介入治疗呢?我们知道,外科治疗,是靠手术暴露后来做的;内科治疗,靠服药;而介入治疗呢,不象完全打开的那种暴露、开放似的手术,同时,也不是一种靠药物来治疗的手术,它介乎于二者之间,所以当时美国医生给它命名intervention(介入干预的意思),就叫介入者治疗。
简单地说它是采用电视监视器等高科技设备,通过导管深入病人体内血管,进行修补、扩充、疏通工作的微创手术。可以说,“介入革命”使得复杂的手术变简单化了,成功率比原来的也高了很多。
象原来先天性心脏病都必须开胸,必须把心跳、呼吸停掉,要进行体外循环,再修补,修补以后要进行胸外复苏,病人创伤非常之大,风险也比较高,也有相当的死亡率;而现在这些病都不在外科治疗,都是通过血管至心脏来进行撑堵(就象是把一把雨伞撑起来,将漏的地方堵好补好),当时就完全治愈了。
如果你女朋友确属心血管病,你就应当带她找心血管介入治疗开展得好的医院治疗。比如在广东,这方面最权威的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如果你担心医疗费问题,你还可找到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那里在开展心脏手术方面在全国也算独树一帜。
你可在网上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咨询。供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5-08
尽管你什么都没说,我想还是可以猜到一些的。
1.“你的女朋友”这个信息告诉我她的年龄不大,大概就20岁上下。
2.“你很爱他”这个信息告诉我她平时看起来是很健康的。
一般来讲,心脏病笼统的可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讲,需要动手术的心脏病一定是先天性心脏病,而平常看起来比较健康的最可能是房间隔缺损,这种病的存活率和手术成功率均较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太大,可以接近正常人的生活,你可以考虑通过介入手术进行房间隔修补术,创伤比较小而治疗效果比较好,此病(和其他所有的先天性心脏病一样)不能劳累,不能感冒,同时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此提高心功能,增强免疫能力,从远期效果上来看,进入中老年以后出现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较高,早期也有心衰的可能,其心衰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与反覆感染(感冒)有关,另一方面更主要与心脏结构发生改变有关,心脏结构发生改变的程度直接决定其预后,因此,术前,术后均需要长期服用一定的药物来控制结构的改变。
此系个人见解,仅供参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5-06
要看什么心脏手术了,除非高难度的心脏手术,一般的心脏手术问题不大,可以放心,给你看看偶们国家的心脏外科的水平就知道了:

近20年来,我国心脏外科(包括大血管外科)发展迅速,一些领域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已不相上下。心脏外科技术发展的总的趋势是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效果更好、更持久。

先心病畸形矫治正向低龄化、高难化发展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手术本身,而要求改进心脏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最小的代价恢复健康。

目前,微创心脏手术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减轻传统心脏手术的创伤:第一,减轻或消除体外循环本身所造成的损害;第二,减轻传统手术途径所造成的创伤。

不用体外循环,仅采用传统劈胸骨切口主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由于避免了体外循环的损伤,病人手术后恢复更快,花费也更少。当然,心脏跳动下的搭桥手术要求外科医师要经过更充分的训练。不用体外循环在小切口内手术主要用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搭桥术。

用体外循环但不停跳,不阻断升主动脉、不使用停跳液、在保持全身常温与高流量灌注下适当减慢心率,然后切开心腔做直视手术。,这种方法目前常用于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等矫治术,也可在不停跳下行二尖瓣直视手术。从心肌保护的角度看,心脏自然跳动最符合生理,可能优于任何心脏停搏技术,但不停跳也给手术带来某些困难,在适当条件下选用此法也属于微创范围。

在体外循环下使用小切口虽然减轻了切口本身的创伤,但在小切口中不易建立体外循环,操作复杂,甚至需要机器人辅助,尚未广泛使用。

已初步证明,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相当优势,特别是微创冠状动脉手术可以达到与体外循环下传统搭桥手术同样的效果,而免除了体外循环的创伤,给心脏外科展示了光明前景。

先天性心脏病在心脏外科中占重要地位,在我国,先心病手术占心脏手术的60%~65%,为各类心脏手术之首。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以往先心病患儿平均年龄偏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先心病患儿的年龄正在逐步减小,婴幼儿复杂重症先心病畸形的手术比例也随之上升,其中一些甚至可在出生后数日或数小时进行手术。

在我国,最常见的先心病是心室间隔缺损、心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重症紫绀型心脏病以法洛四联症居多;此外,心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者也很多见,完全型大动脉转位解剖矫治术也日益增多,手术死亡率已明显下降。

对于一些特别严重的畸形,如:肺动脉闭锁、单心室、左心发育不全、三尖瓣闭锁等目前仍没有理想的矫治方法。小儿心脏移植尚未广泛开展,婴幼儿复杂先心病矫治术是心脏外科今后发展的重点之一。

心脏瓣膜手术人工瓣置换术仍是主流

我国心脏瓣膜病仍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主,心脏瓣膜直视手术约占心脏手术总数的25%~30%,仅次于先心病矫治术。我国心脏瓣膜手术始于1954年,直视成形术始于60年代初期,1965年我国第1例人工瓣膜替换成功,但直到80年代人工瓣膜手术才在全国广泛开展。除了三尖瓣手术以成形为主之外,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以换瓣为主。在二尖瓣手术中,成形手术约占10%,对于青少年瓣膜病人仍首选成形术。由于对成形手术后的远期效果存在顾虑,许多医疗机构更倾向人工瓣膜置换术。

在人工瓣的选用上也经历了一段波浪式发展过程,80年代由于机械瓣来源困难,全国普遍使用国产生物瓣——猪主动脉瓣与牛心包瓣两大类。长期随访发现,瓣膜的10年完好率约为60%~70%,再手术的几率较高。90年代基本上转用机械瓣,生物瓣的使用跌入低谷。随着我国瓣膜病病人的老龄化,生物瓣的用量正在逐步增加。对于不适于接受抗凝治疗的病人,也将考虑使用生物瓣。总之,瓣膜外科的发展趋势是,瓣膜成形手术将进一步发展,但瓣膜替换手术仍将是主流,生物瓣的用量必然会迅速增加,但机械瓣仍占主导。

冠状动脉外科将成为我国心脏外科的主流

以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为代表的冠状动脉外科,在西方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心脏外科主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已占心脏外科手术的70%~80%,但在我国心脏外科手术中,冠状动脉搭桥术居第3位,约占10%~30%,国内尚处于技术普及阶段。

虽然我国于1974年就已成功实施了第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但只是近10年才发展较快,形成规模。冠状动脉外科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手术的发展速度,一方面是由于冠心病病人增多,另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条件的进步。在未来的数十年内,冠心病的地位会变得更加重要,在心脏外科中,冠状动脉外科也将在心脏外科中向主流发展。

其他心脏手术

主动脉瘤包括真性动脉瘤与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瘤手术近年来明显增多。一方面是由于高血压与动脉硬化病人数量的剧增,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手术技术与设备的进步。深低温停循环以及脑保护方法的改进,降低了主动脉弓动脉瘤手术的死亡率与并发症,胸部降主动脉瘤手术的脊髓并发症也已减少。

国内已开展了扩张型心肌病心室成形术,通过缩小左心室腔的容积以改善心脏功能。1978年我国首例原位心脏移植在上海获成功。至2000年,全国已完成心脏移植近百例,其中1例最长移植后生存时间已接近10年。随着心脏外科技术与免疫学的进步,在确立相应法律之后�供体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心脏移植将发展得更快。

心脏的机械辅助装置与全人工心脏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极少数病人手术后应用心室机械辅助装置。

微创心脏手术是心脏外科又一里程碑

微创心脏外科已成为心脏外科发展的亮点,微创外科的出现是人类高科技综合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3个回答  2006-05-06
心脏手术无论对病人的机体还是心理都是一种创伤和应激,这种创伤会使病人在一段时间内丧失生活能力,为帮助病人尽快恢复手术创伤,使之接近正常的良好状态,康复护理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由于康复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病人在术后住院期间或出院后都要进行不同形式的康复护理,因此帮助病人实现康复目标,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努力,还要有病人的配合和家属的支持与协助。康复护理的基本手段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帮助病人选择合理的康复方法,并督促病人有效地实施。外科手术最常用的康复方法是运动疗法,即通过运动来改善病人的精神和恢复器官的功能,下面对运动疗法及其训练做简单介绍。
(1)运动疗法的目的和对身体康复的影响:运动疗法的目的是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肉张力,促进血液徨,调节身体主要脏器的功能,提高情绪和日常生活能力。通过运动可以改善脑血流量,增加心律和心排血量,增加通气量,促进机体康复。适当运动对心脏手术后病人心肺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2)运动训练的基本内容:
■A 关节运动 关节运动原则上要以近位关节到远位关节,但由于上肢运动对胸部切口影响大,帮心脏术后病人要从下肢远端开始活动。活动时要慢慢进行,动作不宜过大,术后第二天,病情平稳可在护士指导下开始活动,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手或下肢有输入液体时不宜做关节活动。
■B 呼吸运动 脱离呼吸机后,为预防肺内感染和肺不张,要进行适当的呼吸运动和咯痰训练。运动方法为深呼吸、嗽瓶、吹气球、呼吸训练器及软垫按压刀口协助咯痰等,有条件还可穿弹性背心,保护刀口。
■C 生活能力训练 术后病情平稳,病人可在床上坐起,自己练习吃饭、喝水、洗脸、刷牙、穿脱衣裤等运动。恢复期病人下地步行活动,步行训练的顺序是:坐位--》站位--》扶床移动--》独立移步--》室内走动。病人出院后还应继续做上述动作。运动幅度和运动量可逐渐增加,如步行训练可由慢步街逐步过渡到上楼梯,快步行走,小儿心脏手术刀口愈合后,还要练习扩臂运动,防止“鸡胸”。
(3)不宜做运动的病人:包括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术后发烧、贫血;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分;训练时出现呼吸困难、晕眩、胸痛或紫绀;运动时心率超过135-140次/分。45岁以上心率超过120次/分,应引起注意。
第4个回答  2006-05-07
成功几率很大。最好到三级甲等以上级别的医院或部队医院,那里的水平和条件都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