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打工父亲给儿子写信:爸爸没用完的钱都给你」?

如题所述

看到一些回答,突然想起很多年前看过的一个纪录片,对当年父亲拿小本本给儿子写鼓励的打油诗印象极其深刻。去网上输入关键词“纪录片 打工的父亲 儿子考大学”,结果,就在搜索结果列表的第一屏找到了,这个2007年拍摄的一个叫《父亲》的纪录片c回想起看到这个纪录片时的感受,我想说的是,对于孩子来说,出身贫穷或许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自己父母思维格局有限、为人处世糟糕,没有能力把家庭建设得更好,甚至,也无法让这个家的每个人感到快乐,这才是最让人痛苦的。但是,成为这样的父母,或许也并非他们所愿。希望生长在这样家庭的孩子们,能再坚强一些,向阳而生,不用背负太多,你必须要为了你自己能过得更好更快乐去努力。我知道这并不容易,可是“这也许就是你的功课”,而你的父母,有他们自己的功课,各自去修行。以下为转载,末尾有他们父子的后续。近来,有幸看到一部纪录片。它记录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一位伟大的父亲,以及一个出身农村贫困大学生对残酷现实的种种无奈。《父亲影片拍摄于十年前,导演李军虎。纪录片的主角,是一对农村父子。父亲韩培印与儿子韩胜利。2002年,儿子胜利被西安一所大学录取。那天的韩培印,是全村最骄傲的一个人。毕竟在村里人看来,「大学生」那可不就是过去的状元郎!不过和大多数悲情故事一样,韩培印一家在面对通知单上六七千块的学费时发起了愁。家里有四亩地,也就能维持他们一年的吃食,哪还指望落下什么富余。胜利说,“我不上大学了,我去打工!”父亲当然没同意。<i卖了粮,又卖了牛,还背了外债,这才勉强凑足了所有学费。学费有了着落,但生活费又犯了难。于是为了儿子能够好好上大学,韩培印当即决定,和儿子一起儿去西安。儿子上学,他当苦力。做苦力一个月能挣五六百元,给自己留150元,再给儿子200元。剩下的钱攒下来当做来年的学费。当然,如果还能剩下的话。事实是老韩不仅没攒下钱,还经常到处借别人钱。身边的人几乎都被他借遍了>五十一百不嫌多,十块三十不嫌少。不要怀疑,老韩的确已经穷到了这种地步。虽然和儿子同在一座城市,可他往往三四个月才去看望一次儿子。因为两块钱的公交费太贵了。>折返一趟下来,就是他一天的饭钱。连老韩吃的馍都是大老远从家里背过来的,因为店里卖的贵。偶尔,他会省下一口饭,然后去不远处的话吧,花几毛钱给儿子拨个电话>问问儿子最近的情况,钱是不是还够用,不够用就给爸说。自己无论是加工加点去挣,还是讪讪地恬着脸去找同乡借,该给孩子的他绝不含糊。但有时,他也会叮嘱孩子“资料少买点”“不要吃的过好”。听上去好像有点匪夷所思,世间还会有这样的父亲?可惜,这就是现实。而比这现实更现实的是,胜利不像《知音》《故事会》里的贫困孩子那般优秀。他的大学不太好,成绩也并不优秀。连大学生最基本的四级英语考试,对他而言也十分困难。你瞧,这又是现实,不是每个贫困生都能拿得到奖学金。导演李军虎说,胜利是个内向,很乖的孩子。在学校,他早餐1块钱,午餐2块钱,隔两天犒劳自己一次,吃顿荤腥。课余的时间,胜利会在校园里游来荡去。为了捡塑料瓶。<i“同学,你的瓶子还要吗?”“你看有水没,没水你就拿去”“谢谢”一个塑料瓶1毛钱,一个啤酒瓶2毛钱。这1毛2毛攒下来,也能向父亲少要不少钱。作为一个大学生,在校园里做出“捡破烂”这种事,不要尊严的吗?哈,他哪里还有什么尊严。“有时捡的时候也有人看,我就全当别人没看见一样。”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觉得,掩耳盗铃这种事竟也会带着一丝落寞。导演问起胜利,为什么不出去做兼职。他说,父亲不让。多乖。父子两就这样,一年捱过一年,终于盼来了胜利的毕业。在老韩看来,儿子毕业了,自己应该就享福了吧?终于熬出头了,村里人可不得羡慕地眼睛都直了。我家胜利就像毛主席说的,和燕子一样,要起飞了飞起来了吗?没有。还跌了个大马趴。招聘会那天,胜利在会场内来回寻摸了两个小时,一句话也没有说。他的这种表现,用当地方言的一个字可以形容——“怂”。导演有点看不下去,“你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吗?!”“不太说话,性格比较内向一点”<这不能全怪他。据他的同学回忆,胜利不是一个合群的人。一位同班女生甚至想不起来两人是否说过话。同宿舍的其他五位室友有5部手机、3台电脑,还有mp3。而来到城市之前,胜利连这些东西见都没见过。他唯一拥有的,就是宿舍里那部没人用得着的座机电话。从大数据上来说,家庭条件艰苦的孩子的确大多都会有些内向,不喜与人交集。贫穷,有时逼着你不得不独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