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者的职业分析

如题所述

自由职业者是指跟体制或者出资人不存在法律效力合作关系而拥有合法收入的个体,是对当代都市新新人类而言,多为从文从艺人员,如自由撰稿人,美术人,音乐人,电脑精英,策划人等。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体制的放宽,技术的进步,
自由职业者也正在向其他领域不断扩展。学者指出,医生,律师等将会成为最大的自由职业者群体。
与自由职业相对的除了传统的雇佣职业,还有签约职业。20世纪90年代,签约职业相对于体制内来讲是个极具诱惑力的词汇,诞生了许多签约作者,签约演员,专栏主持人等。著名撰稿人王朔,音乐人郝峰,谭盾等都是当时媒体捕捉的热点。自由职业者享受着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但由于水平和名声尚不能达到签约的高度,有时也要以生计的窘困为代价。但是无论如何,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一直就是绝大多数不满于生活现状愤世嫉俗的新新人类的梦想。两年前西安曾报道西安高校毕业生两成毕业生工作还‘悬'着,毕业就想做SOHO。
分类
有人认为所有没有正式单位的人员都可以叫做自由职业者,包括待业人员,失业人员等。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所谓自由职业,即首先要有职业,而后再有自由。一个人没有职业,找不到职业,是不可以叫做自由职业者的。美国人罗伯特和莎伦在《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一书中将世界上所有的人分为四类分在四个象限:E,雇员;S,自由职业者;B,企业所有人;I,投资者。他们认为四类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生活状态:E,雇员,我有一份工作;B,企业所有人,别人为我工作;S,自由职业者,这工作属于我;I,投资者,钱为我工作。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必须至少有一项能够安身立命的本领,比如写作,摄影,动画制作等。对于那些一无所有,一无所长的待业人员,失业人员是不能被称作自由职业者的。成为自由职业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成为自由职业者,必须是具有一定的知识与技能,社会生存能力,还要有坚强的意志。缺乏生存的技能,缺乏相应的社会关系,就没有资格做一个自由职业者,成为自由职业者的决不是无能者和平庸者。
并不自由
在都市里,“自由职业者”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SOHO一族”代表了一种自由、开放、弹性的工作方式。近两年,随着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及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在家庭中的普及,自由职业者队伍正逐年扩大。
畅销书作家李岳是典型的soho一族,尽管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时间,但是在出版社和他签约书稿的时候,“忙起来也会忙死人”,而且由于户口不在北京,小孩又即将呱呱坠地,李岳坦言自己时常会觉得十分疲惫,压力空前。
那么,自由职业者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行列,他们的生活如何?前景怎样?中华英才网日前针对自由职业者进行了一次广泛深入的调查,本次调查的受访者来自全国,由IT、金融、制造业等20个行业的2200余名企事业职员构成。本次调查以更开阔的视野,从职业规划的专业角度来了解自由职业者对工作和薪资满意度,以及未来规划。
分布广泛
几年前,人们所说的“SOHO一族”还大多指那些专门的自由职业者,如自由撰稿人、平面设计师、工艺品设计人员、艺术家等。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自由职业者的职业分布十分广泛,它的内涵与形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其中,计算机网络、写作翻译、文秘家教等从业人员较多,市场营销、广告策划、企业管理咨询、资本运作、融资代理等新兴现代市场产业也日渐红火。
在地域分布上,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的自由职业者比例较高,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34%,此外深圳、杭州、南京、天津等直辖市、特区及省会城市所占比例也较高。
自由职业究竟靠什么吸引了众人的青睐?说起选择自由职业的初衷,58.97%的人表示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兴趣,也就是为了获得自由的发展空间。很多受访者表示,做一个自由职业者,没有人会来对你指手画脚,可以任意支配时间,平衡工作与生活。
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廷文认为,一方面,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众多企业为提高效率,采取了产品和服务外包的方式;一方面,数字通讯、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让地球越来越扁平化,自由职业者应运而生,美国自由职业者的人数已经大幅度增加,约有2000万到3000万。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增加营运弹性,势必会将更多的业务委外,因此自由工作者的人数会持续攀升。
41%自由职业者月薪3000元以上
在很多人眼中,真正的自由职业者是生活的强者,正是他们对理想的追求,敢于尝试的勇气,才让他们选择了一种非常自我的生活方式。如果说自由职业者的幸福感一半来自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另一半就是高收入带来的快乐了。调查结果显示,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自由职业者占总人数的41%,其中8000元以上的占到9%。针对自由职业的调查还显示,一半的受访者对收入表示十分满意或比较满意,另有19.87%的人表示仅够维持生活。
与此同时,非自由职业者对自由职业也很向往,有75%的受访者将月收入瞄准在3000元以上,更有31%的受访者期望月收入过万。
对此,张廷文认为,自由职业者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独立意识强,注重经济收入,具有高学历并掌握较复杂的脑力劳动技能,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强烈的事业心。他们对高薪的期待体现了其对自身实力的自信和希望被社会认可的心态。他们对收入的较高满意度和期望值,则说明了自由职业的方兴未艾,必将会有更多的人才投身到“SOHO一族”来。
精神压力大,自由职业者“不自由”
有人说,自由职业者工作越成功,就越失败,因为再也离不开工作了,一天不工作就没有收入。对于工作状态,多达63%的受访者认为,从事自由职业“忙的时候忙死,闲的时候闲死”。也正是在这种不确定的工作环境下,自由职业者普遍感觉精神压力比一般从业者要大。当被问及“自由职业者是否真自由”时,33%的受访者认为精神压力很大,20%的受访者认为物质压力很大,只有三成的受访者认为“比较自由”。
随着自主择业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自由职业者逐渐从保守观念中的“不务正业者”转变为令人羡慕的“不受束缚者”。然而,孤独而又快乐的自由职业者,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逍遥自在,他们的压力来自精神深处。“痛并快乐着”,也许是他们的最准确的写照。
调查显示,不稳定的收入来源让自由职业者时刻存在不安全感。如问“自由职业最让您担心的问题”时,约有52.56%的受访对象称收入不固定最让人担忧,另有21.79%的人最担心职业前途渺茫。“吃了今天的,不知道明天的在哪里”的生存压力问题如自由职业者心头永远存在的一片阴霾,折磨着他们。
对此,张廷文表示,由于工作、收入、消费的不确定性,使得自由职业者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未雨绸缪,加之无法享受到社会与组织提供的保障和福利,因此职业规划、经济规划是人们选择做自由职业者时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要在医疗、意外和养老方面投入必要的保险资金并注意储蓄和理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9

自由职业者:自己雇用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