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的历·艺术年表(1973-2013年)

如题所述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个十年,而影响至深的,则是最初的那些日子。从1973年至1982年,对高云学画而言,是从无知到入门的十年。  这十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农村自学的时期。那时的高云,是插队在苏北的一名知青。为了挤时间学画,他天天凌晨四点起床,一盏油灯照着静物,一盏油灯照着画板,亦步亦趋地按着契斯恰科夫撰写的《业余大学绘画教材》的课程自学。天蒙蒙亮时,队长哨声响起,他便放下画笔开始了一天的农田劳作。就这样的日复一日,一年下来,高云在成为劳动模范的同时,被县文化馆藉调进了美工组工作。
第二个阶段是参加全省美术创作班进行创作和学习的时期。这是一个为了丰富出版物而组织的创作班,全省每年组织一次,每次都要从中选出部份优秀作品,以招贴画的形式出版发行。那时作品出版虽然没有稿费,但在上世纪70年代,作为美术作品的唯一出路,已然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为此,美术创作班理所当然地吸引了全省各画种中最为优秀的画家参加,如程大利、陈丹青、李建国、刘二刚、陈世宁等。能与各路高手同班,既是一种相互学习,也是一种相互较量。幸运的是,高云连续四年参加了四期创作班,每次创作一幅作品,每次都能被江苏人民出版社选中并出版发行,直至考入南艺为止。由此,高云在省内美术界也渐渐地有了些名气。
第三个阶段是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对中国画进行系统学习的时期。高云於1978年考入至1982年毕业,其间相继师从刘海粟、陈大羽、张文俊、沈涛等老师研习中国画。在校四年的学习,为高云今后中国画的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学院派基础。
1973年(17岁)
○插队苏北农村劳动。开始自习绘画。
1974年(18岁)
○参加全省美术创作班,创作第一张独幅作品《小小神枪手》,1975年春节前作为年画出版发行。
○藉调宿迁县文化馆美工组工作。
1975年(19岁)
○国画《时时刻刻》首次入选省青年美展。(1973-1982)
○第二次参加省美术创作班,创作《夜校迎新春》,1976年出版发行。
○招工进入宿迁县文工团任舞美工作。
1976年(20岁)
○第三次参加省美术创作班,创作《心连心》,1977年出版发行。
○应邀创作庆祝打倒“四人帮”组画六幅,在《新华日报》刊发。
1977年(21岁)
○第四次参加省美术创作班,创作《新年好》,1978年出版发行。
1978年(22岁)
○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攻读中国画专业。成为南京艺术学院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学子。本届中国画专业共录取十人(按姓氏笔画排序):于友善、朱建忠、李璋、张静、张友宪、张振华、周明亮、姚红、高云、徐建明。
1979年(23岁)
○基础课结束,高云与张友宪共获素描最高分——九十五分,指导老师是马承骠。同年,《南艺学报》1月号刊发高云的素描课小结及素描作业,这是唯一被学报刊发的学生文章。
1980年(24岁)
○出版第一本单行本连环画册《灯花》,发行二十万册,获得第一笔稿费——四百七十五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创作国画《午憩》、《评牛图》入选江苏省第二届青年美展。
1981年(25岁)
○创作连环画《晚霞》(胡博综合作)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一百四十五万册。
○国画《寒林苍山图》在《南艺学报》1981年第四期封三刊发。
1982年(26岁)
○毕业创作长卷《植物节》68cm×1088cm,被南京艺术学院收藏。
○南京艺术学院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由刘海粟签发毕业证,谢海燕与刘海粟共签学位证书。
○分配至江苏人民出版社美编室工作。 当高云历经艰辛踏上绘画之途后,接下来的十年,是他创作丰收的十年。这十年,他如同进入了创作的高速轨道,一路加速前行,获得了一系列的奖项和荣誉:
获得了中国美术界的最高奖——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金奖。  获得了中国集邮界的最高奖——全国邮票设计最佳奖。  获得了中国连环画评奖的最高奖——一等荣誉奖、套书一等奖等。获得了中国连环画界的最高荣誉——与张乐平、贺友直、戴敦邦、刘继卣等同列为中国连环画十家之一。此荣誉,在全国各画种优
秀画家都参与连环画角力的那个时代,亦可谓是中国美术界的最高奖。获得了省政府授予的最高荣誉——江苏省首批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高云是当时江苏省书画界和新闻出版界的唯一代表。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殊荣——与刘海粟、钱松嵒、亚明同作为江苏美术界的代表,当选为第四届全国美术家代表大会的主席团成员。获得了在一届全国美展中得奖最多的纪录——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中共取得四枚奖牌。同时,这个十年还是高云创作高产的十年,他共创作各类作品多达数千幅。然而,这个被称为加速的时期,随着高云在1992年被聘任为江苏美术出版社社长助理后,便戛然而止。从此进入了下一个长达十年的创作休眠期——即高云所说的潜修期。
1883年(27岁)
○获江苏省连环画评奖一等奖。
○应约创作《罗伦赶考》并在《连环画报》发表。
○创作首部长篇连环画《黄天荡之战》,首发二十三万册,最 近一次再版於2001年。
1984年(28岁)
○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
○作品首次赴国外(瑞士)展出,获特别荣誉奖。
○作品首次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创作连环画《神州擂》(与胡博综合作),发行二百六十四万册。
○创作连环画《海灯》(与胡博综合作),发行一百六十五万册。
1985年(29岁)
○出席第四届中国美术家代表大会,当选大会主席团成员。
○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86年(30岁)
○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最高奖。(1983-1992)
○作品赴英国展出。○设计绘制邮票《纪念徐霞客诞辰400周年》四枚,极限明信片三枚,首日封二枚,邮戳一枚。
1987年(31岁)
○国画《卧薪尝胆》,入选“京杭运河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受邀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举行的“中国大运河文化座谈会”,江苏受邀画家共五位:亚明、宋文治、陈大羽、胡博综、高云。
○《纪念徐霞客诞辰400周年》邮票全国发行。
1988年(32岁)
○获全国邮票评奖最佳邮票设计奖。
○被列为中国连环画十家之一。
○任江苏美术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
1989年(33岁)
○三幅作品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银奖一枚、铜奖两枚,以及新人奖。1990年(34岁)
○获江苏省政府奖首届文学艺术奖。
○创办江苏省第一家合资动漫公司,出任执行总经理(兼)。
1991年(35岁)
○获省政府授予的“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获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最高奖。
○作品被中国美协选赴法国秋季沙龙展出。
1992年(36岁)
○作品入选《中国美术七千年图鉴》。
○任江苏美术出版社社长助理。 从1993年至2002年的十年,高云偏离了专业发展的轨迹,有点无奈又有点好奇地进入了另一个陌生的运转轨道。这十年,对高云而言,是以不断地调整去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的角色的十年。
这是高云转型的十年。从专心於美术创作转而致力於管理工作,从美术编辑转而出版经营,经历了从熟悉转而陌生的挑战。面对挑战,为了不辱使命,高云不仅放弃了熟悉的编辑工作,还割舍了执著热爱的绘画创作,从此倾全力於经营管理工作的研究和实践。
这也是高云致力於改革的十年。他与江苏美术出版社的同事们一起,用了五年时间,领先於江苏出版界乃至全国美术出版界,较为彻底地完成了三项制度的改革。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取得了具有突破意义的发展。
这还是高云管理工作提升的十年。他从社长助理干到社长兼总编辑,从分管一个社的经营到担任全国美术出版社联合发行集团副理事长,从管理一个社的编辑业务到出任中国版协美术出版研究会副会长。
然而,这十年却是高云创作处於低谷的十年。由於专心出版管理,他的美术创作似乎被撂荒了。对此,美术界的朋友们多有叹惜,但高云自己却很乐观。他认为这十年其实就是另一种的画外修炼,称这十年为潜修期。他期望这十 年来人格方面的历练,能对今后的创作有所帮助。
1993年(37岁)
○获中国连环画年度十佳奖。
○当选全国美术出版社联合发行集团副理事长。
1994年(38岁)
○创作《童规》(合作),发行一千余万册,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为长篇小说《武松》、《石秀》、《卢俊义》创作全本插图并装帧设计。
1995年(39岁)
○《石秀》获第五届华东地区装帧艺术优秀奖。1996年(40岁)
○任江苏美术出版社副社长。
○创作彩色动漫版《三国演义》四百六十四幅。
1997年(41岁)
○插图《霍小玉》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插图卷。
○国画《魂系马嵬》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卷。
○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的培养对象。
1998年(42岁)
○任江苏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主持工作。兼《江苏画刊》主编。
○当选第八届省政协委员。
○当选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美术出版研究会副会长。
○邮票《徐霞客诞辰400周年纪念》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邮票卷。
○连环画《罗伦赶考》、《长生殿》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连环画卷。
1999年(43岁)
○作品入选《20世纪中国美术》大型画册。
○获江苏省首届“德艺双馨”文联委员称号。
○被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聘为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2000年(44岁)
○任江苏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首部个人专集《高云线描精品》由天津出版。
2001年(45岁)
○受到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表彰。
○获江苏省出版专业正高职称——编审。
○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省直分会会长。
2002年(46岁)
○受中国美术分类全集领导委员会聘任为《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副主编。
○应约为国家邮政局创作设计邮票《梁山伯与祝英台》,共五枚。首日封一枚。 再起步!
自2003年起,高云开始了专业意义上的复出,他视其为再一次的起步。不同的是:这一次的起步,基於一个较高的基点,承载着数十年社会生活的积淀和专业学术的修为。因此,对於这一次的再起步,高云理所当然地有了更多的期待。
随着人生目标的再一次校准,这段时间,高云的创作明显地多了起来。然而同样明显的是:他创作的作品却没有形成统一的样式,或称做风格。对此,高云表示,他的确不想过早地“追求”某种“风格”。因为风格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厚积薄发的结果,但凡人为刻意制造的所谓“风格化”,极易成为一种肤浅的结壳,一种概念化了的程式。这对今后的发展并不有利,此时多方位的探索,正是为了把发展的通道拓得更宽些,把求高的地基打得更深些。
然而,寻找到属於自己特有的绘画语言,毕竟是每一位有抱负的画家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衡量一位画家成就大小的必要前提。为此,构建个人的艺术语言体系,就必然成为了高云今后需要潜心探索并认真回答的问题。
高云会再用多少年的时间来破解并回答这个问题呢?
或许唯有时间才能解答这一切。不过,高云的昨天似乎已然可以印证:他是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2003年(47岁)
○创作设计的第二套邮票《梁山伯与祝英台》(五枚)向全国发行,出席在宜兴举办的首发式。
○当选第六届全国美术家代表大会代表并赴北京出席会议。
○当选第九届省政协委员。
2004年(48岁)
○7月,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聘为第十届全国美展评委、组委。
○8月,被省文化厅、省文联聘为第十届全国美展江苏片区总评委。
○《梁山伯与祝英台》邮票小本票获第十届政府间邮票印制者大会最佳创新奖(波兰)。
○被江苏省教育厅聘为江苏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11月,经公推公选任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
○12月,江苏美术出版社交班顾华明。
2005年(49岁)
○参与策划“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并担任首届评委。
○被南京艺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任江苏省艺术类高评委员会主任委员。
○应约为国家邮政局创作设计邮票《京剧生角》(共六枚)。
○被南京农业大学聘为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兼职导师。
○《梁山伯与祝英台》邮票小本票获全国最佳创新邮票奖。
○当选为民进中央委员。
2006年(50岁)
○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聘为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经省委宣传部批准,兼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出席首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并发表演讲。
○当选为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07年(51岁)○创作设计的第三套邮票《京剧生角》(共六枚)向全国发行,出席在南京举办的首发式。
○担任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览评委。  ○担任全军美展评委。  ○当选为民进江苏省委副主委。
○第一本个人画辑《画家高云》出版。
○作品入选亚洲插画艺术邀请展、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览、全军美展等。
2008年(52岁)
○邮票《京剧生角》获第十二届国际政府间邮票印制业者大会最佳凹印奖(阿尔及尔)。
○被南京师范大学聘为艺术硕士(MFA)研究生导师。
○被南京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当选第十届省政协常委。
○当选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被国家版权局聘为中国知识产权大使。
○作品《清音》瓷盘作为国礼被北京奥组委赠送出席奥运会的各国代表团。
2009年(53岁)
○受中国美协委托巡视东三省备战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创作情况。
○担任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评委。
○作品《还记得我们吗》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获提名奖。
○作品《还记得我们吗》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率团赴台湾举办“金陵风——江苏国画名家联展”,同行有朱道平、常进、徐乐乐、薛亮、江宏伟、李金国等。
○为“扬州画派展”、“连云港美术馆开馆展”、“江浙沪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展”、“中国山水画十家特展”等撰序。
○作品被日本、韩国美术馆相继选中并藉往各自国家巡展。○作品入选“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六十年”、“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等。
2010年(54岁)
○在馆长任上,建成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1月1 8日,主持江苏省美术馆新馆落成典礼暨大型系列展览开幕式,时任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出席仪式并为新馆揭幕。
○6月1 8日,主持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开馆仪式暨全国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展览开幕式。
○参与组织举办第八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并发表演讲。
○被文化部聘为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专家组专家,对湖北、四川、重庆等地美术馆进行评估。
○被文化部聘任为对中国美术馆进行评估的专家组组长。
○江苏省美术馆被评为全国重点美术馆。
○1 0月2 5日,按厅党组要求,不再兼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任名誉馆长。
○为落实中央新疆座谈会精神,加入中国美协写生团,赴新疆采风。
○当选“2010·中国画坛十大年度人物”。
○作品入选“阳光新疆——写生作品展”等。
2011年(55岁)
○创作的第四套邮票《儒林外史》(与沈宁合作)并於当年向全国发行。
○当选全国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被中国国家画院聘为院务委员、研究员。
○创作《走近新疆》,在北京军博展出时受到中宣部主要领导好评。
○创作《江南好》,入选中国国家画院建院三十周年庆典大展。
○作品《还记得我们吗》在日本展出的,遭右翼分子损坏。后接受日方道歉,由东京艺术大学修复。
○出席并主持在法国卢浮宫举办的“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作品展览开幕式。
○启动“江苏省重大主题美术作品创作工程”。○启动与央视书画频道的合作,并於当年开播。
2012年(56岁)
○首次个人画展走进社区,在民营社区美术馆举办,请105岁居民剪彩,向居民赠送春联,社会反响强烈,被称为是亲民画展。
○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聘为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应邀赴北戴河度假、创作,受到中央主要领导接见。
○受聘任中国爱国拥军书画院副院长。
○被海协会聘为书画交流分会创会理事。
○受聘任浙江任伯年研究院名誉院长。
○被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聘为南京总统府画院名誉院长。
○受聘为文化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美术院艺术顾问。
○被南京理工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被南京晓庄师范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创作设计的第五套邮票《宋词》全国发行,在南京举办“高云邮票艺术展”及首发式。
○作品入选“中国国家画院院展”、“上海中华艺术宫落成开幕展”等。
2013年(57岁)
○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继黄永玉、范曾之后,被中国集邮总公司聘为中国三位特邀邮票设计家之一。
○邮票《宋词》获第三十三届全国邮票评奖最佳邮票优秀奖,同获此奖者还有国家邮票印制局王虎鸣主任。
○创作设计的第六套邮票《中国古代文学家三》9月全国发行。
○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第二届中华艺文奖组委会委员。○被国家文化部聘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艺术委员会委员。
○被中国工笔画学会聘为艺术顾问。
○连环画《长生殿》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再版,分别在南京、上海书展签名售书。
○作品收入《新中国连环画图史》。
○参加《现代快报》组织的“看云去书画展”,在常州、南通、泰州、无锡、宜兴巡回展出。
○被南京邮电大学聘为兼职教授、画院院长。  ○当选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
○作品入选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